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跟誰學 創辦跟誰學轉眼已經兩年了,這期間見過許許多多的創業小伙伴,無數次被問到關于創業的問題。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創業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老實說,創業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還真不少,我在這里把其中最重要的準備工作進行了梳理。 01一顆勇敢的心 所謂創業,基本上就等同于“白手起家”,你首先需要的就是勇氣。在我看來,創業意味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它會徹底顛覆你以前的生活,讓一切回到原點,以前的所有成就“灰飛煙滅”,未知前途需要“邁步從頭越”。以前的成就越多,你需要的勇氣就越大。 如果你現在一窮二白,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對創業倒是有利的,因為你無需鼓氣就已經勇者無懼了。有句話不是說“再糟糕也不會比現在更糟糕”嗎?而且據有關人士統計,因為想致富而創業的人占比最高,所以你想有錢而奮起創業并不丟人,任正非不就是因為缺錢而創辦華為的嗎? 如果你現在收入不菲,儼然已經是職場“成功人士”了,那你創業就需要莫大的勇氣,我自己就走過這條路,深有體會。你不僅要為自己鼓勁,還要面對各種不解甚至誤解,這會讓你背負很多不必要的壓力。 如何面對壓力?唯有鼓起勇氣。 02 一腔激情的血 創業除了是一種生活方式外,還是一種精神狀態。選擇了創業,你就必須與激情為伍,常伴左右,不離不棄。 創業的激情,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長效雞血”。看看如今那些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大佬,哪一個不是打了“長效雞血”,自始至終都充滿激情的。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創業激情消退,公司就會走下坡路,辛苦打拼的家業就會分化消融。 沒有激情的創業者是很難成功的,但激情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整天熱情洋溢是激情,遇到困難永不放棄也是激情,始終相信未來還是激情。或者反過來說,如果你沒有激情,你就會心情陰晴不定,容易放棄,對未來悲觀。你認為,那種狀態下,你能成功嗎? 03 一款驚艷的產品 這是創業的一個重要基礎,如果沒有一款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你創業的成功幾率會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注定沒有希望。如果你的產品跟目前市場上的差不多,你憑什么要別人埋單? 你的創業產品,可以是市場上從未有過的新產品,也可以是現有產品的創新,總之要差異化,要不一樣。比如VR產品,就是全新的產品,有條件的話就是一個不錯的創業項目。比如烤串,這是早就有的產品,但是一家名為“很久以前”的烤串店,硬是憑借營造新穎的文化氛圍、創新的烤法和不錯的味道,把這個小買賣整成了6億的大生意。 04 一個堅定的方向 方向其實就是你的創業戰略,到哪里去,達到怎樣的狀態。在創業之前,你必須要把未來戰略勾勒出來,不必面面俱到,但一定要總體清晰。也許隨著項目的發展,你的戰略也要進行不斷地微調才行,但大體方向是不能忽左忽右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車,你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地,并且需要根據道路來調整路線,但絕對不能猛打方向盤。 你有創業項目,卻從來沒想過要把這個項目做成什么樣子,是很危險的事情。大家總是說“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這種戰術勤奮戰略懶惰的情況,準確地說應該是戰略缺失,很容易發生在創業者身上。好比修建大樓,如果你心中完全沒有藍圖,沒有整體構想,就不知道要打多深的地基,不知道要準備多少鋼筋水泥,這個大樓顯然建不高,也建不好。 說到戰術和戰略,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戰略戰術是相互依存的,它們的勤奮程度也是類似的。如果一個人在戰術上很勤奮,那他在戰略上應該也不會懶惰。只是他沒有意識到而已,或者是把戰略和戰術混為一團了。如果一個人在戰略上懶惰,那么他在戰術上也勤奮不到哪里去。 05一群靠譜的伙伴 一個好漢三個幫,在創業的道路上,單憑一己之力很難成事,擺個地攤也許勉強可以,開個門店肯定就忙不過來。所以,找到靠譜的伙伴一起創業是必須的。 關于找合伙人的事,千人千面,眾口難調,各有各的道理,沒有什么所謂的“權威選擇標準”。我想強調的一點是,你的伙伴必須和你相似而互補。在價值觀上相似,有自我認知,在技能上互補,你懂管理他懂技術,你會招聘他會銷售。 價值觀相似,可保證團隊在思想意識上的一致性,能減少內耗。技能互補,則可增強團隊的作戰能力,大步向前。 06一種識數的意識 識數,顯然不是簡單的認識數字,而是能讀懂數字,說白了就是有良好的數據意識。有些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完全沒有數據意識,這是要“迅速補齊的短板”。經營中的每一個數字,都能直觀地反映出各種問題。 數據就是最好的CEO,最好是你自己懂數據,如果你實在弄不懂那些冷冰冰的數字到底說明了啥,就找一個財務人員來協助你。尤其是在現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快速發現問題,迅速解決問題,速度往往能決定一家公司的生死。一個月的運營數據就能說明很多問題,哪些做對了,哪些做錯了,無需用主觀意識來判斷,數據會給出真實的答案。 如果你做好了上面的“六個一工程”,再去創業不遲。人還是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退一萬步講,即使失敗了,你也會明白自己是敗在哪里,這也何嘗不是一種人生體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