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聚會致辭 尊敬的各位插友: 上午好!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不知不覺間,我們上山下鄉已經過了整整38周年。 38年來,林場生活的點點滴滴一直深深的藏在我們大腦的記憶中,時不時地出現在我們已經不再年輕的夢里。我們多少次醞釀著組織一次大型聚會追憶林場的生活,我們多少次幻想著再次激發青春年華,縱情歡歌,我們多少次滿懷希望,能把我們的經歷記錄下來,讓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子孫孫記住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今天,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終于如愿以償,相聚在這里。 回首當年,我們風華正茂,戴著紅花,提著行李,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情,揣著各種各樣的夢想,唱著情愿或者不情愿的歌曲,坐著時代的班車,沿著曲曲彎彎的山路來到了林常在林場,我們朝夕相處,在相同的壓力下掙扎求索,在艱苦的條件中成長成熟。 還記得么?38年前的林場,每天,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我們就被那刺耳的哨聲和那激昂嘹亮的歌聲從暖暖的被窩中拽起來,急急地洗漱,匆匆地穿衣,草草地早飯,扛著鋤頭,提著飯盒走上山崗,沒入膠林,開始了每一天艱苦的勞動。每天,夕陽西下,我們才拖著疲憊的腳步,忍著饑腸轆轆,完成了一天的勞動任務回常還記得么?烈日當空、暴雨傾盆,我們臉朝黃土背朝天,揮汗如雨的勞作;還記得么?草叢深深,荊棘密密,我們舉刀揮鐮,左鋤右砍,就像為帶狀卷起了地毯。有多少人被黃蜂蟄腫,有多少人被荊棘劃破!有多少人累得寧愿在山上安營扎寨,都不愿意餓著肚子渾身癱軟地收工回常還記得么?為了完成每天幾百公斤砍伐竹子的任務,我們有多少人肩膀上磨出了紅紅的印跡,大大的血泡;我們經常要挑上百多斤重的擔子,艱難的行走在嶇嶇的山路上,摔倒、劃破那是成了家常便飯;還記得么?為了利用資源、節省開支,勞作了一天的我們,還要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強咬著牙根,扛上一兩捆或者一兩根沉重的檀黃木上交柴火任務。還記得么?為了輕裝上陣,省掉諸多的麻煩,我們經常一股腦把早餐和中餐一共8兩的兩大盒米飯統統都裝到了肚子里~~~~~。 往事不堪回首,可往事也苦中有樂!還記得么?雖然林場是那么的偏僻,林場是那么的乏味,可是我們把歌曲“我們每天走在山路上,小伙子小姑娘縱情歌唱,偉大的領袖走過的山路啊,我們衷心地向往~~~~~”唱得那么深情:我們把“我們曾經終日游蕩在故鄉的青山上 ,我們也曾歷盡苦辛 到處奔波流浪----”演繹得那么生動;我們坐在高高的山崗上,傾聽松濤的低吼,聆聽昆蟲的鳴叫。我們坐在居高臨下的宿舍門口,輕輕地彈唱我們熟悉的心曲;我們圍坐在用磚頭砌成的,被煙火熏黑的火灶旁,享受著暖暖的爐火和香噴噴的面條夜餐。 在那個經濟困乏的年代,我們為每周一場的電影苦苦地期待著--------,我們為能夠坐上一趟過路車,在公路邊苦苦地等候著----------,我們為能吃上一頓香噴噴的羊肉久久地忍耐著------------。 http://siteapp.oh100.com/a/201210/180495.html 曾幾何時,我們看見一條小蟲都還嚇得高聲尖叫,到后來卻能背著幾十公斤重的噴霧器,在令人作嘔的,密密麻麻的蟲雨里來回穿梭,日夜殺蟲;曾幾何時,我們空手上山還哭著鼻子,有的甚至還拉著牛尾巴才爬到山頂,到后來,收工后卻還能打上一滂“清涼飲料”向著幾十公里遠的家里雀躍著、奔跑著; 曾幾何時,我們每次回家都還伸手跟父母要錢,到后來,我們每月二十多元的工資都還能存下一半喜滋滋地交給父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個偏遠的,閉塞的林場,我們一百一十個知青竟然能夠組織起三個在全縣乃至全地區頗有影響的隊伍:我們勇猛的男女籃球隊每次參加縣里的比賽總能夠奪得冠亞軍名次;我們精干的武裝民兵排,每年訓練比賽都開展的有聲有色,獲得縣武裝部的好評;我們富有青春活力的文藝宣傳隊,雖然冠與的只是業余倆字,但在全縣確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文藝骨干力量,那天真爛漫,朝氣勃勃的身影,每到一處都能帶給大家一片歡樂的歌聲和笑聲------- 場友們~~~,“難兄難弟”們,38年了,林場生活的一樁樁,一幕幕猶如近在眼前,讓人無法忘懷!當年發生的故事,沉淀了38年依然那么新鮮,那么讓人動容,。當年,有多少歡笑,多少淚水,多少經歷,多少故事,多少次出現在我們的夢里,多少次閃現在我們眼前。當我們走出林場,品嘗了人生的苦辣酸甜之后,在經歷了世事的浮浮沉沉之后,才發覺林場的歲月是我們人生一堂多么深刻的課、是一首多么深沉的歌,是一段多么重要的歷程,它悠遠而回味無窮,它永遠地烙在了我們的心底永遠抹都抹不掉! 本文來源于百分網(http://siteapp.oh100.com/),轉載請保留此標記,謝謝! 或許從林場升華起來的堅強、勇敢、無畏艱辛的精神,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回憶、去咀嚼、去收藏,去傳承給我們的子子孫孫----------, 那種經過艱苦歲月沉淀的友情是一段割不斷的情,是一份分不開的緣。盡管由于通訊地址的變化,我們曾經無法聯系,由于工作的忙碌,我們疏于聯絡,可我們在林場這人生第一站打上的烙印永遠都沒有變,我們是永遠的場友,是永遠的“難兄難弟”! 38年漫長歲月的洗禮,昔日風華正茂的少男少女,如今,都已經是飽經風霜,年過半百,有的甚至已經升格,成了小一輩人的爺爺奶奶。 人生有多少個青春歲月?人生有多少個38年?讓我們的心扉打開吧!讓我們盡情地談笑風生,暢敘友情吧,讓我們在這短短的重逢的時間里,坦誠相待,真心面對,讓我們拋開種種的顧慮,放下所有的恩恩怨怨,傾情交談,共訴衷腸,傳遞真誠,共浴2015年明媚的陽光,讓我們的思緒回到38年前,讓我們再,重新的年輕一次! 在這里,我們衷心的預祝本次聚會舉辦成功,特別向為本次聚會奔波勞碌的同學,場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遠在外地的同學,向因種種原因未能到會的同學表示誠摯的問候,向已經不幸離開了我們的場友表示深深的哀悼。同學們,我們彼此分離更加重了我們友誼的深厚,我們的相逢才表明了緣分和情意更加濃稠。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于故人相見,!讓我們的聚會成為一道讓人羨慕的風景線,讓我們的聚會成為一種美麗的永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