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搖滾客

     fukinghigh 2016-08-11

    微信ID:rockerfm

    搖滾客,國內最大的搖滾分享平臺

    一、含糊術語

    許多歐美音樂風格之所以看上去高端(不是歌曲聽起來高端)是因為其玄乎的命名方式。普通人認得命名的那幾個字,卻無法從從字面上讀出它在講些什么——但是又好像很牛逼的樣子。這成為了許多裝逼初學者的瓶頸。在此,筆者要強調一點:命名什么的都是紙老虎。不算那些很明顯是瞎掰亂造生搬硬套的,其他若是很模糊的音樂概念,連該風格的粉絲,哪怕他聽過再多該曲風的音樂,也未必能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因此,裝逼者不要在定義上糾纏不清,而需另辟蹊徑,從該風格的起源與實質上對其“高端性”加以否定。下面舉幾個實用的例子:

    另類音樂

    另類是個被很廣泛使用的裝逼濫詞。除一種情況外,一個人嘴里若是冒出“另類”這個詞,你就可以先把他歸為傻逼一類,不要再對牛彈琴了。因為無論他怎么個另類法,他都用錯了這個專有音樂詞匯——正確的用法一般只有那“一種情況”:另類搖滾。即使他用對了也沒關系,因為另搖滾也不是什么高端音樂,無非是歐美的小清新。一般另類搖滾采用的就是典型的搖滾樂隊編制,只不過做出來的音樂與搖滾樂頗有不同,沒有一般搖滾樂那么激情,聽起來更像走抒情柔美風格的流行樂,卻又沒有流行樂那么多討巧的成分。另類的英文是alternative,原意不是“另類”,而是“供替代的選擇”。基本上,一個自稱是rock的樂隊做出了非搖滾音樂就可稱之為alternative rock,一個自稱是metal的樂隊做出了非金屬音樂就可稱之為alternative metal。Alternative(另類音樂)在流行樂與搖滾樂之間提供了一個alternative(供替代的選擇),抓住了市場的空白,吸引了大批徘徊在流行與搖滾之間卻想要與眾不同的孤魂野鬼,成為一個不小的風格分類。筆者在美國農村讀書時,周圍的美國人大多聽流行打榜歌或是鄉村吉他歌。只有少數人說他們聽alter,同時用眼中閃爍著的文藝青年氣息來鄙視那些跟流行風的土包子。在這一點上,alternative在美國年輕人的地位就相當與中國的小清新。說到小清新——“小清新”風格的重點究竟“清”還是“新”?答案是“小”,小眾的“小”。另類。與眾不同。中國小清新也無非是以流行樂的編制做出更注重曲意感情的歌,從而吸引了大批聽慣了流行歌想要進而追求“感覺”的人。

    評:說另類而不知另類搖滾的,當他是放屁。說另類搖滾而說不出為何另類的,果斷秀洋文。至于真正的另類粉,小清新怎么黑,他們就怎么黑——怎么黑小清新大家都懂的(實在不懂請自行百度)。

    獨立音樂

    獨立音樂與另類音樂是一對孿生小姐妹,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歐美。獨立的英文是independent,獨立搖滾簡稱indie rock。說來慚愧,筆者第一次在美國見到這個英文還以為是“含印第安音樂元素的搖滾”,但當筆者看到英國也有這樣樂隊的時候就徹底傻了。所謂“獨立”,是指該歌手/樂隊來自獨立音樂廠牌。至于哪些是獨立音樂廠牌,你根本沒必要知道,反正不是索尼就對了。“獨立”二字與其所指代的音樂,無論是風格還是內容,都沒有半毛錢關系。“獨立”無非是指某個音樂人簽約于某個聽都沒聽說過的小廠牌,或是獨立發行唱片,并非跟流行歌手一樣,來自于那些大家經常聽說過大唱片公司。對于一個音樂人的這樣一種無關曲風的定位其實炒作了這樣一個暗示:該音樂人是“用心”在做音樂的,跟那些大公司商業化包裝的明星不一樣。至于這個音樂人就是做的是什么風格的音樂,水平又如何?管他呢,商業化的市場看重的就是這個“非商業化”的賣點。

    評:獨立只是音樂發行方式,不是音樂風格。遇到拿獨立裝逼的,別聽他瞎扯什么廠牌和去商業化。用“‘獨立’也是商業手段”鄙視他,逼他說出獨立音樂真正的風格,然后再做定奪(九成以上會回到另類小清新)。

    試驗音樂

    試驗風格就是沒有風格!試驗(experimental)是一個修飾語,修飾后面所跟的定語,比如試驗電子,試驗搖滾,試驗金屬什么的。試驗(注意,不是實驗)的關鍵就在于“試”字,既音樂人嘗試將一種風格與該風格中原本不帶有的特點進行雜交的產物。但不是所有雜交的風格都是屬于試驗。已經成型的雜交風格,比如哥特電子,交響金屬,這些已具規模的分支就不屬于試驗樂范疇。試驗樂的專指雜交后產生的,無法用現有術語表達的,卻又尚不成氣候因此不必為此創造新詞匯的風格。這些“雜種”音樂的風格好像很有個性,卻又不具有明顯連貫的風格特征,因此無法被納入現有的音樂體系,只能被一眾籠統稱之為“試驗”。筆者曾經找到過一個奇葩樂隊,號稱屬于試驗金屬的一支——先鋒金屬(avant-garde metal)。每首歌動輒十幾分鐘長,就聽到一沙啞男在跟一歌劇女對唱,全德語,一個字都聽不懂,身為金屬但樂曲本身連鼓都懶得用。像這種怪胎你還能給它取什么正常的名字?所以都是取不好名字才取怪名字的。同樣的現象在另類音樂上也有體現。“另類”也無非是一個沒有具體風格的含糊詞。

    評:遇到拿試驗音樂裝逼的,讓他說出他所說的試驗樂究竟結合那些音樂風格的特點。若此招被破,則使殺手锏:這TMD跟XXX(某類似音樂風格)有什么區別?!

