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古羅馬文學和維吉爾
一、古羅馬文學發展的三個時期 早期 共和國時期 主要成就是戲劇
中期 共和國晚期和奧古斯都時期, “黃金時代” 。 主要散文、詩歌、文藝理論
后期 帝國時期 主要成就是諷刺詩歌和小說
二、戲劇 地位: 古羅馬戲
劇上承古希臘戲劇傳統,下啟后代歐洲 戲劇發展開端。 起源和發展: 古羅馬戲劇起源于遠古慶祝豐收時對農神的祭祀, 吸收了其他古代意大利民族的戲劇表演形式, 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戲劇傳統。
1、普勞圖斯 其喜劇富有羅馬的民族特征和民間特 色,采用口語,風格幽默詼諧,俏皮 話、雙關語、文字游戲,接近民間喜 劇風格,深受群眾的歡迎。 《一罐金子》, 莫里哀改編為《慳吝人》。 《孿生兄弟》, 莎士比亞的《錯誤的喜劇》的來源。
2、泰倫提烏斯 代表作品
《婆母》、《兩兄弟》等 提倡仁愛、寬容、忍讓。
3、塞內加 唯一有完整作品傳世的 古羅馬劇作家。 神話題材反映現實,抒發政見。 代表作有《特洛亞婦女》、《美狄亞》等。
三、賀拉斯和《詩藝》 賀拉斯是古羅馬著名的 諷刺詩人、文藝理論家。 詩歌有很多歌頌和擁護“奧古斯都”屋 大維的政治詩,也不乏贊美生活、描寫 愛情友誼的抒情詩。 文藝理論散見于他的史詩體書札, 最重要是《詩藝》。
《詩藝》三部分: 寫詩的一般原則 詩歌的形勢和技巧
詩人的修養和任務
文藝理論觀點: 文藝與現實的關系——自然摹仿現實 文藝的功用——寓教于樂
藝術創作——合式、統一調和的美
四、奧維德和《變形記》 奧維德是奧古斯都時期的 著名詩人, 代表作是《變形記》, 共15卷,250個故事。
1、結構安排: 序詩 引子(包括天地開創、四大時代、洪水的傳說) 神的傳說(卷1-6) 男女英雄的故事(卷6-11) 歷史人物的故事(卷12-15) 尾聲
一 六 三 二 年 出 版 的 英 文 版 《 變 形 記 》
2、特色:
故事套故事 變形串起全篇 貶神褒人
3、神話原始記錄 古希臘羅馬神話中三個最原始記錄中的一個 (另外兩個是《荷馬史詩》、《神譜》) 想象豐富,形象生動、語言優美、風格精致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喬叟、莎士比亞、
蒙田、莫里哀、歌德等后世作家受很大影響。
五、維吉爾和《埃涅阿斯記》 1、生平和創作 曼圖亞生育了我, 卡拉布里亞奪走了我,
現今由帕爾特諾佩保存我, 我歌唱過牧場、田園和領袖。
出生 病逝 埋葬 創作
《牧歌》、《農事詩》、《埃涅阿斯記》
?《牧歌》包括十首短詩,牧人對話或對歌, 雖有希臘詩的直接改寫,但是描寫更多,更 富情調,更多大自然,藝術性更高。 ?《農事詩》模仿赫西俄德的《工作與十日》 共四卷,每卷500多行,分別寫種糧;植樹, (主要指種植橄欖和葡萄);畜牧;養蜂。 ?鄉間生活寧靜無憂郁,誠信無欺騙, 擁有一切需要的東西,一派恬適閑逸……
2、《埃涅阿斯記》思想內容
(1)內容
《埃涅阿斯奔離燃燒的特洛伊城》 菲德里克· 巴洛奇1598, 現存于羅馬的波各賽美術館
埃涅阿斯在迦太基碼頭和黛朵道別》(Aeneas' Farewell to Dido in Carthage),法國的洛蘭(Claude Lorrain,1600-1682)
(2)主題: 借用古代神話, 歌頌羅馬國家, 歌頌尤利烏斯氏族, 歌頌奧古斯都屋大維的統治。 埃涅阿斯帶著家神漂流到意大利,其后代建立羅馬。 這一起源將羅馬的建國和埃涅阿斯以及愛神維納斯 聯系起來,證明了尤利烏斯氏族的神圣性質。
? 寓現實于神意和預言 維吉爾歌頌羅馬、歌頌屋大維, 并不是直接描寫,而是通過描寫 羅馬偉大的歷史和偉大的歷史人 物來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
3、《埃涅阿斯記》和荷馬史詩比較 相同: (1)都具有宏大的氣魄。 (2)結構藝術上,有很多情節都 相似,人物形象也有很多對應, 敘述手法上都采用了倒敘。
不同: (1)荷是口頭文學; 《埃》是第一部文人史詩。
(2)荷歌頌戰爭; 《埃》否定戰爭,長于心理描寫。
(3)荷塑造的英雄個性鮮明,樂觀 率直,勇敢兇狠; 《埃》的主人公則缺乏個性, 憂郁、公正、虔誠,仁慈 “人類不可知的命運使你悲哀,在你的悲哀之 中有著莊嚴。”——丁尼生
(4)荷風格單純質樸,自然輕快; 維吉爾則風格莊嚴肅穆、華麗 精致、有些夸張。 “維吉爾氣質安詳、穩重,荷馬狂暴、激動、 充滿了火。維吉爾的天才在思想得體,文字 多彩,荷馬則思想迅速,語言自由。” ——德萊頓
4、維吉爾的歷史地位 ▲ 中世紀受重視 《牧歌》第四首中預言了耶穌的誕生。 但丁在《神曲》中將維吉爾 作為自己游歷地獄和煉獄的引路人。 18世紀法國的伏爾泰也高度評價維吉爾; 文藝理論《拉奧孔》; 歌德也很推崇維吉爾,視其為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