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原理: LFS指標是體現股票買入者是持籌不動,還是實施賣出這兩種操作行為的比例,持籌的比例增大表示鎖定加快,賣出的比例增大則表示解鎖加快。
形態特點: LFS指標有33、50、67三條橫坐標線和一條LFS指標值走勢黃線,LFS指標值位于50時籌碼鎖定、解鎖處于平衡狀態,高于50鎖定加快,低于50解鎖加快,LFS指標值大部分時間在50以上運行,但有時會快速下探,然后又迅速拉起繼續高位運行,形成錐底。 主要作用: 一、根據大盤及個股籌碼的鎖定程度,判斷大盤及個股的頂部區域; 二、根據大盤及個股籌碼的鎖定程度,預測大盤及個股后市是可能上漲還是可能下跌。 使用要領: 一、LFS指標的走勢一般為大部分時間在50以上的高位運行,但有時會快速下探然后又快速拉起繼續在高位運行,形成錐形底。這種尖底很好的對應了每次行情的見頂,而且有近一半的機會是在尖底已經上鉤后股價才見頂。所以,LFS指標是一種很好的判頂工具; 二、LFS指標值快速下探意味著市場上的鎖定籌碼在加速解鎖釋放,若是在高位就對應了莊家的出貨過程。大量籌碼解鎖后流通籌碼變多,股價自然難以維持在高位,于是下跌形成頂部; 三、股價上漲時,LFS指標值在50以上籌碼鎖定加快,只要籌碼鎖定速度繼續加快,則預示股價會沿著原上升趨勢運行; 四、LFS指標值在50以下時,籌碼解鎖加快,預示股價后市會下跌; 五、也有時LFS指標值尖底后股價還會上漲一段時間。這是由于莊家成功地激起了追漲盤,雖然主力已出貨,但股價在追漲盤的推動下仍可再維持一小段時間的上漲。 六、找籌碼鎖定率大于解鎖率的股票買入,在其解鎖率大于鎖定率時賣出也是一種可操作的方法。 判斷原則 對莊家控盤的股票我們說莊家鎖定了大量籌碼,籌碼鎖定程度高;極度超跌的股票上方有大量籌碼遠遠套在高處,籌碼鎖定程度也比較高;正在做短線炒做的股票籌碼鎖定程度比較低。那么怎么衡量籌碼鎖定的程度呢暫時我們還沒有找到這樣的指標,但根據籌碼鎖定程度的變化會相應的引起走勢和成交量變化的原理,我們找到了一種監測籌碼鎖定程度的變化情況的指標,鎖定因子,LFS。 LFS指標不能直接監測鎖定籌碼的多少,但可以監測籌碼鎖定和解鎖的相對速度。LFS高于50時,籌碼鎖定速度比解鎖速度快,鎖定籌碼越來越多。LFS低于50時,籌碼鎖定速度比解鎖速度慢,鎖定籌碼越來越少。LFS上升時鎖定速度在加快,LFS下降時解鎖速度在加快。LFS在50附近時鎖定速度和解鎖速度平衡。 LFS的一般走勢為大部分時間在50以上的高位運行,但有時會快速下探然后又快速拉起繼續在高位運行,形成錐形底。與走勢圖對比發現,這種尖底很好的對應了每次行情的見頂,而且有近一半的機會是在尖底已經上鉤后股價才見頂。所以, LFS是一種很好的判頂指標。 用LFS指標判斷短期頂部: 在股市當中,我們經常聽到有這樣的說法,叫做“量在價先”。也就是成交量放大,代表股票交投開始活躍,有資金進場,所以股價在資金的推動之下會不斷上漲。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卻經常發現,成交量快速放大未必是好事情見圖1: 如圖1所示,我們看到002235這只股票在底部運行的過程當中曾經多次放量,但幾乎每次放量所對應的都是一定短期頂部,如果不及時賣出,就可能遭遇股價再次回落的窘境。那么放量之后股價究竟是會見頂回落,還是會不斷上揚呢?我們該如何分清兩者之間的區別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為大家介紹一個指南針特有的經典指標——LFS,該指標又稱為鎖定因子。 根據投資者的行為劃分,我們認為當投資者買入股票后,無法會出現兩種行為:一是繼續持股,二是實施賣出。一般來說,這兩種行為之間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如果大多數投資者在買入后都選擇持股,那么我們認為該股的籌碼鎖定性就越來越強;反之,如果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實施賣出操作,則該股的籌碼鎖定性就會快速下降。為了更直觀的表達出籌碼鎖定強弱的情況,指南針獨創了LFS指標,該指標又稱為“鎖定因子”。 根據LFS指標的定義,假設所有投資者都持籌不賣,則LFS的取值理論上應為100;反之,若是所有投資者都實施賣出操作,則LFS的取值理論上應為0。但是實際運用中我們發現,LFS大于90,小于10都是很少出現的,一般來說LFS的波動范圍是處于30到70之間。在軟件中,我們可以通過鍵盤輸入“LFS”三個字母來調出該指標。調出的指標窗口里,我們看到有一條黃線,它便是LFS指標的走勢曲線,另有值為33、50、67的三條橫坐標線。下面我們還是開打002235這只股票,并加上LFS指標,來看通過LFS是如何判斷股價出現短期見頂的。見圖2: 如圖2所示,在股票放量的時候,LFS指標經常會從50以上快速下探至33附近甚至更低位置。根據LFS指標的定義可知,LFS的快速下探意味著該股獲利籌碼出現了快速松動,有大量的投資者開始拋售手中的股票,故此股價自然就難以維持在高位,于是下跌形成頂部。那么當股價真正從底部啟動的時候又會是什么樣子呢。還是以002235這只個股為例,見圖3: 如圖3所示,當股票真正啟動并脫離底部的時候,成交量的放大也是必不可缺。但此時LFS指標的變化卻與圖2中有所不同,圖2中股價出現見頂前LFS均為由50上方快速下探至33附近甚至更低位置;而圖3中隨著股價的上漲,雖然LFS也同樣出現下探,但下探速度較慢,也就是說籌碼松動的速度較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別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在股價經過前期連續下跌,進入底部之后,主力如果想再次拉升,一般需要一個較長的吸籌過程,當主力吸籌不充分的時候,由于散戶的籌碼較多,所以在股價快速放量拉升之后,籌碼的鎖定度不高,容易出現松動;而當主力吸籌工作結束之后,由于籌碼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轉到了主力手中,所以在股價再次放量拉升時,主力不會因小利而大量放棄手中低位籌碼,所以籌碼的鎖定程度相應提高,也就不容易出現松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