    核類音樂

    這里的核類不具體指代任何一種風格,而是泛指命名中帶有“核(core)”字眼的所有風格。所謂核,一般也是風格雜交的產物。核類也是一個修飾語,想要弄清一種核類音樂究竟是什么流派,一定要深究它后面跟的定語。核類最常見的是硬核(hardcore),這個“硬(hard)”指代是“硬搖滾的(hard rock)”的“硬”。比如硬核朋克(hardcore punk),就是帶有硬搖滾風格的朋克樂。硬核說唱(hardcore rap)雖然與搖滾已相去甚遠,但其暴躁的鼓點應用也承襲了硬搖滾的特點。比較狡猾的是金屬核(metalcore),它是極端金屬(extreme metal)與硬核朋克(hardcore punk)結合的產物,因此也有人稱其為硬核金屬(hardcore metal)。核類的命名方式以此類推。核類音樂最大的特點是分類個性鮮明,但是許多小分類之冷僻怪異已有胡編亂造之意了。這些小分類很多只不過是一種口號,其聲稱的主題完全無法在音樂風格中體現。

    評:建議去了解一下數學核(mathcore),以之為裝逼利器。是的,真的有這種的東西。而且不是胡編亂造的那類。

    新與后

    “新”(neo-)與“后”(post-)在是兩個前綴,后面都必須跟一個具體定語才有實際意義。“新”與“后”其實都是對原有風格的翻新。區別在于“新”是翻新經典的風格,比如新古典(neo-classical),新民謠(neo-folk);“后”則是緊跟現代風格之后,比如后工業(post-industrial),后車庫(post-garage)。一般“新”的風格也新不到哪里去,在當代創作的古典風格音樂其實就算是“新古典”了。“后”也不會對原風格產生什么太大意義,無非是不按原風格牌理出牌,將好端端的東西變得支離破碎罷了。比較特殊的是新金屬(Nu metal),首先其寫法就不一樣(也不知道為啥)。新金屬說穿了也不值一哂,無非就是說唱金屬(rap metal)的別稱。

    評:遇到聽新古典的,就黑他是“偽古典”而欣賞不了真正的古典。遇到聽后工業的,就黑工業音樂已經江河日下,后工業也改變不了工業墮落的命運。以此類推。

    二、搖滾天下

    現代歐美音樂的版圖是流行樂與搖滾樂分庭抗禮,相克相生(除非注明,這里及以下的“搖滾樂”指的都是狹義搖滾樂,不包括朋克,金屬兩大分支)。想裝逼,自然果斷黑之。流行樂易黑,而搖滾樂不易黑。并非因為流行樂迷都是俗人而搖滾樂迷都是專家,而是因為不少搖滾樂迷都混充自己有信仰。你或許能以裝逼能戰勝一個真正懂音樂的專家,但你很難戰勝一個有信仰的人——原因同“你很難戰勝一個純傻逼”一樣。即便如此,搖滾樂浩如瀚海的體系還是讓人可以利用其博大來裝逼的。筆者曾拜讀過一篇“英倫搖滾裝逼指南”,詳實細致,立意甚深,閱之獲益匪淺,誠乃樂迷裝逼典范之作。因原作者不可考,在此不便貼出。有興趣的同學可自行百度。

    搖滾與搖滾樂

    這兩者不是同一種東西,而多數真正的搖滾樂迷也未必辨得清其中區別。與其對它們下定義,不如講講它們的起源。搖滾(rock ‘n’ roll)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末。由于結合了藍調、鄉村、爵士、福音等音樂的特點,早起的rock ‘n’ roll仍以鋼琴和薩克斯作為主要樂器。直到50年代中期,吉他取而代之,才有了現代意義上廣義搖滾樂的雛形。進入60年代,rock ‘n’ roll發展成為了更國際化且更兼容包并的音樂形式,并升華出一個更籠統模糊的名字:rock(搖滾樂)。簡言之,60年代之前貓王玩的叫做rock ‘n’ roll;60年代之后披頭士玩的,一直到發展到當代的,才叫做rock。

    評:所以,要是有人把當代的搖滾樂隊稱為rock ‘n’ roll的話,果斷往死里黑。

    老式搖滾的死穴

    半個多世紀的搖滾歷史中,誕生了無數家喻戶曉的巨星。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即令流行樂的天王也望塵莫及,更遑論朋克、金屬之流的地下音樂了。許多名人根本黑不得,尤其是死人——披頭士的主唱,皇后的主唱,涅槃的主唱——這些人死后的地位比之被歷代王侯追封為神的關二爺亦不遑多讓。上面提到的“英倫搖滾裝逼指南”黑了很多人和音樂,但也有極少數,比如Pink Floyd的Dark Side of the Moon,這類的經典專輯是它不敢黑的。根據筆者經驗,此神磚也并非完全沒有被黑的可能,就看你能遇到什么樣的對手。筆者曾與一美國鬼佬評樂。此鬼佬文化平平,卻崇搖滾而薄流行,視Dark Side of the Moon為曠世之作,實乃美利堅搖滾之典范。筆者當時冷哼一聲:此系英國樂隊。鬼佬窘,顧左右而復道其為上上佳品。筆者復哼之:Pink Floyd是psychedelic rock(迷幻搖滾,此“迷幻”既為迷幻劑(毒品)的“迷幻”)的代表,難怪你覺得他們是美國的。

    評:此等腦殘粉可遇不可求。不遇則已,一遇必當傾囊相黑。

    搖滾樂的悖論

    搖滾樂是現代最流行的音樂類型之一。也正因如此,其世界范圍內的流行產生了一個矛盾的現象。首先請默想幾個問題:世界上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美國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英國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德國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法國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意大利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奧地利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西班牙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葡萄牙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荷蘭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芬蘭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瑞典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挪威著名的搖滾樂隊是哪些?……

    想必你已發覺,你只能回答前三個問題。事實上,許多搖滾死忠也回答不出后面全部的問題。搖滾樂混充流行于全世界,至少也流行于歐美,而大部分人只聽說過來自英國或美國的(最多加上一個愛爾蘭的U2),并以之為世界級著名樂隊,卻很少沒聽說其他歐洲國家的搖滾樂隊。

    請再默想幾個問題:世界上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美國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英國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德國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法國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意大利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奧地利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西班牙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葡萄牙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荷蘭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芬蘭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瑞典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挪威著名的金屬樂隊是哪些?……

    這一次,不懂金屬的你腦子里也許除了那個“金屬樂隊”(Metallica)以外就想不出別的金屬樂隊了。但筆者可以打包票:大部分金屬黨都可以回答上述問題的十之八九。

    為何更流行的搖滾樂卻沒有金屬樂的廣泛性?原因很簡單:語言。如我所言,比之較為極端的金屬樂,搖滾樂是大眾音樂,主流音樂。一個國家的主流音樂自然是首先面向國內市場的。由此可見,就像五月天是華語的一樣,德國著名的搖滾樂隊一定是德語的,法國著名的搖滾樂隊也一定是法語的。也正因如此,注定了這兩國的搖滾樂隊只能在本國走紅。英語是世界第一大語言,以英語為載體的音樂有著其他語言無可比擬的傳播優越性。英國和美國的搖滾樂隊紅得得天獨厚,他們的音樂比起德國或法國搖滾樂隊的音樂自然能傳播到更多更遠的國家和地區,理所當然成為搖滾這種世界性音樂的霸主。另一方法,金屬樂作為一種地下音樂,在國內市場上自然無法與搖滾樂或流行樂相提并論。然而,非常奇妙的是,無論來自哪個國家,無論是什么風格(民謠金屬除外,這個一般母語),歐洲的金屬樂隊幾乎清一色使用了歐洲通用的英語演唱(除了德國奇葩戰車Rammstein)。也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互相之間包容開放的歐洲金屬樂隊總能讓他們的名字火遍歐洲大陸上的每一個國家的金屬圈,他們在世界范圍內的名聲反而比本國的搖滾樂隊要響得多。相反,盡管金屬樂起源于不列顛,但由于英倫搖滾的制霸,金屬樂在英國的發展遠不如其在歐洲大陸的猖獗。

