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由多種復雜的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多形性皮損和易有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性反應。本病病因復雜多難以確定。自覺癥狀瘙癢劇烈。病情易反復,可遷延多年不愈,其中的慢性濕疹 多由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不愈轉化而來,皮損為暗紅或棕紅色斑或斑丘疹,常融合增厚呈苔蘚樣變,表面有鱗屑、抓痕和血痂,周圍散在少數丘疹、斑丘疹等。皮損在一定誘因下可急性發作,余每應用針灸配合中藥治療,收到較為滿意效果。 取穴:風池、合谷、曲池、四神聰、大椎、膈俞、足三里,委中等穴 湯藥以黃連阿膠湯加味為主。 手法:風池、合谷、曲池用捻、轉瀉法,血海、足三里、膈俞用捻轉補法,大椎,神道刺血拔罐。 《內經》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皮膚瘙癢患者大都有急躁易怒,睡眠輕淺,多夢易醒等癥狀,肺主皮膚,心火刑克肺金致肺氣傷損不能宣發津氣于皮膚故皮表干燥瘙癢皴裂。 風性善行而數變,慢性濕疹多為心肝郁熱,暗耗陰血,血虛生風,風犯于衛,肌腠受邪,風擾于營,血府不寧,營衛失和,故癮疹發作,隱現不定,奇癢無度,局部甚至出現干燥肥厚紅癢。 應用針灸治療,法宗祛風養血,取風池、曲池、合谷,四神聰,意在清心安神,養血息風清熱而解火邪;膈俞、血海、足三里能養血行血;大椎刺血,宣肺衛、行營血。治風宜行血、血行風自滅。全方共奏祛風宣衛、調營養血之功,營衛相合,肌腠得養,癮疹可愈。 同時配合服用黃連阿膠湯加味以清心火養陰血,血足風自滅。 曾治一女性患者,年53歲,左手背皮膚干裂肥厚瘙癢,癢甚數年頸項處皮膚肥厚發紅瘙癢夜甚,睡眠差入睡困難,心情煩躁易怒,小便多紅赤脈象左脈寸關浮弦。曾經服中西藥物,無效。時好時犯,反復發作。余用上法針治約三月(患者斷續治療),左手光滑近于痊愈,頸項處皮膚變薄,瘙癢明顯減輕,睡眠也明顯好轉。 依據上述療法治療多人,療效較為滿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