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集中,我們學習了國、國、固、日(往期回顧)四個字,劉老師著重講述了筆法、結字等方面的知識。 開始學習本周的四個字吧! 第五集:仄起平收 本集主講字 葉 [飛塵不能汙其葉] 愚 [是以窺天鑒地,庸愚皆識其端] 墨 [唯恐穢翰墨於金簡,標瓦礫於珠林] 舉 [略舉大綱,以為斯記] / 京 點 作 業 / 上周我們收到了大家發來的作業,并整理出了部分比較典型的,給大家做一些學習參考。 點評: 這個作品,應該說寫的還是不錯的,左下的那個國字,整體寫的還比較流暢。右邊的國字寫的很厚重。固執的固,要注意,它是有一點整體往右倒的,你寫的太正,里邊部分是更靠左下角的,這個結構可以再抓的準一些。 建議: 找準結構的特點
點評: 整體感覺還可以。固字的字形抓的不錯,值得表揚。有個問題,寫的還不夠流暢,筆和筆之間的關聯性還沒有寫出來,速度感還不夠,寫書法要有速度感。 建議: 用筆的關聯要表現出來 點評: 無論字形還是筆的關聯上,還要多加訓練。筆法還不夠流暢,字形也不是很準確。還要多加訓練。 建議: 各方面都要加強練習 點評: 筆法的流暢方面還是不錯的。筆和筆之間的關聯,基本按要求做到了,寫的還不錯,起筆非常好。就是字顯的還是太正,攲的感覺還是沒有抓住。 建議: 結構方面要多注意 點評: 感覺還是不錯的,筆非常厚重飽滿,筆和筆之間的的關聯還是有的。但是固字,有些歪的特點還是沒有寫出來,其他同學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有特點的字,一定要把特點寫出來。內部的的古一定要要靠字的左下角,整個的字形也需要體現出往右倒。 建議: 筆畫寫準確,字內空間要找準 & 點評: 整體感覺還可以。問題在于,把行書寫出了楷書的用筆模式,要引起高度重視,筆的連貫性不夠。 兩件作品類似,都寫成了楷書感覺了。 建議: 解決用筆的準確性 & & 點評: 整體流暢度都還是有的,要注意,豎畫起筆寫的是直接尖鋒入筆。一定要入筆之后,有一個切筆的動作,線條寫的才會比較飽滿。尖筆書寫,線條都太過尖刻,這個問題一定要注意到。 建議: 入筆動作要做到位 小 編 再 次 提 醒 請 注 意 文 末 的 交作業補充說明 / 聞 答 時 間 / 上一期播出后,我們收到了很多同學的提問,依據“多問先答”的原則,我們選擇了提問率較高的問題,請劉京聞老師進行解答。沒被選上的同學也不要著急,接下來的每個周三,我們都會篩選問題請劉老師為您解答~ 本期問答 問題一 ![]() 1.圣教序結字比較平,怎么改變臨寫時候容易平淡的情況?如何提高線質? 大家很容易把圣教序的結字寫平。怎么辦呢?要在臨寫過程中,找到圣教序比較平淡中的一點點變化。把這一點的變化給它放大,這樣的話就能夠把圣教序寫到平中見奇。 如何提高線質呢?用正確的筆法來寫字,線質自然就會逐漸提高。 ![]() 問題二 ![]() 2.老師平時寫字都是用什么樣的毛筆? 我自己平時寫小字,彈性好的狼毫和兼毫用的比較多。寫大字多是用兼毫。 ![]() 問題三 ![]() 3.請問老師,苑和藏兩個字的草字頭筆順一樣嗎?該怎么寫? 草字頭在古人的書寫當中,先寫橫和先寫豎的都有,這兩種寫法都對,都可以。我一般是先寫豎畫再寫橫畫。 ![]() 問題四 ![]() 4.劉老師好!臨《圣教序》用什么筆好?狼毫?羊毫?兼毫?哪種筆更適合初學者去用? 寫字用什么筆,和圣教序沒什么太大的關系。 寫小字,用狼毫或兼毫比較好。寫大字用兼毫比較合適;有人也用羊毫,但是羊毫太軟,一般來講,寫行草書不是很方便;當然,林散之那種草書,用羊毫還是可以的。 我們一般寫小字還是要用狼毫,有點兒彈性比較好。 ![]() 問題五 ![]() 5.寫小楷,怎樣怎才能做到寬綽不局促?書寫的過程中注意事項有哪些? 問題問得好。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寫小楷就只寫小楷,別的不怎么寫。我不贊成這樣,為什么呢?一個書法家只寫小楷是不合適的。他至少要寫寫大楷中楷或行書。大中楷的筆法用在小楷里,小楷就能寫的特別特別豐富。行書的筆法用在小楷里面,字就能寫的非常流暢。 只要把行書筆法或者大楷的筆法、結字的辦法用到小楷當中,自然就能寫的很寬綽,自然就能不局促。 ![]() 相信看過第五集的你,又會有很多新的感悟和疑問,無論是關于本集內容的問題,或是與圣教序、行書、書法相關的內容,只要對你學習書法有幫助,都歡迎大家提問! 開啟互動的幾種正確方式: 1. 添加公眾號“三品名家”,在文章最底部留言區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