    評:成也英語,敗也英語。搖滾說到底只是英美的,金屬才是世界的。遇到搖滾死忠看不起金屬黨的,果斷問他斯堪的納維亞著名的搖滾樂隊有哪些。若碰到的是腦殘英倫粉,便曰:昔年有英人Ozzy首創金屬。而今觀三島內外,盡是britpop(英倫搖滾)浮華之聲。Ozzy既知,必泫然涕下矣(但注意,這人還活著呢,別把人說死了)。遂裝作搖頭嘆息。

    朋克搖滾

    筆者先前提到,朋克(punk)與金屬是泛搖滾樂的兩大分支。其實此言著實抬高了朋克的地位。朋克之于搖滾遠不如金屬之于搖滾來得獨立。說朋克樂或是朋克搖滾都沒有問題,因為這基本是同一事物。說金屬樂與(重)金屬搖滾就要小心了,因為它們是兩碼事。若說泛搖滾樂是基督教,搖滾就是規模最大的公教(天主教),金屬就是與公教決裂的正教(東正教),朋克則是從公教中分裂而出,自立門戶,固步自封,至今仍不接受進化論的新教(狹義基督教)。所以要黑朋克很容易,做一個金屬黨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是,也不要緊,你可以將朋克與嘻哈(hip-hop)相提并論:嘻哈樂起源美國社會備受歧視的黑人,主要表達對社會制度的不滿和個人不公遭遇的宣泄。無獨有偶,朋克的起源也無非是英國社會底層的一群流氓用最粗陋原始的的曲調表達無政府主義。朋克就是白人的嘻哈,并且兩種亞文化都誕生與70年代。如今被商業化包裝,有了錢的朋克與嘻哈都沒有了原來搬磚時的痞氣,取而代之的是無下限的犬儒主義。但基本上,它們仍脫不了誕生之時與生俱來的濃濃的屌絲味,與金屬樂富有哲學意味的虛無主義內涵有著云泥之別。朋克與嘻哈在創作上也異曲同工。筆者年幼無知時曾為嘻哈死忠,長大后發現就算是最殿堂級的嘻哈樂,若聽伴奏帶,整支樂曲也無非是個無數次循環的單調片段。嘻哈樂的魅力全在歌手的饒舌技術與歌詞的意義上,其音樂制作之省事在現代音樂中無出其右。同樣,朋克樂創作之粗陋,樂理之不通,技術含量之低在泛搖滾世界也數首位。所以筆者很少把朋克與金屬相提并論,因為朋克和嘻哈都是街頭派,搖滾是大公司商業派,金屬則是學院派。

    評:此段從頭到尾都在黑朋克和嘻哈,有需要的朋友直接念就行了。

    三、金屬圣殿

    金屬是搖滾的分支,但卻必須單獨成段的介紹。金屬這潭水很深,一個正宗的金屬黨就是一個正宗的高端黑。金屬樂是現代音樂的巔峰之一,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其復雜高深舉世唯正統古典音樂可與之爭輝。事實上,許多金屬樂大師都出身與正規古典音樂學院,他們的作曲功力遠非在街頭玩票或在大公司里靠寫歌賺錢的音樂人可比。金屬樂本身對速度和力量的追求也使其有了搖滾樂中最高的表現力。簡單地說,每分鐘彈500下的吉他能表達的內容理所當然是每分鐘彈100下的吉他的5倍,同時體現了金屬音樂人高超的演奏技巧。只不過,金屬樂由于其“重”的特征,讓一般人覺得是噪音,無法欣賞。許多想要黑金屬樂的人都從處下手。殊不知,此言一出既暴露出其外行的本質。而作為高端黑的金屬黨由于金屬樂本身高端的天性,想要黑一個外行再容易不過了。

    為什么凡人無法聽不了金屬?舉個例子:想象你是一個年輕女孩,現在你面前放著一個最新款的大號旋轉式浮點電動自慰器。你很好奇,你想得到快感。你曾經從你一些成熟的女性朋友那里聽說過這東西的能給你帶來無與倫比的快感,但少經人事的你根本無法承受其同時給你帶來的痛楚。最后,你不敢,你逃避。你說這東西是變態,你說那些用過這東西的女性朋友都是下流的蕩婦……不是金屬樂太狂暴,是凡人的未經訓練的耳朵就如同未經開發的嬌嫩小雛菊一樣無法承受金屬樂暴雨狂風似的洗禮。金屬如性,性是歡愉,而疼痛,抓撓,撕咬,尖叫,流血也是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凡人貶低金屬樂的方式無非是一鍋端地認為金屬“太吵了”。而正宗的金屬黨看待這種評價就像是喬治克魯尼看待小處男一樣輕蔑。因此,要黑金屬樂絕非易事。

    評:不過沒關系,一般你也碰不到一個正宗金屬黨。如果不幸碰到了,不要亂了方寸,首先要確認其是否為正宗金屬黨,又是什么流派的金屬黨。

    金屬與重金屬

    金屬樂與重金屬(heavy metal)就如同rock與rock ‘n’ roll的關系一樣。重金屬起源與70年代,脫胎與60年代末的硬搖滾(hard rock或稱heavy rock)。當時的一些原硬搖滾樂隊百尺竿頭,創造出了一種比硬搖滾更硬更重的曲風。由于這種曲風以大面積的電吉他失真音效(distortion)為特色,便有人形象地將其命名為,重金屬搖滾(heavy metal rock)。此時的重金屬仍不脫搖滾本色。70年代的重金屬蓬勃發展,漸漸從搖滾樂中異化出來。而當重金屬之名在搖滾界被濫用,便有金屬死忠將這種音樂從搖滾中升華出來,抽象出一個更模糊的專有名詞:金屬(metal)。換言之,金屬比重金屬重。比起搖滾和朋克的流派,各金屬流派之間的界定更為鮮明,更易分辨。搖滾與朋克的流派更像是一個個不同時代的特色,而金屬流派可都是貫穿始終,絕不含糊的。金屬流派易分辨一方面是由于金屬樂本身曲調變化更為復雜,另一方面是因為金屬樂更注重技術的體現,其命名方式皆有所指,一般不玩與音樂無關的虛概念,所以其風格命名更為準確且容易理解。正因如此,對金屬黨裝逼就必須了解其詳細的流派。你若對著一個黑金屬(black metal)的死忠大黑Metallica(重金屬和鞭笞金屬),他還覺得喜聞樂見呢。但各流派卻不排外,在同一時期的同一樂隊完全可能同時發揚著多種風格。

    評:分不清金屬與重金屬的人的人大有人在。一般開口說重金屬的(除非他真的是聽70年的老樂隊的)基本上就是錯用了狹義概念指代廣義概念。金屬樂很看重出身,很在乎“旗幟鮮明”。你我之間不屬同一流派沒關系,但你若將其中一個樂隊認作是與其無關的流派,把交響當哥特,把死金當黑金,你就傻逼了。

    附:輕金屬 – 輕金屬音樂既不屬于金屬樂,也不屬于輕音樂。因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輕金屬音樂!拜托!!不要混淆音樂概念跟化工概念啊!!!不是有重金屬音樂就一定要有輕金屬音樂的啊!!!!遇到拿輕金屬裝逼的果斷黑他腦子里進了重金屬啊啊啊!!!!!

