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高溫酷暑期是蔬菜生產與供應的淡季,為解決伏缺期市場蔬菜供應問題,可種植速生葉菜類蔬菜(本文主要指蕓薹屬的小白菜、大白菜作不結球白菜栽培等,不含莧菜、蕹菜等)滿足市場需求。由于生長周期短,一般只有20~25天,也通常作為抗災救災的搶播品種。 由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季多高溫伏旱、臺風暴雨、強光照等惡劣氣象條件,對蔬菜生產十分不利,往往造成速生葉菜類蔬菜病蟲害高發,品質下降,質量安全也存在隱患,因而對栽培管理技術要求較高。 1 產地環境及基地建設要求
地塊土壤、灌溉水、空氣質量應符合無公害產地以上要求,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條件較好的地塊,還應考慮交通便捷、溝渠路等基礎設施條件較好,適合機械化、輕簡化操作要求。 速生葉菜生產需水量大但又怕澇,生產基地要有較完善的水利設施和排灌系統,做到排、灌自如,確保雨后田間不積水,高溫干旱條件下能及時灌溉,有條件的安裝微噴灌。 根據葉菜品種的生物學特性和對土壤的要求,季節性生產的宜實行輪作換茬生產,可選擇前茬種植瓜類、茄果類、豆類等蔬菜的地塊,避免與白菜、甘藍等同科蔬菜連作。規模化葉菜生產基地同一地塊周年集約化生產,應做好揭膜淋雨、灌水洗鹽、土壤消毒等措施,減輕延緩連作障礙。 2 大田直播栽培管理技術 夏季速生葉菜應選耐高溫高濕、抗病、豐產、品質佳(葉片無毛刺)、商品性好的品種,如早熟5號(一般作不結球白菜栽培的大白菜品種)、雙耐、臺灣快菜530、華冠、華王、夏王、夏帝等,其中華王等青梗菜是我國南方最主要的綠葉蔬菜,但在7~9月的酷暑期栽培,其商品性(短縮莖伸長、葉片扭曲皺縮)、口感(發苦)、生產性(生長緩慢)等較差,而早熟5號、雙耐等苗用型大白菜速生與耐熱的交互特性相對較好。但溫州、杭州、上海等地有消費者喜好雞毛菜等青梗菜,具有一定的需求。 選土壤肥沃、排灌條件較好的地塊,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以防蟲卵孳生繁衍。土壤消毒處理后,深翻作畦,畦寬1.5 m,做到深溝高畦;并結合整地,667 m2施商品有機肥500 kg、復合肥30~50 kg作基肥,提升土壤肥力。周年集約化生產葉菜或上茬口蔬菜基地土壤肥沃的田塊,可少施或不施基肥。 夏季速生葉菜生長正是高溫、暴雨、蟲害多發季節,有條件的應采用設施栽培。避雨栽培采用大棚蓋頂膜,加防蟲網隔離栽培,防止雨水沖刷,減少強光直射。同時配備微噴灌、遮陽網降溫等設施,創造適宜速生葉菜的生長環境,不僅可提高抗災性能,還能阻擋害蟲的進入,大大減輕病蟲害發生,減少農藥使用。 其中防蟲網覆蓋主要有大帳式防蟲網覆蓋、單體大棚全網覆蓋、頂部蓋膜四周用防蟲網的網膜結合覆蓋3種方式。防蟲網規格以銀灰色網20~26目較好。為切斷害蟲為害途徑,應全程全封閉覆蓋防蟲網,蓋網前進行土壤深翻,覆網時將防蟲網的四周壓嚴,防止害蟲潛入產卵,蓋網后播種。播種前用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等藥劑噴灑畦面,殺死殘留在土壤中的害蟲。 夏秋速生葉菜生產主要以直播為主,為使播種均勻,可采取將種子摻混15倍尿素或細沙的播種方法。播種后25~30天一次性采收,但也有育苗移栽定植后20~30天采收的。 應按上市的要求分期播種,一般每隔3~7天播種1批。 播種前1天栽培畦要澆透水,力求播種均勻,有條件的采用蔬菜直播機播種。播種量根據栽培方式而定,即栽培密度應有利于蔬菜穩定生長,如通過適當提高播種量實行高密度生產,可抑制前期雜草的生長,便于速生葉菜的采收,但要適當提前收獲,否則密度過大生長后期易發生軟腐病等病害,而采收大菜的,播種密度宜稀些。一般667 m2直播用種量250~500 g,育苗移栽的50~100 g。
播后拍平壓實,天旱要灌足底水,適當晾干后播種,以利種子發芽出苗。播種后至出苗前一般不澆水,確保苗齊苗全。夏秋高溫季節應覆蓋遮陽網,出苗前可采取浮面覆蓋方式,出苗后可根據氣溫及輻照強度采用早蓋晚揭的方式。
近年來,各地示范推廣應用蔬菜直播機,播種、壓實一次性完成,不但可減輕勞動強度,且播種效果好。機器播種在株距、行距及播種深度的調節上靈活多樣,能滿足多種種子的播種需要,且播種均勻,無需間苗,既可保證出苗率又節省種子的用量,大大提高了工效和播種質量。 夏季高溫干旱速生葉菜出苗困難,合理澆水是管理的重點。
