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蜀 陳純濤 廖忠蓉 鄭 蓉 吳祖蘭 張 顏 鄧 懿 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針灸??漆t院皮膚科( 四川成都610031)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四川成都610075) 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四川成都610041)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1148例均來自我們三個研究中心皮膚科門診。其中男456例,女692例;病程半月~11年,平均2·2年;年齡14~46歲,平均25·6歲。主要分型為肺熱型、熱毒型、血瘀痰凝型及沖任不調型。 1·2病例入選和排除標準 ①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痤瘡診斷標準[1],主要皮損為丘疹,黑頭、膿皰、結節、囊腫散發或多發,發生于顏面部; ②治療期間停止使用與該疾病治療有關的內服外用藥物; ④愿意接受火針治療者。2治療方法痤瘡的火針治療包括局部阿是穴和背部俞穴的治療。 2·1點刺皮損局部(阿是穴) 暴露面部皮損部位,選好進針點,常規消毒后用盤龍細火針(直徑0·5mm)在酒精燈上燒紅甚至發白之后,垂直快速點刺皮損頂部。若皮損為丘疹、黑頭、膿皰,常點刺一下即可,稍加擠壓,把皮疹上的黑頭粉刺或膿皰分泌物、膿栓、膿血清除; 若皮損為結節堅硬者,則應在其中心和周圍多處點刺, 其深度以針尖透過皮膚病變組織, 刺入結節中部為宜; 若為囊腫, 刺破囊壁時則有落空感, 然后用消毒棉簽輕輕擠出囊內物。無論何種皮損, 點刺時都應先淺后深, 深度盡量控制在2mm 內。一般治療后第二天開始結痂,結痂期勿用手抓, 讓痂殼5 天左右自行脫落, 若痂殼掉后皮損未消失則再次治療。5 日1 次, 3 次為1個療程。 ..... 6 討 論 祖國醫學認為該病多由風熱之邪客于肺經, 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郁滯, 阻于顏面肌膚而發, 日久則 熱毒阻滯經絡生痰生瘀, 痰熱瘀結而致囊腫結節。針對此病機, 我們選擇臟腑之俞聚集之處、多氣多血之經) ) ) 膀胱經的肺俞、膈俞、脾俞作為背部火針治療主穴。肺主皮毛, 選肺俞以宣通肺氣、清瀉上焦郁熱; 膈俞為血會, 刺膈俞以清泄血熱;脾主肌肉, 刺脾俞以健運化濕, 促進皮損修復。面部皮損的火針治療, 可以疏暢淺表之經絡氣血, 使積熱外泄, 軟堅散結, 促進局部皮膚新陳代謝, 具有以下幾方面優勢: ( 1) 直接作用于毛囊, 使毛囊口開張, 皮脂炎性物排除, 促進炎癥的消退; ( 2)對導致痤瘡的痤瘡桿菌等微生物有直接殺滅作用,且直接破壞其生存環境; ( 3) 對結節囊腫型痤瘡者可直接刺破增厚的囊壁, 或破壞增生的結締組織,體現出了祛腐方能生新的卓越功效; ( 4) 防止或減輕疤痕形成, 促進皮膚修復、新肉再生。 本研究結果表明, 火針對各型痤瘡、各種皮損均有顯著療效。綜合目前報道, 丘疹、黑頭、膿皰 炎癥進一步加深加重而成, 其皮膚損傷部位較深,而藥物作用力度較小, 故臨床治療較為棘手, 至今 使用的激光、冷凍、藥物封閉、手術刮除等物理療法, 都有損傷大的副作用。而作為傳統中醫外治法 之一的火針, 集毫針、艾灸之功效于一身, 既有散結、斂瘡、排膿等局部作用, 又有清熱、除濕、通 絡等全身效應, 點刺局部阿是穴能使皮損很快消退,點刺背部俞穴則排除血熱, 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新發、復發, 達到了表里兼顧、標本同治的效果?;谝陨显? 我們認為結節囊腫型痤瘡可作為火針治療痤瘡中的最佳適應癥。 需要強調的是, 治療后各種注意事項也是保證療效良好的前提: ( 1) 禁用任何化妝品, 術后3 天 不沾水, 避免日曬, 結痂后不要搔抓痂殼, 待其自然掉落; ( 2) 飲食要清淡富有營養, 多食新鮮水果 蔬菜, 禁食辛辣甘甜腥膩等物; ( 3) 保持心情愉快,大便通暢, 注意休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