    老式金屬的死穴

    金屬樂在上一個40年中的藝術發展是搖滾樂無法望其項背的,但其推廣壯大卻遠不如搖滾這么主流到家喻戶曉。連朋克都覺悟翻身,投靠并死于商業化了,而金屬始終是地下音樂(雖然這對于保持其高端性來說是好事)。顯然搖滾的主題更親民,而金屬的主題更晦澀且容易嚇到不敢面對宇宙黑暗本質的凡人是主要原因。但金屬樂的不流行仍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早期金屬的錄音質量實在不敢恭維。雖然當時的搖滾樂也是生存于同樣的條件之下,但搖滾的樂曲相對簡單,樂器的演奏也不像金屬一樣刁鉆復雜。正是金屬樂對聲音極致的追求超出了當時錄音水平的能力范圍。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那個時代的硬搖滾和朋克上,乍聽上去簡直就是嘈雜的噪音,普通人一聽到就沒有欣賞的欲望了。真正能靜下心聽噪音的人又不被人理解,這也就是為什么這些風格的音樂是當時的父母眼中壞孩子的玩意兒。而現在還活著的那時的金屬或硬搖先鋒又不像現在的披頭士一樣,隔幾年就把他們一九六幾年寫的老歌翻出來重新錄制一遍,匯成一張新的精選集,孜孜不倦地騙著一代又一代的樂迷的錢(所以說,披頭士的成功有目共睹,而其半個世紀的不朽也真不是巧合。其營銷功力之強堪稱音樂界的可口可樂。)筆者聽歌對于音質有比較高的要求,因此也幾乎不聽錄制于70、80年代的金屬歌曲。其次,金屬樂對于播放設備的要求非常高,沒有過硬的器材也是無法激起欣賞的欲望的。這與上述的錄音質量問題是同一個道理。一首幾個MB大小的128kps的小清新歌曲用iPhone+原裝耳機就能聽出其所有的變化,而一首融合了電吉他速彈、失真音效、極速鼓點敲擊、管弦樂、唱詩班、美聲、吼嗓的金屬歌曲就算是二十幾個MB的無損格式,也是非配合好的播放器+耳機/音響不能體現其精微變化的。90年代以后的金屬樂錄音質量都是相當好的,但對于播放設備也有要求。許多喜歡黑蘋果的人都喜歡強調iPod音質差,要聽就聽Walkman什么的。其實比iPod好的播放器自然不少,但也輪不到用Walkman的人在此裝逼。iPod Shuffle,Nano,Touch,iPhone的用的都是閃存,音質確實沒的好。而iPod Classic是用硬盤驅動的,其保真度之高就是尋常電腦也比不過。況且Walkman所謂的音質好無非是對于歌曲的潤色度比較高,而潤色只用在比較單調的音樂上,純人聲、不插電、鋼琴曲什么的,才有好的效果。而復雜的音樂如搖滾、金屬、管弦類電影原聲,一經潤色就會磨平曲調中的棱角,削弱音樂的氣場,無法把原有的變化都發揮出來。因此,高保真才是王道。把播放器的潤色度當成是音質是很可笑的,就如同選耳機時,聽到魔聲耳機的bass比較重就當它音質很好,兩者同樣幼稚。這種級別的器材只適合播放低端的音樂,而卻正是爛大街的東西,這也是金屬樂在商業化的世界中無法成為主流的重要原因。

    評:本段講了金屬的死穴,但千萬不能用本段的內容去黑金屬黨。金屬樂的不被欣賞就像是閱讀能力只有小學水平的人看不懂史詩名著一樣,那完全是這讀者的錯。你若不管這名著的內容如何,而轉而抨擊此書裝訂印刷質量差,那就真的是腦殘黑了。至于如何真正有效地在各路金屬黨面前裝逼,請詳見下文。

    工業金屬

    工業金屬(industrial metal)的特征在于在傳統樂器之外,采用冰冷的電腦采樣模擬出機械聲作為樂曲的一部分。與其它金屬流派相比,工業更具現代感和科技感,是一種較易入門的金屬流派。說工業易入門還有另外兩個意思。第一,工業的曲調較為簡單。雖然不像嘻哈一路循環到底,但比之其他注重技術與變化的流派——哥特,交響,死亡,前衛等——簡直是夏蟲不可語于冰。上文提到許多金屬大師都是古典學院派,但玩工業的一般不是的。第二,泛搖滾世界普遍看不起帶電子的東西。原則上,無論是搖滾,朋克,還是金屬,都應該是幾個人整刀真槍地拿著樂器演奏出來的——這是一種誠意。而電腦技術的運用違背了這一原則,是一種取巧的辦法,帶有較強的商業意味,因此長期被廣大泛搖滾死忠鄙視。經常可以看到有人嘆息:電子毀了搖滾,電子毀了朋克,電子毀了嘻哈……于是正牌電子樂無辜躺槍(這個后面會詳述)。歷史上有無數優秀的純正工業金屬樂隊,你——其實一個都都不必認識。但你必須認識一個不純正的樂隊:瑪麗蓮曼森樂隊(Marilyn Manson)。你一定要記住,他們的風格不是哥特——哪怕他們化奇怪的妝;不是黑金——哪怕他們扯著嗓子吼;不是死亡——哪怕他們來自佛羅里達;他們是工業金屬——最次也算是另類金屬,絕不是上述的任何一個!為什么一定要提到這個在工業流派無足輕重的樂隊?因為他們太怪,所以太紅了,經常有弄不靈清的人以為他們是哥特什么的,因為哥特跟小清新一樣,也是一個經常被外行用來裝逼的亞文化。

    評:工業金屬黑法有很多。黑其電子,黑其單調,或者黑聽Rammstein(德國戰車)的人不懂德語——如果想裝逼得更徹底一點,不要說他們是工業金屬,說他們是“新德式硬派(Neue Deutsche H?rte)”。

