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汪女士7個月初生下了自己的寶貝兒子,為了兒子能身體強壯,汪女士一直堅持母乳喂養,可是,幾天前,汪女士突然有點頭痛,接著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涕,十分明顯的感冒癥狀。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感冒是小事情,吃點藥就好了,但是對于汪女士來說,卻非常著急,“我還在給寶寶喂奶,我感冒了,孩子吃了我的奶會不會被傳染,但是如果不喂,孩子又吃什么?” 圖文來源:大渝健康 據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浦髦吾t師張萱介紹,在日常的接診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許多新手媽媽對母乳喂養存在許多疑問和誤區,她說人乳是嬰兒最好的天然食物,對嬰兒健康的生長發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健康的母親可提供足月兒正常生長到6個月所需要的營養素。母乳具有營養均衡、易于吸收利用,腎臟負擔小,含有天然免疫保護成分及生物活性成分等優點,其中抗感染作用是其最大優點。純母乳喂養嬰兒的各類感染性疾病和肥胖的發生率明顯低于配方奶喂養嬰兒。除此之外,母乳新鮮、無菌、適溫、適量,母乳喂養本身還具有經濟、方便、省時等優點,母乳喂養對促進母親和嬰兒的情感交流、精神心理正常發育具有良好促進作用,對母親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利。 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臨床工作中仍發現不少新媽媽在認識上存在不少誤區,影響了寶寶的母乳喂養: 誤區1:初乳少,“臟”,不適合喂養 人初乳為孕后期與分娩4~5日以內的乳汁。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免疫球蛋白,可增強新生兒免疫功能,預防感染。所以,初乳是富有營養的。我們提倡: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的嬰兒,產后盡早開奶(產后1小時內)。 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所有的婦女能在產后第一個小時開始哺喂母乳,可以拯救400萬個新生兒中的100萬個。在出生24小時之后才開始哺乳的嬰兒,不論是混合喂養或純母乳,比起在產后一小時就開始哺乳的嬰兒,死亡的機會高出2.5倍。如果新生兒從產后第一小時內就開始純母乳哺育,可以避免22%的新生兒死亡。 誤區2:乳房不脹,說明母乳不足,不能滿足寶寶需要 所有新媽媽都要對自己有信心!吸吮是維持母乳分泌的關鍵。嬰兒吸吮的次數越多,乳房產生的乳汁越多。不哺乳的產婦血中催乳素的濃度常在分娩后一周降到妊娠早期的低水平。此外,乳汁的分泌也會受到母親精神因素、營養和健康狀況、疼痛刺激和嬰兒吸吮力等因素影響。因此哺乳期間要合理安排母親的生活起居,避免焦慮、緊張和疲勞。 衡量母乳是否充足,不能僅憑母親主觀感覺乳房是否脹來判斷。而是應結合嬰兒的體重增長情況、精神睡眠狀況、小便量是否充足等綜合判斷,很多母親因為擔心自己的乳汁無法滿足嬰兒需要,過早的添加配方奶,反而影響乳汁分泌,導致過早斷母乳,是極為可惜的。因此,建議定期兒保隨訪,專業人員會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需添加其他代乳品。 誤區3:只要我的乳汁足夠,輔食晚點加無所謂 純母乳喂養6個月以后,母乳的分泌量及營養成分無法完全滿足嬰兒生長需要,尤其容易發生鐵缺乏等。鐵缺乏是最常見的微量營養素缺乏性疾病之一,除可導致貧血外,研究發現還可以影響生長發育、抗感染能力、智力等。因此建議在4-6月齡后,在繼續母乳喂養的同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條件和寶寶自身成長的需要正確添加輔食。輔食添加太晚,可能出現生長不足、輔食添加困難,年長兒挑食偏食等情況。 誤區4:媽媽生病了不能喂母乳 哺乳期婦女最常見的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在此期間并不需要停止哺乳。如果媽媽需要服藥,需告知醫生在哺乳期,醫生會根據情況開一些對寶寶無害的感冒藥?;几忻澳赣H與嬰兒接觸時,最好洗手、戴上口罩,以免通過皮膚和呼吸道再次傳播病菌。 此外,許多患乙型肝炎或有乙肝病毒攜帶的媽媽擔心自己會將病毒傳染給嬰兒,因此選擇配方奶喂養。專家認為,如果媽媽在乙肝病毒復制活躍期(DNA陽性),應停止母乳喂養,但經過治療后的慢性乙肝及乙肝病毒攜帶者則不是母乳喂養的禁忌。研究發現,母乳喂養并不增加嬰兒乙肝感染率。 張萱醫生提醒,母乳是新生寶寶6月齡內最好的食品,愿所有的寶寶都能吃到寶貴的母乳,受益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