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是經典
這張是經典的角度去看愛丁堡城堡,在Carton Hill.

記得那是早上四點,頂著月光,爬上了Carton Hill,等待日出. 對于生活在鋼筋水泥朝九晚五制式的人來說,早起本身就是一種不同的體驗.
在我們的等待中,太陽躍出北海,朝陽如血,金色的陽光點亮Edinburg,也灑滿了整座城市,如夢如幻. 一對戀人,在諾大的羅馬柱下,仿佛只為了等待這一刻,在火一樣的背景下開始長久地kiss...

夜色下在Carton Hill遙望愛丁堡

烏云太重,晚霞好不容易撕破了一條縫隙,透出她的熱情,天色已晚,華燈初上,路的盡頭是司各特紀念碑,紀念那個叫Scott的詩人和歷史小說家. 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在演繹著各自的故事,夜色,開始溫柔.

這里是正對Edinburg的王子步行街.
有本書叫《鋼鐵,細菌,與槍炮》,作者以一個農業學家的角點,佐證了他的觀點: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性格并觸發了歷史事件. 地廣人稀,荒蕪寒冷造就了那厚厚的格子裙,風笛、威士忌,以及蘇格蘭人的粗曠,友好與善良.

St. Giles' Cathedral. 900年來一直是愛丁堡的宗教樞紐.

一路向西北,向蘇格蘭高地.

Black Stone Mountains

Eilean Donan Castle,這是蘇格蘭最著名的城堡了,也上過很多電影. 第一次見到她,是從愛丁堡驅車6小時,右舵車開在奇窄無比漆黑無人的小路上,顛簸到晚上十點,終于看到那一絲光亮,推開車門,她優雅而滄桑地矗立在水中,頭頂是漫天的繁星,銀河清晰的不像是真的,那一刻實在興奮地無以言表,一切勞累頓時煙消云散.

當地的老者,而他的另外一面是,脫下民族服飾,帶上酷酷的墨鏡,來上一口威士忌,騎上碩大的機車,揚長而去.

心懷憧憬,面朝大海.

荒廢的Castle stalker,在陰霾的廣袤下,散發出一種冷峻的滄桑.

給這張照片配了個潛臺詞:I will be back.

于是有了兩年后的再次造訪. 這次是從愛丁堡出發先到東部低地阿伯丁,一路向西,穿越國家公園,到西高地.
這種草垛實在太美,天生為攝影而生.

遠處依稀可以看到Dun...Castle的輪廓.

阿伯丁的燈塔,旁邊貌似是一個軍事基地.

過了天空之橋,又見Sky島,那個雄壯而魔幻之島.

The old man of stor. 著名的老人石,第二次時終于得以爬上這里. 本來預報三天的雨,上來之前完全不抱希望,只當鍛煉身體,沒想到后來還竟然有這樣的光線.
只愿沉浸在這份感動中,深呼吸.

Nest Point,像是到了世界的盡頭

燈塔的另一面. 在這里待了好久,旁邊有對情侶在釣魚,跟他們聊天的同時,打心里嘲笑他們,這么大的風浪,怎么可能在海里釣到魚? 幾個小時后,再碰到他們,他們不停地對我笑著,手里提著一條5公斤以上的三文魚,留給我的只剩無地自容.

這是一種典型而古老的祈愿方式,在西高地隨處可見.

能襯托出廣袤了嗎?

鄧韋根城堡里斑駁的樹和影.

從鄧韋根城堡望出去的清,與靜.

Angle.

回愛丁堡的路上,科河谷,hiking圣地. 四五點斜斜的光線把整個世界都渡上了金色. 樹都長的那么應景.

以前從未讀過Walt Scott的書,據說里面有大量描述蘇格蘭湖光山色的美文與詩,現在準備找來那本《湖上夫人》,再回味下那廣袤,蒼茫而攝人心魄的美,我,會再回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