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要怎么入門?我的練習方法對不對?怎樣練習進步最快?要是方法不對會不會引發反效果? 這是冥想初學者最常出現的幾個問題,不要著急,往下看,給你介紹冥想超詳細的入門教程。 性格不論內向外向,都適合練習冥想 很多初學者覺得自己性格外向,好動活潑,冥想太靜了,可能堅持不下來。其實,我們把冥想靜坐和性格內向孤僻聯系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種誤解。 性格外向的人練習冥想,有可能話會變少,但這并不是性格發生了變化,只是他的內心經歷了沉淀,他需要表達釋放的話并不多,但他依然可以是個性格外向的人。也就是說,無論你的性格是內向的還是外向的,都可以成為向內行走的人。 經常練習冥想的人,就是向內行走的人,他們能洞察事物的真相,增長智慧,提高判斷事物的能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所以,不要再糾結性格適不適合了,先練習再說! 觀心靜坐前,最重要的是坐姿 先找個不容易被分散注意力,相對安靜的房間,坐在椅子上,或直接坐在地板上,坐地板上最好墊個坐墊。 即是佛教徒又是冥想老師的杰克·科恩菲爾德曾這樣要求道:“像國王和王后一樣安靜的坐著。”并且在練習過程的始終,保持身體挺直,把雙手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放松肩膀,打開胸腔,放松腹部。 練習冥想前的基本功——發呆 練習發呆,就是要讓我們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降低身體對外部的敏感度,降低思維的活躍度,讓自己比較容易靜下心來。 很多人睜著眼發呆比閉著眼發呆要容易,反正我是這樣。那就先從簡單的入手,通常情況下,當人們盯著一個東西似看非看的時候最容易發呆,所以目前這方面的訓練主要以視物為主,練習讓自己睜著眼發呆。 發呆練到那種似乎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算成功了。然后再練習閉著眼發呆,因為初期冥想練習基本上都是在閉眼狀態下進行的。 閉著眼發呆練習完成,基本功這一階段就習成了。 初學者必學:繞不開的觀呼吸 閉上眼睛,集中注意力感受你的氣息,只是專注于你正常的呼吸方式,這里不需要你刻意改變,遵從某種呼吸的方式或者節奏,做你自己就好。在你思維混沌的時候,氣息就是你的燈塔,它始終引領著你。 現在開始數你的呼吸,一呼一吸記一次,數到10次后,再回到1重新再數。 這個過程是在幫你連接大腦和呼吸,在注意力不集中,出現走神的時候,你就要重新數,反復嘗試,最終能達成在不通過數的情況下,把握自己的呼吸節奏。 數呼吸時,一定要讓自己處在非常放松的狀態,不然容易出現呼吸時快時慢,節奏不穩,新手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可以通過慢而長的深呼吸來放松,吸氣時,肺部氣息全部吸進來,收小腹,將腹部氣息全部排出。吐氣時,將身體里的氣息全部排出。 深呼吸一次性完成8個左右,可以與普通呼吸交替進行。 “冥想時,到底我該想什么?” 冥想并不是讓你的大腦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事實上什么都不想你也做不到,當你想要讓大腦一片空白的時候,這個想法就已經占據你的大腦了。 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一段時間后,就可以慢慢開始觀察身體的感受。比如坐久了可能腿會麻,這時不要急于換姿勢,繼續感受它,感受它帶給你的感覺,允許這種感覺存在,專注于這份感覺,與它們聯結。記得在這個階段里,無論你體驗到什么,依然要保持感受呼吸。 關注完身體的感受,你就可以進而觀察自己的情緒了。你可能會感到困倦、疲憊、無聊、焦慮、疼痛……不要因為感受到這些就誤以為自己打斷了冥想,你依然在冥想中,你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沿途的一部分。去承認這種情緒,找到它們的起源,不要對抗它們,它們源自你的內心,與它們共處是很重要的釋放和修行。 情緒升起又消散,接下來就需要觀察你自己的想法,想法往往在情緒后出現,比如你感受到突如其來的煩躁,煩躁之后你一定會想:“我手頭好多工作還沒完成,所以才特別煩躁吧!”觀察自己的想法久了,你就會慢慢知道自己的大腦是如何思考的,自己的思維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你會更擅長聽從內心的聲音,還是會被思維的枷鎖桎梏。 最終,這些想法自然地來,又自然地離開,而你只是觀察它們,并不沉溺其中。 合理運用冥想,你不僅會獲得壓力的釋放,還會感受到活在當下的美妙,堅持練習,你會獲得對自己思維、身體、情緒等多方面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從而讓自己能真正地成為駕馭自己的主人。 在你最忙碌、最焦慮、最沮喪、最疲憊的時候,不放試試通過冥想練習,讓自己回歸內心深處,你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饋贈。 關注微信公眾號“Now正念冥想”,這里有關于冥想的一切,冥想練習入門知識,專業的冥想引導詞音頻。 每周二還有微課直播,專業老師隨堂解惑,快來加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