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一次大掃除,才發現我小小的房間里竟然裝了那么多東西,有些東西蒙上了一層灰,有些東西靜靜地待在角落里,我甚至忘記了它們的存在。
桌子下面的塑料筐里有幾袋花茶,茉莉,菊花,玫瑰,還有一瓶玫瑰糖,很久沒有動過,為什么買呢,有段時間眼睛總感覺干澀,朋友學醫的,說菊花枸杞泡水喝對眼睛有好處,聽了就買了來,看見同事常泡玫瑰喝,說對皮膚好,又買了來喝,有一回同事說起某某上班許多年,雖然常常熬夜,皮膚卻保養得很好,因為每天下班沖一杯玫瑰糖水喝,比什么都強!于是也學了過來。我向來對沖泡花茶沒有什么興趣,覺得費事,也不喜歡那味道,喝水的時候花瓣跑到嘴里的感覺也不喜歡,沒有堅持一個星期,就不再泡了,各種各樣的花茶就丟在桌子底下,再也沒想起喝。 衣柜里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衣服,記得上回媽媽來看我,打開我的衣柜說“衣服一大堆,沒幾件拿得出手的!”現在看來她說的一點沒錯,那一柜子的衣服,有的是淘寶的便宜貨,有的是商場打折,我特別喜歡在打折的衣服堆里淘,一來便宜,二來總感覺會淘出幾件喜歡的,享受又便宜又驚喜的感覺。商場打折常常是這樣的――一件4折,兩件3折,就在昨天,我跟姐姐買衣服,同樣的折扣情況,我沒有看中的衣服,姐姐只看中一件,4折是200元,3折是150元,總覺得應該再挑一件才劃算,看了很久,挑了一件比較便宜的,3折70元,220元買了兩件衣服,但兩件衣服款式有些相似,姐姐說便宜那件可以當睡衣穿,但據我所知,她并不喜歡睡裙,而那件70塊錢的衣服,是一件裙子……沖著那份便宜,買了并不需要的東西。我同樣如此,那一柜子的衣服幾乎都是這么來的。有些衣服高高興興地買回來,總感覺撿了天大的便宜,但是穿過一兩回就不怎么喜歡了,質量不好的更是無法穿出門,所以常常站在一堆衣服面前覺得出門沒衣服穿!而這些亂七八糟的衣服加起來,可以買上幾件“優質”的了。 廚房桌子下放著一袋可愛無比的小飯盒,有點像樂扣,都是逛超市的時候買的,買的時候想著可以裝這個裝那個,這個也喜歡那個也好看,買回家才發現并不實用,有些容量太小,有些不能進微波爐,因為是“樂扣”,一下子多出很多個用不了的飯盒,而這么多飯盒加起來,也可以買一個“優質”的了。還有各式的碗盤,杯子,真正用到的就那幾個,其他的便成了擺設……就像極簡主義者瑞安和約書亞的經歷,“買了十個杯子,常用的只有那一個,每隔一段時間還要清洗一次,買了很多衣服,但從來不穿,不但找衣服麻煩,整理起來也費工夫……”“買東西只不過因為別人買了,或者廣告上說我'應該買’,或者只是為了讓別人羨慕,或者是為了讓別人高看一眼,或者害怕失去可能需要的東西。” 出于某些原因,家里“囤積”了許多不常用的東西,不止占地方,還給我們帶來困擾,花了錢卻不常用的東西,舍不得扔,又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還會引發“選擇恐懼”,我常常糾結“今天要穿什么?” 我把一年內幾乎沒有動過的衣服整理出來打包好,寄到衣物捐贈點,把平時幾乎不用的物品(幾乎都是各種便宜貨或是贈品)果斷丟棄,把那些總是想著“以后會有用處”的各類瓶瓶罐罐和雜物丟掉。房間馬上變得寬敞簡潔,也不再上網買衣服,盡量不打開網站,沒有需要的時候就不去商場,選項變少,選擇起來就簡單了。我現在這樣想:“不買不需要的東西,打不打折,劃不劃算,因為我不需要,所以跟我并沒有什么關系”。因為那些多余的東西并沒有給我帶來愉悅,相反更多的是困擾。 徹底的“斷舍離”是有難度的,很多東西花錢買來要丟棄,對很多人來說是“浪費”,我們可以先從“斷”開始,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堅定地不購買,從最簡單的東西開始“舍”,比如那些總以為以后有用卻一直沒用過的東西,有的東西也可以選擇捐贈,讓“物盡其用”,留下的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離”就是最重要的了,脫離對物質的執念是最難的,每個人都有對物質的追求,多數人有執念,對物質的追求是天性,對物質的執念是可以選擇脫離的,但卻并不容易,但是“人不能沒有更高境界的追求,比如買貂,比如買包,比如買三年穿不上一次的高跟鞋,但陪你度過人生大多數時間的,還是基本款,它們好不好才是最要緊的?!敝挥兄雷约鹤钕胍鯓拥纳睿鞘裁礃拥纳罘绞侥軌蜃屪约焊械接鋹偤托腋#艜龀稣_的判斷和選擇。 “極簡”的生活或許并不容易,就從簡單的生活方式開始吧!買最需要的東西,做最想做的事,果斷地拋開擾亂你思緒的東西,不讓過分多余的事物來侵占我們的時間與經歷?!叭绻粋€人,能滿足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