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紅木必知的幾個術語 2016-08-06 紅木 來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購買紅木家具或紅木工藝品,有幾個術語是必須知道的。 1、邊材與心材 《紅木》國家標準里面所指的紅木,無論是哪個樹種,都不是指木材的全部,僅僅是指該種木材的芯材。所有硬木都有樹皮、邊材、心材之分。邊材與芯材相比,總是顏色要淺很多,絕大多數紅木的邊材都是白色或黃白色的。所以區分邊材與芯材其實很容易。 實際上,幾乎所有的高級木材都有邊材與芯材之分,而木材交易中所指的該種木材一律都是指該種樹木的心材,并不包括邊材在內,更不會包括尚未形成心材的嫩料在內。 2、老料與新料 這個雖然不是紅木專用術語,但卻是紅木家具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一般來說,老料是指木材砍伐下來之后,經過多年自然蟲蝕風干,或芯材經過多年自然干燥定型之后的材料。新料當然是指當年新砍伐下來不久的木材。要形成老料,不同的木材所要求的時間是不同的。 比如海南黃花梨老料,砍下來后要放在山里3年以上,經過自然蟲蝕風干;酸枝木老料的形成也類似,但時間要求更長一些,也可以人工做成芯材方料或板料,經過3年以上室內陰干存放。耗時最長的老料是烏木,需要10年以上才能形成自然老料。在制作家具的時候,老料和新料差距很大。原則上,老料制作的家具要優于新料。但現代木材定型工藝可以使這種木材自然定型的時間大大縮短。但對于不同的木材,定型工藝和消耗的時間也是不同的。 3、上漆與烤蠟 紅木家具的最后成型工藝是上漆或烤蠟,只要其中一種即可。 紅木家具上漆,不是現代家具意義上的上漆,而是使用天然漆樹所出的土漆(生漆),絕對不能使用化學油漆(當然,現在有些紅木工藝品如紅木大茶版等,可以使用環保水性透明油漆,在紅木表面形成一層比烤蠟更好的透明保護層)。另一個要求就是不得添加任何顏色在土漆里面。 紅木家具的烤蠟工藝,有嚴格的工序要求。首先是不能采用化工蠟,而必須是天然蠟。烤蠟必須是三遍。烤蠟工藝必須是一邊上蠟一邊烘干,每一遍烤蠟工藝間隔時間為7—10天。要求無色的原因,是盡最大努力保留紅木本身瑰麗神奇的木紋。 4、榫卯結構 采用榫卯結構制造工藝,是紅木家具的重要特征之一。榫卯結構,是對我國數千年建筑和家具制造工藝逐步發展而來、到明朝中期趨于成熟的家具制造工藝的簡單概括。這種工藝包含上數十種榫接工藝,掌握起來非常困難,但用這種工藝制作的家具,接頭地方(包括轉向接頭地方)的結實耐用程度,可以達到跟整木不相上下的驚人地步! 這是中國傳統紅木家具制造工藝能夠雄視全球的重要方面(中國紅木家具傲立于世的另外幾個因素是:精美絕倫的雕花工藝、精巧美觀且符合人體工學的造型、用材的學問等)。榫卯結構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整件家具見不到一顆鐵釘,也不會使用粘膠。只有符合榫卯結構工藝并用紅木制造的家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紅木家具。不采用這種工藝但使用紅木制造的家具(如越南紅木家具),只能稱為用紅木制造的仿古家具。 5、廣義“紅木”與狹義“紅木” 廣義的“紅木”,是一個總稱,包括了《紅木》國家標準里面所列的5屬8類33個樹種木材的芯材。而狹義的“紅木”,專指紅酸枝木,甚至僅僅指學名為交趾黃檀的樹種,俗稱“老紅木”,南方稱“紅酸枝”或“大紅酸枝”。 《紅木》國家標準里面把巴里黃檀(花枝木、花酸枝)、奧氏黃檀(白酸枝、緬甸酸枝)這兩種木材的芯材,也同歸于紅酸枝類。不過,收藏界對此有嚴格的區分:把交趾黃檀稱為“老紅木”的同時,就意味著巴里黃檀和奧氏黃檀是所謂“新紅木”。 而現實中,交趾黃檀蘊藏量不多,加上多年砍伐,老撾、柬埔寨等主產區均已臨近枯竭,造成了老紅木與新紅木木材市場價格相差10倍的局面!在材質、花紋兩個方面,老紅木略勝一籌。香氣方面基本一致,新伐料都是酸香味的。然而,老紅木極少有芯材直徑超過40厘米的大料,而新紅木超過50厘米(偶爾還能發現心材直徑達到80厘米)的并不鮮見。 6、不去邊材的特殊情形 有些特殊的紅木工藝品是不去邊材的,典型代表是大茶板。這種紅木大茶板,去掉邊材后反不如留下邊材美觀。 留下邊材的原因:一是大茶板本來就是追求寬大的;二是邊材與芯材處于同一個平面上,區別明顯,增加審美內容;三是留下邊材以保護芯材。有些不懂行的人要求大茶板去掉邊材,結果證明純芯材的茶板的確不如保留邊材的美觀。 來源:東陽紅木木材,大葉檀先生,侵權請告知 助力仙游藝術產業 一塊錢獲得小葉紫檀、沉香與黃花梨等手串。 點擊展開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