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省天文學會獲悉,今天將迎來21世紀以來最遲的一次末伏,這也將是整個21世紀100年中到來最遲的末伏。預計“秋老虎”繼續發威,中心城區最高溫達40℃左右。
據悉,本世紀末伏最早日期為8月6日,將發生在2096年。末伏日期最早與最遲相差10天。末伏是三伏中的最后一伏。今年末伏日期從8月16日至25日,共10天。通常,每年三伏日期長度是30天或40天,其中40天的三伏時間占大多數。今年三伏起止日期從7月17日至8月25日。
據悉,1949年以來,武漢在末伏期間先后經歷過兩次罕見高溫熱浪,1959年8月16日~8月30日,極端高溫達39.2℃,1967年8月19日到31日,極端高溫38.7℃。今年三伏日期不僅時間偏長,而且末伏日期推遲,武漢會不會遭遇罕見高溫?
市氣象臺專家分析,未來一周武漢維持晴熱高溫天氣,大部地區最高氣溫維持在35~38℃,局部可達39~40℃,20~23日全市多云,局部有陣雨,24日起又將迎來新一輪高溫熱浪。
“武漢都快桑拿蒸暈了,雨水竟繞場一周,擦著武漢的邊邊角角過去了!”最近,湖北多地遭短時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氣象專家稱,目前武漢市暫未受到這種短時強對流天氣影響,因而氣溫還會繼續上升。 本輪熱浪襲來后,很多市民驚呼“秋老虎”來了。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分析表示,眼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高溫并非“秋老虎”。
中國氣象科普網專家介紹,“秋老虎”是我國民間對立秋之后重新出現短期炎熱天氣的俗稱,一般多發生在8月、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扒锢匣ⅰ彪m兇猛,但其所到之處白天和夜間溫差相對增大,空氣濕度會比夏天低些,因此白天氣溫雖高,但早晚較涼爽,濕熱感沒有夏天那么強,不至于熱得讓人喘不過氣。
目前,包括武漢在內的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依然處于副熱帶高壓影響的范圍,沒有入秋,仍在夏季三伏天里,因此這只“老虎”姓夏更合適。氣候學上,連續5天的滑動平均氣溫穩定降至10℃以下,才意味著秋天到了,武漢常年平均入秋時間在9月中下旬。 截至昨天,武漢今年已經遭遇20個高溫日(或酷暑日),在全國省會級城市中排名第八(和廣州、鄭州并列)。8月7日立秋后,武漢沒能迎來秋涼,11日-15日,武漢連遇2個高溫日(日最高氣溫不低于35℃)、3個酷暑日(日最高氣溫不低于37℃)。
從歷年氣象資料的平均數據看,武漢最熱時段一般是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但這并不意味著立秋后武漢就一定會變涼快,實際上,我市最晚在9月下旬還出現過35℃以上的高溫天,8月中下旬出現熱浪也不能算稀奇。2013年8月11日-18日,武漢連續遭遇6個酷暑日、2個高溫日,其中,11日-14日,連續4天最高氣溫不低于39℃,8月11日的39.5℃更是1951年武漢站建站以來第二極端高溫。1959年,武漢從8月16日到30日,連續15天都在熱浪中煎熬。
氣象科普專家表示,俗話說 “秋后一伏熱死人”,立秋節氣15天內,仍處在中伏和末伏期內,武漢出現高溫天氣也屬正常。 來源:武漢晨報、武漢晚報 |
|
來自: 紅了櫻桃綠芭蕉 > 《2016.8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