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所高校申請停辦/停招專業57個,今年又有28所高校120個專業申請停辦/停招,其中就包括南昌大學的公共事業管理、財務管理;江西師范大學的教育學、漢語言……太不可思議了! 高校為什么要主動申請停辦/停招一些專業?我省有沒有計劃重新開設某些專業呢?看看權威人士是怎么說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高校的專業設置總是在追求“高大全”,如今這么多高校主動申請專業停辦/停招的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前些年,不少高校熱衷申辦新專業,專業設置總是在追求“高大全”,導致同一地區同一專業重復建設,高校辦學同質化問題嚴重;一些高校在各專業平均用力,導致專業多而不強、學校大而不特等問題突出。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速度放慢,教育供給和社會有效需求之間結構性矛盾開始充分暴露出來,高等教育部分產能過剩的問題也開始充分暴露,人才市場傳導給高校的信號越來越清晰:一方面是市場需求過剩的專業,如果學校專業實力不行,沒有特色,培養出的人才就得不到市場的青睞;另一方面是一些戰略新興產業,特別是符合供給側改革方向的行業,用人單位卻往往招不到學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省一些高校充分意識到了危機,開始認真思考本科專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問題。 去年以來,江西省以“管、評、辦分離”的方式對高校本科專業進行評價,要求各校提供真實的教學信息,在評價工作的督促下,很多學校在對辦學資源進行摸底的過程中,專業設置盲目擴張、專業建設同質化等問題暴露無疑。評價工作直接推動了我省高校依照教育自身規律,自覺進行專業結構調整,這是我省高等教育歷史上專業結構調整規模和力度均達最大的一次,江西省本科專業結構得以有效優化。 近年來,部分外省有一些社會亟需的專業重新招生,比如多省高校重新開設了此前停辦20余年的兒科專業。那么,我省有沒有計劃重新開設某些專業呢?或者近年來,已經重新開設了哪些專業? 為江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智力支撐,是江西高等教育義不容辭的擔當。在通過專業綜合評價工作,各高校停招或撤銷重復設置、辦學水平低、就業質量差的部分專業點的同時,江西省教育廳將制定相關政策,引導高校積極面向“十三五”時期省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開或增設對于社會短缺或市場需求量較大的相關專業,這些政策包括適當擴大這些專業招生規模、優勢特色專業專項建設等方面。 2015年12所高校申請停辦/停招專業57個,詳細名單如下: 江西省2015年部分高校申請停辦專業情況表 江西省2015年部分高校申請停招專業情況表
2016年28所高校120個專業申請停辦/停招,詳細名單如下: 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停辦(停招)本科專業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