    哥特金屬

    這是個被裝逼大戶。基本無論什么亂七八糟的歐美樂隊,只要風格稍微偏暗一點,眼神稍微犀利一點,穿得稍微黑一點,在國內都會被認為是哥特(Gothic)。筆者曾機緣巧遇到某哥特金屬論壇一游,幾乎吐血身亡:Nightwish(交響力量金屬)成了哥特,Epica(交響金屬+前衛編曲)成了哥特,Kamelot(力量金屬)成了哥特,Marilyn Manson(工業金屬)成了哥特,Helloween(力量/速度金屬)成了哥特,Within Temptation(交響金屬,雖然有那么點哥特但他們自己不承認)成了哥特……筆者尋思,如果有一天艾薇兒的造型不再是彩色的,拍個深沉點的黑白MV,就憑她那炯炯有神的煙熏妝,絕對也會被認為是哥特的。至于哥特的真諦究竟是什么,筆者早已對凡人理解哥特的能力不抱希望,所以多言無益,不如不說。有興趣者請用心去聽其樂曲,念其歌詞。哥特金屬是所有金屬流派中最具美感的一支,懂了這一點,也不必糾結于什么是哥特。不過筆者依然可以提供一些速成裝逼法。芬蘭有個大牌哥特叫H.I.M.,不過那是哥特搖滾,不是哥特金屬,萬不可混淆。瑞士有個著名的Lacrimosa,領銜了一個聽起來很牛逼的流派叫“新德式死亡藝術(Neue Deutsche Todeskunst)”。要注意他們唱的不是瑞士語,是德語,因為瑞士的官方語言就是德語。挪威有“三T”:Theatre of Tragedy,Tristania,The Sins of Thy Beloved,同時要強調他們都源于厄運金屬(doom metal)。有需要的可以深入探討一下為什么這三支樂隊都在出了首兩張神磚后就要么轉風要么踢人,甚至直接銷聲匿跡了。

    評:想要黑對哥特不懂裝懂的人再容易不過了。至于要是遇到了真正的哥特族,就請不再要黑——互相傾訴對偽哥特之痛恨吧。

    力量金屬

    力量金屬(power metal)又稱能量金屬,其主題宏大,氣勢磅礴,不少涉及歷史、戰爭題材的力量金屬又被稱為史詩金屬(epic metal)。力量金屬是很很難混淆的風格,其風格特征在于主唱雄渾高亢的男嗓。何為雄渾高亢的的男嗓?筆者曾經與一完全不懂金屬月的音樂系學生提及過,此人回問,是否就是Queen(皇后樂隊)主唱的那種感覺?筆者想了想:還真是這么回事。不過有一個例外:原主唱Tarja時期的Nightwish(夜愿)。夜愿是最紅的歐洲交響金屬樂隊,沒有之一。主唱Tarja雖然是個女的,但她是學院派出身的正宗抒情女高音(lyric soprano)。其氣場之大,一般的力量金屬男嗓也無法與之匹敵,能壓過她的也只有黑嗓、死嗓。國內知道夜愿的人著實不少,原因也算是挺歪打正著的烏龍一件:夜愿的“She Is My Sin”是很多漢化版本的CS 1.6的片頭曲,許多CS戰隊后來也用這首歌作為其宣傳片的背景。后來傳說還被世界電子競技大賽定位比賽歌曲。因此以訛傳訛,人們一廂情愿地以為這首歌是CS的主題曲(類似躺槍的還有Bon Jovi的It’s My Life)。其實正版的CS是沒有任何主題曲的,而且She Is My Sin在夜愿歷史上也不是什么經典,夜愿出精選集時都不把它收錄在內。不過這首歌在中國居然被吹成了圣歌,不得不感慨CS影響之大。還有一個經典案例是同樣來自芬蘭的Dreamtale,他們的一首純音樂序曲“The Dawn”被用作網友制作的魔獸世界3冰封王座里亡靈族的剪輯片的配樂。從此此曲被訛傳為著名的“亡靈序曲”。有興趣者不妨去百度知道“亡靈序曲”詞條看看它對歌曲本身的介紹——把這首曲子吹的那叫一個牛逼啊。其實這首曲子甚至不是Dreamtale的原創,無非是改變自電影“石破天驚(The Rock)”的主題曲,作為他們首張專輯的引子(可見好萊塢的Hans Zimmer才是真正的大牛)。很多音樂人都做過類似的事情。這張專輯后面的還有11首歌呢,可想而知他們能在一個引子上花多少氣力。果然是時勢造英雄,非英雄造時勢啊。

    評:力量金屬是比較正義的音樂,也沒什么可黑的地方。不妨去黑CSer和WOWer更實際一點。

    交響金屬

    交響金屬(symphonic metal)的命名看似簡單準確,其實意義并不清晰。交響金屬最不明朗的地方就在與怎么個交響法——是真動用了交響樂的管弦編制了呢,還是僅僅模仿了交響的聲音?其實,這就是交響金屬的兩個分支。第一種交響金屬是真正把管弦團和唱詩班加入樂隊編制的。交響金屬的鼻祖圣獸(Therion)就是始作俑者。他們轉型時,他們的老板頂著風險下血本為他們雇來一個交響樂隊和兩個唱詩班,并取得了意料之中的成功,為交響金屬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圣獸使用了所有交響團中最大面積的唱詩班效果,主唱的地位被高度弱化,因此圣獸也經常被譽為劇院金屬,以此區別其與別的交響金屬團。如今高齡的圣獸依然被尊為交響金屬的大宗師,在裝逼圈中也是一個黑不得而可秒殺其它一切樂團的利器。能在裝逼時與之抗衡的只有Haggard(此團固定成員有16人,常駐人口20人上下)和Rhapsody Of Fire(成員都有意大利式古典的背景),只不過這兩個樂隊經常被劃分為古典金屬(classic metal)。第二種交響金屬沒有管弦團與唱詩班的助陣,而是直接通過鍵盤合成器模擬出交響的感覺。因此,負責把一個金屬樂隊變得交響的重任一般都落在鍵盤手身上。這個編制源于哥特金屬。盡管使用了科技,但由于這種編制非常考驗鍵盤手的功力,因此哥特和交響的鍵盤手也不會像玩電音的一樣被玩樂器的傳統泛搖滾所鄙視。也難怪成名的交響金屬團都或多或少被誤認為哥特。夜愿的老大及主要詞曲作者Tuomas就是這個流派的掌門人,他在現場表演一人能掌握三架鍵盤。盡管由于Tarja女王強大的氣場讓人她是老大的錯覺(她在的時候Tuomas也確實聽她的),但在Tarja被開除之后,Tuomas力挽狂瀾,證明了他才是夜愿交響元素的來源,著實令人欽佩。兩種交響分支也并非對立,屬于合成交響的Within Temptation在演唱會時就會直接把管弦樂團和唱詩班擺在舞臺上。而Epica盡管有長期合作的唱詩班和管弦團,但小型的演出或者MV里也不帶著他們玩,拿鍵盤裝裝樣子也就可以了。

