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編才帶著大家穿越到沒有電的古代,感受了一把古人豐富多彩而有趣的夜生活(點擊查看“古人夜生活”)。 古代沒有電扇,也沒有空調、冰箱,難道他們就度“夏”如年嗎?其實不然,古人的夏天更親近自然,更有情調,他們也能把夏天過得有滋有味。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的消暑神器。讓炎炎夏日來得更猛烈些吧! 正所謂“談夏色變”,這么熱的天都曬成狗了。別擔心,我們可備足備好了:超短裙、超薄褲,典型“短、薄、透”。古人的條件可沒這么好,那他們如何消夏呢? 宋代紗衣:薄如蟬翼
有時古人比我們更開放哦!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遼寧省博物館藏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西瓜、冰鎮飲料,解暑涼茶、美味冷飲等琳瑯滿目,對當今我們來說,那簡直是隨心所欲、應有盡有,但古人沒有這些食品,他們如何消暑呢?
吃冷飲 古代貴妃愛吃冰淇淋 2004年無錫鴻山鎮越國貴族墓葬中出土—冰酒器 夏天,我們有空調房,那感覺簡直爽極了!而古人也極其聰明,他們會制造冰塊,在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一旦夏天來臨,有錢人家便買來冰塊或白雪,拿出來擺放在居室當中就成了“冰盤”。冰雪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這制冷的效果絲毫不亞于今天的空調,還不耗電,不污染環境。 古代冰箱—曾侯乙銅鑒缶 湖北省博物館藏 木質冰箱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藏冰御夏——古代皇家避夏運冰 (取一桶冰,鑿孔置于地,涼風滿屋)
“久夏天難暮,紗廚正午時。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
炎炎夏日,出去就會曬成“小魚干”,平日里養好的“白嫩嫩”那是毀之一旦,那古人是不是就不出行了呢?非也,他們夏天更任性,出行更涼快哦!——總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戶外賞荷:一絲涼意沁心脾
宋人槐蔭消夏
心靜自然涼。古人不但懂得消暑,還深知“煩夏莫如賞夏”,調整好心態應付炎炎夏日才是最佳選擇。 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詩云: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這種超然脫俗的意境,恐怕只有古人做得到,要是現代人,恐怕早躲進了空調房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