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歡迎的中醫公眾號 最具人氣的中醫公眾號』 致力于中醫尤其是中醫民間的成長和傳承 每天陪伴中醫人成長 第 155 期 作者 / 艾國才 天門市盧市中心衛生院 編輯 / 劉剛 ⊙ 校對 / 許琦 I導讀:幼兒重癥腹瀉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本病屬中醫“暑濕泄瀉”和“濕熱泄瀉”范疇。作者用連梅止瀉湯加減治療該病,療效甚佳,供大家學習。 筆者用連梅止瀉湯加減治療該病,療效甚佳,現報道驗案兩則如下。 黃連5g,烏梅8g,生薏苡仁10g,天香爐9g,錦地羅9g,車前子6g,甘草4g 患兒,男,2歲,素有疳證。3d前泄瀉水樣便,伴嘔吐,隨即出現大便噴射而出,呈水樣,1d達10余次,伴高熱煩躁,口渴引飲,唇干,尿短赤,形體消瘦,皮膚干皺,眼眶深陷,腹脹,青筋暴露,舌紅,苔膩,指紋紫滯。查:T39.8℃,心率140次/min。腸鳴音亢進。血常規示:WBC15×109/L,中性粒細胞8.5×109/L。 中醫辨證:濕熱泄瀉,陰津虧損。治以清熱利濕、止瀉存陰。處方用連梅止瀉湯加葛根6g、黃芩5g。水煎服,每日1劑。 次日,T38.5℃,大便仍10余次,口干,唇紅,小便少。于上方加山楂炭5g、赤石脂6g。 第3天,T37.8℃,大便每日6次,尚口干,唇紅,又于上方去車前子,加沙參8g、山藥8g,益胃和中、肅清余熱。 第4天,熱退瀉止,津液漸復,痊愈回家。 患兒,男,1歲。時為暑令,患兒腹瀉3d,大便水樣,日行10余次,伴發熱嘔吐,口渴喜飲,小便少,眼眶凹陷,皮膚彈性差,腹微脹,肛周紅,舌赤,苔黃,脈濡數。查:T39.2℃,心率118次/min,兩肺呼吸音清晰,腸鳴音亢進。 中醫辨證:暑濕泄瀉。治以清熱利濕止瀉。處方用連梅止瀉湯加金銀花3g、葛根5g。水煎服,每日1劑。 次日,T38℃,大便次數明顯減少,諸癥均有好轉,再予上方加山楂炭。 第3天,熱退,大便日行3次,稍稀,唇白,舌質轉淡。再用參苓白術散加黃連3g、烏梅5g,健脾益氣,兼清余熱,疊進3劑,病告痊愈。 體會連梅止瀉湯是在楊子建“護命方”中主濕熱下注、赤白痢的“連梅湯”基礎上加味衍化而成。 方中黃連清熱燥濕、清腸止利,為君藥;烏梅酸澀收斂,清腸止瀉,為臣藥。兩藥相伍,用藥簡而效專。前者清熱燥濕,后者緩和下迫之瀉,保液生津,標本兼治,實為配方之妙;且黃連得烏梅之生津止渴,則苦寒不傷陰;烏梅得黃連之清熱去濕,則斂澀而不留邪,相得益彰。天香爐為野牡丹科植物金錦香的帶根全草或根,味淡辛,性溫,有祛風化濕、止血消瘀之功;錦地羅味苦、性微溫,有清熱解毒功,兩藥相伍治腸炎痢疾,療效快速,且佐黃連清熱去濕之功較為理想。 I 版權聲明: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臺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協商。 |
|
來自: ZHENGNS33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