    評:交響金屬是讓整個金屬界變得高端的地標之一,正是交響金屬的出現讓金屬黨可以更加理直氣壯地俯視玩搖滾和朋克的人。所以輕易不要黑。只不過由于定義的模糊,交響金屬也是比較容易混淆的。很少有純的交響金屬,因為做交響金屬通常也做不純。許多人也分不清交響金屬跟交響力量金屬(symphonic power metal)、交響哥特金屬(symphonic gothic metal)、交響黑金屬(symphonic black metal)的區別。其實這些嚴格意義上都分別是哥特、黑金的分支,中間這個詞才是他們的主要特色,而非交響。交響在這里是修飾詞,不是定語了。交響力量是個例外,一般的交響力量團都以交響為主,力量為輔。最多對半開,力量一般壓不倒交響。比較不負責任的歸納是:在所有聽起來像交響的金屬里,男嗓為力量,女嗓為哥特(夜愿情況特殊,以女嗓不為哥特而為力量,以哥特編制不屬哥特而屬交響),吼嗓則為黑金。

    死亡金屬

    死金(death metal),哥金,黑金,是金屬界的三個被裝逼大戶。因為這三個流派都涉及死亡和黑暗,主題既深奧又恐怖。也正因主題上的共性,這三個流派在外行眼里極易混淆。其實黑金是很好定義的,主要是哥特太飄渺難以理解,而死亡又太籠統無從理解。簡單的說,同為恐怖片角色,哥金是教堂里憂郁的吸血鬼,黑金是與神為敵的惡魔,死金就是分尸殺人狂。死金與黑金同是誕生于80年代,脫胎與鞭笞金屬(thrash metal)的產物。早期的兩種流派在未發展成熟之前,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有異曲同工之妙。與其他金屬流派不同,死亡金屬是少有的起源于美國的流派(而且筆者一直覺得死亡金屬起源于美國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佛羅里達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死亡金屬傳入歐洲后收到歐式編曲的影響,產生了以旋律死亡金屬(melodic death metal)為代表的,花樣更豐富且更為討巧的歐式死金。旋死是比較好聽的,也不會一味地只用死嗓或超重的電吉他——這都是傳統死金的特征。美式死金則更為原始、狂野,就像是美國產的燒油大皮卡一樣。兩個分支的對立還是比較明顯的。總體來說,死亡金屬是一個可辨認度是很高的流派。

    評:黑死亡金屬已經比較困難了。死亡金屬因為其殘暴性,一般都是不了解金屬樂的凡人的眾矢之的,所以死金黨也早就習慣了,等閑黑者他們也置若罔聞。筆者建議可以挑起美歐之間傳統于旋死之爭。若遇到美派,則貶美派粗陋,褒歐派精細;若遇到歐派,則貶歐派取巧,美派正統。如果不幸遇到聽suffocation的“慘死派”(殘酷/殘暴/殘忍死亡金屬,brutal death metal),告訴他們其實suffocation也是技術死(technical death metal),是個更為牛逼的分支。

    黑金屬

    若說金屬很深的水,那黑金屬(black metal)就是個中深淵。切記,黑金屬的黑是黑色的黑,不是黑暗的黑。黑金屬的全稱就是黑金屬,既不是黑暗金屬也不是黑色金屬(那是鐵錳鉻!)。黑金屬的黑在此指代宣揚撒旦崇拜(Satanic)、反基督(anti-Christ)、異教(pagan)等基督教層面的異端邪說(heretic)。相比與死亡金屬,黑金屬的內容更邪惡恐怖,歌詞更艱深晦澀,氛圍更詭異絕望。黑金屬與死亡金屬都屬于極端金屬(extreme metal),這類金屬樂在主調之外通常有極快的鼓點敲擊和吉他速彈,其輔調的節奏之快尚在主調之上(但變化都是主調帶來的)。實在靠耳朵分不清黑金死金的,靠眼睛也可以。黑金屬樂隊一般都是化妝的,他們把臉涂得很白眼眶涂得很黑,模仿尸體衰敗(不是腐爛)的模樣,稱作“尸臉(corpse paint)”。所以實在分不清的時候,搜一下圖就行了。黑金屬的分支極多,其中藝術造詣最高也最討巧的應該是交響黑(原因參考交響金屬)。最多人致敬的應該是原始黑(raw black metal),一般出現在80年代(音質原因,筆者一般不聽),奠定了黑金屬大流派的風格的就屬于原始黑。其他分支有黑死(blackened death)、維京黑(Viking)、異教黑(pagan)、民謠黑(folk)、戰爭黑(war)……至于經常被黑金屬黨吹得很兇什么碾核(grindcore)類風格,是融合了極端金屬、工業音樂、噪音音樂等的怪胎,與黑金屬無關。之所以扯上關系也不過是因為同屬極端金屬。

    評:人人網上有一篇“金屬樂初級裝逼指南”(百度搜,只此一篇),強烈推薦其第二點關于彈奏的。看后你就知道怎么黑黑金屬了。

    民謠金屬

    民謠金屬(folk metal),呵呵。現在你腦子響起的大概不是最炫民族風,就是改變自最炫民族風的“萬物死”(好歌,強烈推薦)吧?玩笑少開,不要被民謠這兩個字給騙了,以為這種流派是唱山歌的弱流派。其實,民謠金屬之極端殘暴堪比死金,逆天瀆神堪比黑金,大氣恢宏堪比力量,編曲繁復堪比交響,總之是一種集大成的高端流派。民謠金屬的最大的特點在于其一般都用本國語言演唱而不用英語(無獨有偶,以英語為母語的英國美國都不興民謠金屬)。而在其本國(一般為歐洲天主教國家),民謠金屬本身所具備的宗教異端性又使其不容于世俗,這就使得民謠金屬的的推廣程度在所有大派之中是最低的。

    評:許多聽民謠金屬的都分不清維京金屬、斯堪的納維亞金屬、異教黑金屬之間的區別。其實光靠聽,筆者也分不清。在聽不懂歌詞的情況下,唯一能搞清楚一支民謠金屬樂隊的辦法就是查資料,看他們來自哪個國家,是否屬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沒有維京歷史,等等。所以,想用民謠金屬裝逼,辦法只有一個:多看多讀多背多記。

    前衛金屬

    前衛金屬(progressive metal),就像天涯回帖的那位仁兄所說,是很考驗音樂人功底的流派。前衛金屬的口碑同時也很不錯,原因在于他們音樂的內涵更貼近搖滾樂的大眾化主題,不像哥金死金黑金那么異類且很冒犯。所謂前衛,其實就是“偽古典(pseudo-classical)”。這里的偽古典與新古典和新世紀音樂的“古典”又有所區別。新古典與新世紀更貼近傳統古典,所以筆者更愿稱其為“仿古典”。而前衛金屬的偽“古典”體現在音樂人的古典音樂背景和對古典樂理的應用,其作品本身聽上去是沒有任何古典味可言的,所以才改稱之為前衛。前衛金屬的另一個特點是對于所謂“概念主題(conceptual theme)”的運用,既其所做的專輯一般都是概念專輯。一般的音樂專輯僅僅是音樂人的若干首歌曲的集合。這些歌曲的歌詞一般都有各自獨立的內容,相互之間可能毫不相干。但由于這些歌曲都是該音樂人在同一段時間內的作品,因此收錄在一起,隨便取個名字,成為一張專輯。而概念專輯就是其中所有歌曲(無論是作詞還是作曲)都為一個特定的主題所作,因此整張專輯首尾呼應,一氣呵成。世界上第一張概念專輯就是67年披頭士的“佩珀中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最近的比如夜愿的新磚“Imaginaerum”就圍繞一部他們參演的同名電影展開。前衛金屬的代表夢劇院(Dream Theater)的所有專輯都是概念專輯。而夢劇院也是少數讓歐洲音樂人尊重的美國樂隊。正如那天涯回帖中所言“這些鳥人的曲目不是說翻彈就翻彈的,全世界有多少樂隊拿他們的曲目作為練習曲,夢劇院的東西聽說入選伯克利教材”。其影響之深遠,可見一斑。