出苗后根據土壤墑情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生長中后期視干旱情況,在早晚或夜間灌水,不漫灌,防止高溫下澆水造成死苗爛菜。有條件的可采用微噴灌,每次灌溉到畦面以下2 cm的土壤濕潤即可。降雨量大時應注意及時開溝排水,保證田間不積水。 出苗后10天左右及時清除雜草,并視植株密集程度適時分次間苗。一般在幼苗2~3片真葉時第一次間苗,間苗時間宜早不宜遲。當長出4~5片真葉時可第二次間苗,間掉病、弱苗。葉菜出苗后一般不再施肥,只進行清水灌溉,以水調肥,如需追肥的,宜早施氮肥,切不可在生長中后期過多施用,嚴禁使用未經腐熟的人畜糞肥。 3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軟腐病、黑斑病、霜霉病、病毒病,7~9月是各種蟲害為害高峰期,主要有蚜蟲、小菜蛾、菜青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黃條跳甲等。 針對葉菜類蔬菜主要病蟲害,選用高抗多抗的品種,提高抗逆性。冬天凍垡、清潔田園,收后及時處理殘株、老葉和雜草,清潔田園,銷毀病蟲殘枝敗葉,利用夏季高溫灌水淋溶或進行高溫悶棚,減輕土壤次生鹽漬化,殺滅土壤中的殘留病菌和地下害蟲,減少蟲源、雜草和降低病蟲害基數。控制好棚內(防蟲網)溫濕度,避免高溫為害;深溝高畦,嚴防積水,提高植株抗性。播種前進行土壤消毒。 推廣防蟲隔離栽培,應用頻振式殺蟲燈、昆蟲性誘劑、色板誘殺、生物農藥及印楝素等植物源農藥防治病蟲害。結合農事操作,人工摘除蟲卵,并集中銷毀,減輕其擴散為害。 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及其混合配劑和蔬菜上禁止使用的其他農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使用時要注意對癥下藥、交替用藥,不盲目加大用藥量,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生產過程中常查苗情,發現病蟲害后及時用藥,嚴格控制病蟲害發生中心,將病蟲害消滅在點片發生階段。 菜青蟲、小菜蛾選用15%安打(茚蟲威)懸浮劑3 500倍液、5%普尊(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 2 500倍液噴殺,斜紋夜蛾用5%氟啶脲乳油2 000倍液、20%氟苯蟲酰胺水分散粒劑 3 000倍液、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 1 500倍液等防治,黃條跳甲用22.5%氯氟·啶蟲脒微乳劑 1 000倍液防治。煙粉虱可選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8 000倍液、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3 000~4 000倍液等噴霧防治。軟腐病使用3%中生霉素可濕性粉劑 750倍液、20%噻菌銅干懸浮劑 500倍液,加鈣寶噴霧防治。一般在播種5天、12天后分別防病治蟲1次,采收前10~15天要停止噴藥。 4 適期采收
每批次蔬菜兼顧產品的商品性、產量和品質,一般在播后(定植后)20~30天可分批采收,依據市場需求及生長勢可分別采收雞毛菜、中棵菜或大棵菜上市。 采收時間不宜過早或過遲,過早產量太低,過遲黃廢葉太多、品質下降,在澆水太多的情況下還會導致成片死亡,均影響經濟效益。采收一般在早上或傍晚溫度低時進行,避免組織損傷,及時供應市場。要求產品鮮嫩、個體均勻、外觀清潔、無腐爛、無霉變、無老黃病葉、無泥和雜草;收獲時禁止用污水洗菜,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胡美華,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王華英,杭州市蕭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陳能阜,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褚劍峰,紹興市蔬菜技術推廣站 林淡,杭州蕭山舒蘭農業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