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在電腦玩物和大家討論「晨型人如何計劃每一天,比起早起更重要的是晨間計劃」后,有很多朋友寫信來跟我討論如何養成晨活習慣,或是擬定晨間計劃的一些大大小小問題,不如就來將其寫一系列的「晨型人計劃」文章。 就像我在總論「晨型人如何計劃每一天?」里說的,我自己喜愛養成「早起習慣」,但不代表我認為所有人都需要變成晨型人(夜貓子可以專注工作也不錯)。這畢竟都是自己的選擇與不同的生理心理時間安排,更重要的還是「有沒有為生活制定更動人的計劃」,這才是晨活與否的目的。所以這系列文章,就是為「已經打算養成早起習慣」的朋友們來撰寫,我想從不同角度切入,分享如何養成早起、晨活的習慣,更重要的是讓早晨時間幫你的每一天創造最大的精神能量與生產價值。有沒有一些有趣、有用的「晨型數字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養成最關鍵的晨活習慣,督促最重要的晨活步驟?下面我分成「五大晨活步驟」分類介紹 10 種有幫助的 app ,提醒大家,不是要你全部都用,而是制定好你的晨間計劃后,想想其中哪些 app 可以適當輔助你。很多人說,為什么要逼自己早起?其實真正有效的晨活「不應該是逼自己早起」,而是要讓自己睡眠充足后自然早起,因為「養成好習慣之前,必須建立真的做得到的習慣養成目標」。所以我在開始晨型計劃前,第一個要養成的習慣其實就是「早睡」,晚上 11 點前睡覺,我就能早上 5 點到 5 點 30 分之間起床,但精神狀態是滿足的。這時我推薦大家試試看 Sleepbot 這款在 Android 與 iOS 上推出的免費睡眠鬧鐘 app ,它可以追蹤我每天的「睡債」(也就是睡不飽的時間),提醒我這一周是否睡眠充足。如果為了早起而每天都睡不飽,那不是真正的晨活,那是適得其反。另外 Sleepbot 可以設定「智能鬧鐘」,以我開始睡覺后的生理時鐘起伏為標竿,在淺眠狀態叫醒我,不會打斷我的深眠而導致起床后精神不佳(例如我設定 5 點 30 分起床,那真正鬧鐘的響起時間可能在 5 點到 5 點 30 分之間, Sleepbot 認為的最佳喚醒時間)。晨間時間很寶貴,對于要上班的我來說,五點多起床,到七點多出門,中間其實也只有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要在這個時間執行晨間計劃,就要專注,不可以分心與雜亂。
這時候我會利用下面兩個幫助我專注的工具。 一起床,做好簡單梳洗,我就會立刻「打開番茄鐘」,這是提醒我必須進入專注眼前事情的狀態。或許是下面提到的做運動,或許是開始寫文章,或是許閱讀,無論什么晨間計劃,專注去做那一件事情很重要。而番茄鐘工作法是很棒的專注方法,加上「番茄土豆」這個 app 或插件,可以自動阻止我打開令人分心的 app 和網站,提醒專注的效果強烈。我很少聽歌曲,但早晨專注去做某件事情時,一個可以幫助我放松的音樂背景很重要。我目前喜歡用之前推薦過的「Jamendo」來播放這樣的專注音樂。早起后其實不一定適合馬上進入工作狀態,如果還有點睡眼惺忪,開始晨間計劃也只是「增加進入高速工作狀態的時間成本」,我覺得很劃不來。所以早起后更重要的可能是做一些提振精神的行動。這一點每個人不同,有的人或許聽聽音樂就會提振精神,有的人可能要做運動,我自己則有一套特殊的「早起儀式」來幫我提振精神,這個會在系列后面的文章介紹,總之你應該要找到能提振精神之事。提神醒腦不一定非要做什么具體「動作」,有時候可以「讓精神一振」的態度也有幫助,例如把「生活游戲化」。像 Fabulous 就能透過鮮明的色彩、有趣的語音、適當的激勵,用游戲化的方式提升我們早起后的精神。如果你更進階一點,像我目前還會繼續使用 Habitica,它把養成好習慣設計成好玩的生活 RPG 游戲。每天早起后打開這個生活 RPG ,開始闖關與升級,有趣的過程也會提神醒腦。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活動」來促進自己醒腦,例如喝杯水或咖啡,真的伸展筋骨一下,甚至你的晨間計劃就是到戶外晨跑,這都是讓自己一整天提起精神的可行步驟。而同樣的無論你想怎么做晨間健康活動,這時候可以搭配一些游戲化的 app 幫助你做得更好,例如運動上我推薦 Walkr,把走路變成最好玩的游戲。喝水可以試試「植物保姆」。當然你還可以參考各種「更專業的運動健康工具」。有了充足睡眠、進入專注狀態,也完成提神醒腦步驟后,我們就要開始展開核心的晨間計劃,如果你的晨間計劃跟我一樣是屬于內在價值的提升,例如想要在晨間閱讀、晨間寫作,那么下面幾個 app 可以選你需要的試試看。很多朋友會寫晨間日記,用來回顧前一天發生的關鍵事件與自己的反省。你可以用九宮格筆記法寫晨間日記,你也可以使用像是上面那樣優雅又專注的日記 app 來寫。你也可以在晨間好好閱讀,若是閱讀平常收集的優秀網路文章,那么可以利用上面提到的 Pocket 來「讀文章」給你聽,這時候你還可以搭配晨活第三步驟同時做運動,一舉兩得。或者你可以真的打開一本書來讀,這時候搭配「Evernote 做好閱讀計劃」會很有幫助。利用一個待辦清單功能的 app 去擬定好你的晨間計劃,最好前一天晚上就設定好今天早上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任何待辦清單都能勝任你的這個需求,所以你需要的是如何設定好待辦清單的技巧,那「1-3-5 法則」或許能幫到你。「1-3-5 待辦清單法則」很簡單,就是讓每天的待辦清單控制在以下的數量,并依序排列你的清單:每天 1 件重要任務 每天 3 件中等任務 每天 5 件小型瑣事 想想我們自己原本的待辦清單,常常列了很多「想做」的事,很多任務打上星號提醒自己很重要,最后卻每天留下一大堆未完成任務,甚至因為清單太長而打亂自己做事的節奏,讓自己「猶豫不決無法明快決策」,就知道「設限」很重要。晨型計劃,是一個對人生影響深遠的開始,要達成這個目標,或許也需要目標提醒工具的協助,這時候我建議利用 Google 日歷最新功能「目標」,設定每天的晨間計劃,讓 Google 日歷每天早上提醒你,并記錄你的完成次數與過程。所以晨型計劃最好不是公司的工作或他人的工作,而必須是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例如對我來說是寫一篇文章,對你來說是什么呢?最后一個是善用 app 的方法,就是在晨型計劃的這個時間內,打開電子設備的勿擾功能,讓你不會被來自新郵件、電話、新聞資訊等任何「外務雜務」的干擾,最好不要在這段時間看信箱、看臉書、看通訊軟件。以上,就是開始晨型人計劃時,我推薦可以善用的 10 種 app ,以及它們幫助養成的五大晨活習慣,再次提醒,不是要你全部都用,而是擇你所要即可,希望大家跟我一起開始有趣也有成長的晨型生活! 文章授權轉自電腦玩物,原文鏈接:http://www./2016/08/good-morning-best-10-app.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