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友之家,以畫會友,我們是熱愛畫畫的一群人,快來加入我們把!! {文章轉載自:國畫藝術}
畫干時要在行當的位置留出空白,畫嫩枝時,墨色應重一些,便于穿插。古人云:梅要枝清,最戒連綿,枝留空眼,花著其間。用筆注意中、側鋒結合,筆力要有提按、輕重變化,用墨注意干濕、濃淡結合,墨愈淡筆愈干,枝愈嫩墨愈濃,如此方法畫出的枝干才有韻味。↓↓↓ 
樹干的穿插與向背俯仰。畫花鳥畫一定要有層次感,首先在枝干的處理上就要有前后和不同方向的穿插,枝干的穿插可以濃墨穿插、淡墨穿插以及濃淡墨相互穿插。還要注意枝干的向背和俯仰。畫向向背俯仰枝干時一定要注意有長短之分、粗細之別、濃淡變化,切忌雷同。↓↓↓ 
畫梅花枝干要有交叉,古人總結有女字交叉、又字交叉、組合交叉,這是一個概念,也是很好的基本方法。交叉枝必須有長有短、有前有后,還要畫出枝干的反轉回折。↓↓↓ 
老干的畫法包括勾線法、皴擦法和塊面法三種。勾線法是先用墨線畫出老干的結構,再在墨線的一側施淡墨,然后點苔。皴擦法是先用墨線畫出樹干的輪廓,然后用大一點的筆以側鋒將樹的結構擦出來,應注意濃淡墨的變化。塊面法的要領是大筆、側鋒、鋪毫,以大塊、大面畫出樹干的結構,個別地方用墨線進行勾勒,然后點苔。↓↓↓ 
梅花有單瓣和復瓣兩種,這里只介紹單瓣梅花的畫法,完整的梅花是五個瓣,在凋謝和被遮擋的情況下,可以畫四個、三個、兩個、一個。畫花一般用一號斗筆,應先調淡一點的顏色,再在筆尖蘸一點濃色,從外向內畫,用筆略帶側鋒,筆毫在紙上要移動,否則花瓣就沒有片的感覺。正面花瓣要寬大,側面花瓣要扁長。實際的花苞顏色要比開放的花顏色要深一些,但在繪畫中不能如此照搬,必須從畫面的實際效果出發,服從人的視覺美。↓↓↓ 
畫花時要先在留出的空白處畫出第一層次的花,一幅畫要有全開、半開、含苞、殘缺的花,還要有正面、側面、遮擋的花,花苞要小于單個花瓣。↓↓↓ 
墨線圈梅花的形狀與點梅花相同,花瓣不要畫得太圓,在個別的花瓣上要有幅度不大的凹凸變化,側面花瓣要成蛋形,走筆要左右并用,中、側鋒并用,花的層次要以濃、淡墨區分,如此畫出的花才少雷同,多變化,有層次。用墨線圈梅最好是少畫完整、正面、全開的花,多畫待放、掩映、側面的花,這樣才顯得梅花有生機活力,畫紅梅亦如此,為了使白花更醒目,可以施淡墨和淡冷色渲染。↓↓↓ 
用墨線畫梅時要注意筆的含水量,有三成水分即可。前面的花蕊墨要濃一些,后之則淡一些。圈白梅最好用大白云筆,先蘸淡墨再蘸濃墨,先畫前面的花,墨漸漸變淡再畫后面的花,一筆墨用完調下一筆,這樣墨色變化自然,也好掌握。↓↓↓ 
步驟一 在右上方畫出畫的主要部位,左下方畫出次要部位,用略粗一點的干將兩部位連接起來,達到整體效果,這是畫的第一層次,畫連接干時注意避讓前面畫的枝,以便明顯看出前后關系。↓↓↓ 
