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如海,心中有岸,才會有渡口。我們的快樂,源于內心的真實,做最好的自己;我們的不幸,皆因內心的浮躁和空虛。人比人氣死人,每個人都有長處,亦有不足,艷羨別人的風光,追尋身外的幸福,盡屬癡迷之人。
 阡陌紅塵,一路風霜,那些生命中的得與失,要淡然處之。不要為了那些漸行漸遠的人和事黯然神傷,要懷著一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度面對。面對人生得得失失,恩恩怨怨,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得饒人處且饒人,若是針鋒相對,傷人傷己,不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世上沒有那種自清之水,洗看自己的真容面貌,揣度自己的弱處和迷惘。有時我們也做些微細的掙扎,如蛾般在蛛網上輕輕一撞,就感到自己的虛弱無力,徹底挫去殘存的銳氣。
 在幽靜地處打坐禪修,口誦經咒,身做禮拜,甚至朝拜神山等,僅僅具備這些外在行為,并不算真正的修法。當我們時時關注自己的內心,并將歷代傳承祖師的教言與自心完全融合時,才是最高的修法。
 內心的寧靜,是最有力量的修行。佛說,人的痛苦,源于追求了錯誤的東西。常常,我們苦苦的追逐,又執著的放不下。殊不知,有些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爭取的,有些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我們要做的是讓心靜下來,心靜下來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讓心靜下來,靜觀自在。

親,請按一下文章下面的紅心,讓我更加了解你!別忘記訂閱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