    評:前衛金屬雖然被吹得很牛逼,但由于其過多的受前衛搖滾的影響,其金屬味可以說是所有大流派中最弱的。尤其是夢劇院的主唱一副聽起來像是專為泡妞而生的抒情男嗓,與其他男主唱的要么雄渾高亢要么嘶吼尖叫的極限嗓音相比,實在難登金屬的大雅之堂。

    厄運金屬與鞭笞金屬

    這兩種流派是兩個極端,沒什么共同點。唯一的交集是它們都是緊跟著重金屬后出現的最早的流派,因此放在一起說。這兩者的特點就像神雕俠侶里楊過學過的兩種武功:古墓派的“天羅地網”(快)與獨孤求敗的“重劍無鋒”(重)。厄運金屬(doom metal,又稱毀滅金屬/末日金屬)就是屬于既緩慢且厚重的,一般會運用大面積長時間的電吉他失真音效作為背景。簡單地說,厄運金屬音樂中的“拖音”比較厲害。鞭笞金屬(thrash metal,也稱為激流金屬)恰恰相反,速率一般都很快,其失真音效也大都清晰多變地出現主調上,因此曲風更為華麗。要注意鞭笞金屬與速度金屬(speed metal)的區別。多數速度金屬同時會是力量金屬或鞭笞金屬,一般是不會有純速度金屬的(哪有人做音樂只追求速度的?那多無聊啊!)。鞭笞金屬的黃金年代是80年代,正是許多重金屬樂隊轉型為鞭笞金屬樂隊的時期。這些樂隊都有這華麗的曲風,高超的技術,因此成為了商業的寵兒。著名的美國金屬四巨頭(Thrash Metal Big Four)——Metallica(金屬制品)、Megadeth(麥加帝斯)、Slayer(超級殺手)、Anthrax(炭疽熱)——就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也正是他們的出現掩蓋了厄運金屬的光輝。

    評:厄運金屬由于商業上的不討巧早在80年代便淪為二流派別,而其留下的厚重風格的空白也隨即被后來的由鞭笞金屬發展而來的死金黑金所填補。如今已很少有純厄運金屬,多的只是厄運黑、厄運哥特之流。而鞭笞金屬則站在了金屬圈中商業化的頂峰,兼之其流行于物欲橫流之美利堅,因此長期被其他大流派所鄙視。

    四、其他常見風格

    電子樂

    現代錄音技術的發展離不開電腦技術的支持,所有風格的現代音樂在制作時都在無形中離不開電腦技術,無形到電吉他的發明,無形到就算是給管弦樂錄現場也得用到電腦。所以,不是用了電腦技術的音樂就算是電子樂(electronic)的,不然當代就都是電子樂了(廣義上倒真都算是的)。說到電子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歐美流行歌曲——這類歌曲在中文環境里一般稱之為電音而不是電子(英文里就沒法表示了)——其實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狹義電子樂。夜店里放的那些有一半本身就是歐美流行歌,另一半則是電子舞曲,只不過是電子樂中最主流的一支而已。真正的電子樂其實也是很冷門的,因為它要做的與傳統音樂有所區別,就不得不做的比較怪誕。而且電子樂也不像一般人認為的是近代的產物。電子樂的雛形在19世紀末其實就誕生了,甚至有人以貝爾發明電話的1876年為電子樂元年。20世紀初就有人大膽預言電子樂的出現,號召未來的音樂人用科技顛覆傳統的交響編制。真正有現代意義的電子樂與搖滾樂的原型幾乎是同時出現的。所以電子樂根本不是近代才有的,電子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科技的發展史。

    評:有多牛逼的科技,就有多牛逼的電子樂。問題是,人都是俗的,牛逼的音樂都是少有人聽的。遇到把流行歌里的電音當電子的人,就盡情地嘲笑他的無知吧。要是真的碰到電子達人,不要慌,就問問他有沒有聽說過德國的E Nomine,他們的曲風叫monumental dance(不朽豐碑舞曲),很牛逼哦。或者推薦法國的Die Form給他,就說他們的情欲虐戀描寫很不錯。實在黑不行,就祭出殺手锏:其實我一般都聽氛圍樂(ambient)的……(注:氛圍樂,實驗電子的一支。傳說它和數學核一樣,都是神或神經病級別的音樂。)

    新世紀

    新世紀(new age)所代表的風格不是很具體,基本上某樂團說自己是新世紀他們就是新世紀了。因為所謂新世紀其實就像上文提到的搖滾流派一樣,不大像風格,而更接近于時代特色的體現。新世紀按音色來分,可分為帶電音的和不帶電音的。無論是不是有電音,所有新世紀都有新古典的特色,很注重樂器的演奏以及環境的描寫。而帶電音的也不會是電子樂風格,其電音一般的比較慢,因此毫無科技感可言,反而輔助了自然環境的描寫。有一首歌大家可能很熟悉,eRa的The Mass。這首歌就是傳說中的什么德國黨衛軍裝甲師進行曲——純屬謠言。這首歌也不是eRa原創的,而是改編自“布蘭詩歌(Carmina Burana)”中的開場/終場曲“哦!命運女神(O Fortuna)”及融合了eRa的另一首歌Divano。許多音樂人都改編過或演唱布蘭詩歌,如與eRa齊名的Enigma和Gregorian。原版的布蘭詩歌為拉丁文,而eRa所唱的是“偽拉丁”,簡單的說,就是根據拉丁語特點瞎編亂造的,沒有實際意義的歌詞。而eRa這種奇葩樂隊由于這首被訛傳為納粹戰歌的The Mass而聲名大噪,儼然成為外行眼中新世紀音樂的代表,真是奇事一樁。

    評:新世紀由于其雅致的特性也時常被當做裝逼利器。很多人開口恩雅,閉口喜多郎。這也罷了。但凡是提到班得瑞樂團的一定要黑。因為這是一個偽團,是臺灣某公司的騙局。關于班得瑞的考據詳見

