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揉弦常見的技法 揉弦的種類很多,凡是利用琴弦長度或張力變化產生音波的方法都可以叫做揉弦。常用的有滾揉、壓揉、滑揉、摳揉等等。這四種揉弦有它們各自的特點,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作為一個優秀的演奏家完全有必要全部掌握。因為這些揉弦相互結合,給了表演者在音色和表情方面以廣泛的可能性以及更有個性的聲音。 值得提醒的是這四種揉弦雖然都可以分別進行單獨的練習,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卻是很少純粹使用其中的某一種。因為某種好的揉弦可能是以手或手指為主。因此某個成分比較突出,但是如果沒有僵硬的話,每種揉弦都會影響它鄰近的肌肉,都會有其他揉弦的成分。 在學習揉弦以前還必須強調的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注意虎口在琴桿上的用力松緊度,一定要避免任何用力捏緊琴桿的方式。因此,如果虎口把琴桿夾死,這樣必然造成極大的緊張,并使左手的動作癱瘓,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必須強調學生的左手一定要十分自然放松的接觸琴桿,然后堅持并不斷的提醒其是否始終在一種松弛的狀態。這對其在二胡演奏揉弦上的發展高度有直接的影響。 1、滾揉弦 它是以手掌的上下擺動,帶動手指第一關節作屈伸運動。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勻地滾動,來改變弦長產生音波的一種方法。滾揉是由兩個動作過程來組成的。第一過程是,手掌上提,使手指第一關節伸直,以指面觸弦,此時發出的比音準基音略低的音;第二過程是,手掌下擺,使手指第一關節彎曲,觸弦點滾至指尖部位,此時發出的比音準基音略高的音。這兩個過程循環往復,手指就在音位上均勻地滾動,從而發出圍繞音準基音上下波動的揉弦音。在初學時動作的主動點應該放在手背部位,手掌只可上下運動,而不可里外扇動。手腕是動作的一個“軸”,因此腕部千萬不可僵硬,運動中小臂被動的微微上下擺動是正常的。但有的演奏者卻用小臂帶動手的動作,這就使滾揉動作的從屬關系顛倒了,會造成動作僵硬,發音笨拙等不良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