步驟二 主次部位的枝干確定以后,再輔助的老干和梅鞭,這是畫面的第二層次。畫老干、大干一般用大筆,筆的含水量一般在五成左右,多用側鋒、淡墨畫。先蘸濃一點的墨,再在筆尖蘸清水,速度不宜太快,穩穩鋪陳開。畫梅鞭要挺拔向上,長短交替,其延長線有交叉點,這樣才有自然之美感。↓↓↓ 
步驟三 這一步是圍繞前面畫完的部分,畫出第三個層次。此時要兼顧大的取向,墨色要淡,筆的含水量要少一些,墨線穿過濃干時一定要留出空白,否則就模糊了層次感。↓↓↓ 
步驟四 先在前面的枝干上畫顏色最深的花,注意每朵花的顏色都要有深淺變化,開放的花周圍要有含苞相扶,否則就顯得死板,缺乏生動活潑之美。↓↓↓ 
步驟五 這一步是補枝,畫淺色的花。在畫面適當的位置補枝,豐富畫面。畫淺顏色的花也要注意深淺的變化,筆尖蘸一點色,畫出的花瓣是外深內淺,如果蘸色后再蘸一點清水畫出的花瓣是外淺內深,兩種方法可以相互配合。淺色花畫完后緊接著畫深顏色的花蕊。↓↓↓ 
步驟六 畫花蕊一般在花色半干時進行,最好用大白云筆,花濃花蕊濃,花淡花蕊淡,花蕊筆道不宜纖細,一般三、四筆道即可。花蕊上方的花粉,切不可平遠點,以視覺不呆板為宜。↓↓↓ 
步驟七 這一步是畫花托。花托有的是點出來的,有的是畫出來的,所謂畫出來就是以丁點為之,畫花托并不是有花不畫,而是根據畫面墨點的多少及分布情況而決定的,注意整體效果。↓↓↓ 
步驟八 最后一個環節是細心收拾。先是在主要部位加濃枝,再加深花,解決疏密關系問題,然后再加淡枝淡花,以豐富畫面,增加層次和厚重感,然后再點一些大苔點和小苔點,強調自然美。題款在左下偏上部位,彌補了畫面左右略顯平衡的問題。↓↓↓ 
步驟一 這幅作品是雙色梅,畫雙色梅一般是紅梅在前,白梅在后,紅梅枝干要用濃一點的墨,白梅枝干是淡一些的墨。↓↓↓ 
步驟二 畫花時紅梅一定要畫在濃墨枝上,白梅畫在淡墨枝上。紅梅要先畫,白梅后畫,注意花的分布位置、主次關系、虛實變化,始終把握整體兼顧局部。↓↓↓ 
步驟三 在淡枝上畫白梅,必須用淡墨,否則就與紅梅拉開了距離。畫的時候要注意審視紅、白梅的結合效果,此畫紅梅相對集中,白梅相對分散,要突顯主題,最后畫花蕊,點苔。題款在右下偏上部位,起到了統一墨色、平衡畫面的作用。↓↓↓ 
步驟一 這幅畫的特點是先畫主體干,然后再在右下方用略淡的墨畫出輔助干,輔助干起到了支撐的作用,使畫面趨于穩定,注意枝干的穿插變化,濃淡墨的變化,還要留出空白。枝干的變化要做到粗細有別、長短區分、高矮不同、取向一致。此幅作品的枝干是一氣呵成畫完的,整體感強、氣貫神足。↓↓↓ 
步驟二 點紅梅。主要部位多畫開放的花,相對集中,次要部位花苞較多,相對分散。注意同一個枝上的花不可等距安排。這一幅畫上的花是用大紅加墨畫的,其方法是先蘸色,再在筆尖上蘸少許墨,一筆顏色漸畫漸淡,畫完深色花,接著用淡下來的筆畫淡花。如此方法比有意調色要自然、生動。↓↓↓ 
步驟三 畫花蕊可以用墨也可用墨加紅色畫,用墨加色畫好掌握,不易跑墨。根據畫面的實際適當點苔點,題款在右上方,起到了平衡畫面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