    流行樂

    之所以把流行樂(Pop)放到這么后面是因為,在這么多裝逼大戶跟前,流行樂的戰斗力就是渣。流行樂的群眾基礎之廣泛,商業化程度之高,歌手賺錢之多,體制之龐大,與其對音樂發展所做的實質貢獻之少形成鮮明對比。光這點就夠人黑的了。流行樂最不招人的待見的地方倒不是其低檔庸俗——這畢竟滿足了一般人消遣的基本需求;也不是其千篇一律,創意匱乏——大部分消遣的人也不來管這么多;而是流行樂總是像個找娘的野孩子一樣要與其它嚴肅的風格扯上關系來掩飾自己的商業本質,好像只要披上了具體風格的外衣就上了一個檔次似的。明明是公司里同一群音樂制作人的作品,一定要說這個是搖滾,那個是舞曲,這個是嘻哈,那個是R&B,這個是民族風,那個是新古典……最近比較流行的就是爵士靈魂了(其實也不過是鉆了靈魂大姐大歸天的空子)。而廣大流行樂聽眾受其誤導,以為他們聽到的就是正宗的搖滾/舞曲/嘻哈/R&B/靈魂/了,以為那些商業化的明星(entertainer,直譯為演藝人員)就是這些音樂風格的典范了。這著實讓用心堅持風格的音樂人頭疼不易。

    評:有首歌叫“Rock Is Dead”,有首歌叫“Punk Is Dead”,有首歌叫“Heavy Metal Is Dead”有首歌叫“Hip Hop Is Dead”,甚至有老一輩的流行歌手唱過首歌叫“Pop Is Dead”來控訴商業化對音樂的腐蝕。

    古典音樂

    沒學過音樂的人一般不會吃飽了撐著去在正宗古典音樂上裝逼的,因為只有現代通俗音樂才能裝逼,而古典音樂比的是樂理,就是音樂學院里上綱上線教的那些東西。通俗音樂中你盡可放肆評論,但對古典音樂中你若大放厥詞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懂行的人只當你是裝逼腦殘。因為懂古典的一般都是專業的音樂系出身的,人家不只是內行,是專家。遇到真的懂古典的人,你就講點音樂以外的事情吧。

    評:專家你黑不了,腦殘你還是黑得了的。筆者曾聽一學音樂的好友講過有一期非誠勿擾上的一幕:有一裝逼男上臺相親,號稱對古典音樂頗有研究。于是節目里就放了一段古典音樂讓他說出這是什么曲子。該男子答曰:我從不記名字,我只會評論。接著開始一頓指手畫腳牛亂彈琴。好友評曰:我操誰他媽的要你來評論了啊!由此可見古典音樂門內門外的差距之大。

    人聲

    有句話說得好:人聲是最美的樂器。一般人的理解是,人聲最美。筆者的理解是,人聲也只不過是一種樂器而已。但由于這種樂器是人們最熟悉的,人們常常把其作為衡量音樂的唯一標準。這個現象在國內外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網上經常有人仗著一副好嗓子翻唱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就可以被頂幾萬次。筆者認為,音樂之中沒有什么樂器是無可替代的,所以人聲也是可有可無的。而且筆者毫不在乎歌詞內容,無論是聽得懂的還是聽不懂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筆者什么亂七八糟語言的歌都聽——當年周杰倫的歌筆者也是聽不懂的。筆者聽音樂時,在聆聽人的唱腔之外,也注重樂曲的編排,樂器的選擇與演奏,錄音的質量等等。只有這諸多因素達到和諧才是真正的好音樂。筆者從不認為一個歌手的唱功就可以決定一首歌的高度,一個音樂人的音樂素養也不是靠他的嗓音就可以吹出來的。

    評:筆者可沒有在評論中國好聲音。這節目是擺明了的比嗓門,所以不存在抬高了人聲在音樂中的地位的問題。這段是筆者的肺腑之言。無論是為了欣賞還是為了裝逼,你都應該學會聆聽人聲以外的聲音。

    華語流行歌

    如果說流行樂的戰斗里是渣,那華語流行歌簡直是處在裝逼食物鏈的最底端。盡管如此,筆者一般是不贊成黑中文歌的,因為這很傷感情。一般人聽個歌也無非是消遣,何必較真呢。只有那些覺得自己已經聽出名堂了的,會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聽的風格很高端的人才需要去黑。不過很多時候麻煩自己會找上門,比如筆者這幾年聽遍嘻哈搖滾金屬新世紀,已經好幾年不聽中文歌了。因此,筆者在國內偶爾也會遇到某些人說筆者崇洋媚外不愛國。其實,不愛國的不是筆者,而是你們,你們這些下載中文歌的人。

    筆者小的時候也是聽中文歌的。最早是聽家里父母買的磁帶,后來磁帶被CD淘汰了,筆者開始花父母的錢去買CD。筆者聽中文歌的時候,聽的可都是正版歌曲。后來,筆者知道了可以上網下載歌曲,但筆者知道這是損害歌手利益的,所以寧可從實體店里買專輯。當時有人笑筆者傻,筆者沒說什么,卻堅信自己做的沒錯。后來筆者留美讀書,開始接觸歐美音樂。當筆者看到美國的原版CD賣得這么貴時,才知道中國的唱片工業一直在以做盜版碟的工藝制作唱片,以節省成本,牟取高利。筆者也沒說什么,只是有些失望。后來筆者又了解到,中國發達的盜版業一直是中國唱片工業停滯不前的原因。中國的歌手發行專輯之后,立即被盜版,在網絡上傳播,人人可以免費獲得。因此,花錢買唱片的人所剩無幾,歌手能在音樂上賺的錢也少之又少,只能轉而靠更商業化的演出、廣告、娛樂節目等與音樂的外快收入來補貼出專輯的成本。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唱片工業難以生存,中國音樂也無法得到發展。蘋果的iTunes音樂商店如今已是全球最大,而其購買音樂的業務唯獨向中國關閉,就是畏懼中國盜版之猖獗。中國盜版最可怕的地方還在于全民盜版,人人侵害音樂人的利益而不自知,知者也不以為恥。筆者現在雖然也在網絡上下載音樂,但筆者所下的歌曲都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芬蘭、挪威、瑞典、瑞士、巴西、意大利、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俄羅斯、土耳其……從來沒有下過一首中文歌,從來沒有盜版過一個中國歌手的音樂!)

    評:各位偏愛歐美音樂的朋友,日后再遇到打愛國牌的腦殘黑,知道該怎么反擊了吧?但說歸說,盜版外國音樂也是不對的,說得再冠冕堂皇也掩蓋不了筆者是在侵犯他人利益的事實。

    -END-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亚洲高清日韩专区精品| FC2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男女xx00上下抽搐动态图|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日本| 中文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香港日本三级亚洲三级|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第一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婷|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入口|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少妇高清精品毛片在线视频| 少妇和邻居做不戴套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女婷五月99播放| 成人网站WWW污污污网站|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大| 公喝错春药让我高潮|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美女| 大香区一二三四区2021| 东京热人妻丝袜无码AV一二三区观|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无广告| 日韩少妇人妻vs中文字幕|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乱妇乱女熟妇熟女网站| 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夜夜高潮夜夜爽高清完整版1|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