編者按:這是一組珍貴的大理老照片,其中有些照片在小編尚未出生時就已留下,可能很多大理70后、80后的小伙伴和小編有著同樣的記憶,依稀記得兒時的大理是黑白的、美好的、純粹的,現在的大理雖然街道比以前寬敞,樓房比以前高聳,城市比以前氣派,生活水平也比以前要好得多,但總感覺某些東西正在逐漸喪失,我們來不及抓住點什么,它們就已經離我們遠去。就像眼前的這組照片,它見證了一座城市通往繁華的歷程,也留給了我們共同的成長和記憶,盡管有時我們會內心不安、無所適從,但漸漸地我們會習慣并接受這種改變。現在我們把這種在時光懷里慢慢發酵、在記憶深處無意有意被收藏、隨時隨地有可能被喚醒,繼而令人魂牽夢縈的東西叫做“鄉愁”。 清光緒三年(1877年),下關黑龍橋改建為5孔石拱橋,這張老照片珍貴了。
70年代的團山老礁石,后在原址上建成現在的海心亭。(董越 攝) 如今的下關海心亭。(圖/@大理攝手) 80年代的團山公園。 如今的團山公園。 下關團山情人湖,大理人永恒的記憶。 現在變成了別墅區。 80年代的下關西洱河。
1969年的下關碼頭(董越 攝)
90年代下關正陽時代商場。 如今的下關正陽時代廣場。 80年代下關建設路,新建路口。
1922年的大理觀音塘大門。
1922年,外國人洛克拍攝的大理三塔。
1922年,外國人洛克拍攝的大理三月街。
1984年的大理古城南門。
80年代的大理古城北門,汽車很少,馬車是主要交通工具。
1922年,外國人洛克拍攝的大理五華樓。
大理工業學校成立。 如今已合并更名為大理大學。 70年代的大理海東金梭島。
這樣的雙廊只能在圖片里看到了。(施作模 攝)
80年代的大理海東羅荃半島寺廟。
90年代初期的旅游船茶花號。(1992年 董越 攝)
(圖片綜合自:大理電視臺、旅游大理、網絡等)(整理:大理微新聞)
|
|
來自: 昵稱35314471 > 《已看經典收藏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