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就是數典忘祖的典故,比喻忘本。也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后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
我拋出了這么個成語,和這個西醫有什么關系呢?其實靈感往往來自于現實生活,我不曾困惑這個問題,而許多老百姓卻被西醫徹頭徹尾洗了腦。
“哪里痛就應該扎哪里?你這樣會有效?”“尿頻我是不是該吃些六味地黃丸?”“發燒41度了!我的天,醫生給我們開點退燒藥吧!救救急,燒壞了要!”“醫生,給我們孩子掛個吊瓶,他明天還得上學呢!”“醫生,給我開點胃藥吧,我還得去應酬呢!胃老是不好!”“醫生,我降壓藥要吃一輩子,這病還治不治了?”“醫生,醫生,醫生………………..” 每天都被這些腦洞大開的問題糾葛,有時候真的該從源頭上解決這個問題了,我們醫生個人宣傳能力有限,往往苦口婆心的使一個患者明白了,但是呢其他的還得挨個說,或者說聽了一遍第二次還是忘記了,基礎教育缺少了中醫這一塊兒,就缺少了對醫學的正確認識,因為中醫就是講究一個嚴謹辯證的醫學!
經歷了抗戰時期,魯迅先生又被新的思潮帶動革命,也在父親以及自己被庸醫誤治后大大諷刺中醫不科學,然后人民慢慢接受了西醫,慢慢地愈演愈烈,至今走上了一條扭曲的醫療不歸路,正好,如今迎來了中醫藥的春天,國家大力支持,才使得醫學真相逐漸浮出水面,人民也在被西醫帶壞了之后迷途知返! 西醫是一門建立在形而下的醫學,講究的是形,不講究氣,而中醫講究氣,弱化形,講究形的好處是直觀,也帶來了許多副作用,比如發燒打抗生素,然后得了腸胃炎,就是撿了西瓜丟了芝麻,或者說是醫的了頭護不住尾,注重形而往往只注重了局部,而忘記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且也忘記了人體是一個能夠自我治愈的生命體,只是這個自愈力需要別人推一把,這個推手就是醫生,正因為有了自愈力人才會通過發燒這一個表象去解救自己,才會通過咳嗽來排痰保護自己,才會通過嘔吐去排出自己所不需要的物質給自己解毒,才會通過拉稀去表示腸子里有寒或者有熱等等這些都告訴我們癥狀只是人體發出的信號,而這信號只是人體整一個生命活動表現出來的。
就這而言,我們平時治療痛癥不應該是哪里痛治療哪里,因為人體有一處疼痛肯定是某一點能量堆積,而體內肯定有一處能量減弱,這是平衡啊,我們只要通過另一處對應點去按摩或者針刺就可以治愈,然后達到調動人體大腦這一個支點,從而解決了問題,就不需要哪里痛針哪里,而且效果來得更快。
另外尿頻應不應該吃六味地黃丸,那治尿頻的藥多了去了,六味地黃丸是治療腎陰虛型的,那還有腎陽虛型的,肝郁氣滯型的,脾虛濕盛型的等等,哪種類型的尿頻才該吃哪種!
發燒就給打吊瓶?打吊瓶就意味著很快就好?這些就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發燒往往是病毒性引起的,抗生素完全不起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把你的抵抗力削弱然后就發不起燒來了,然后為下一次的肺炎埋下伏筆。 西藥要吃一輩子!這也叫治病?這簡直就是笑話,找打了疾病原因,疾病肯定被解決,解決不了的那僅僅是治標,而治標的后果就會產生其他毛病。比如說吧,口腔潰瘍很多人都有過,但是呢,有些人的口腔潰瘍是因為脾胃虛寒引起的,就像垃圾堆積在腸胃無法代謝,怎么辦呢?人體就只好通過口腔潰瘍的形式將其能量從口腔發散出去,如果你吃了降火藥,那腸子更虛寒,然后以后你就天天等著潰瘍吧!有可能腸子也潰瘍了。
我們數典忘祖,老祖宗的東西倒是忘得一干二凈,老祖宗說:“不干不凈吃了沒病”、“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與寒”、“有病不治,常得中醫”、“發燒是祖宗爺求來的”、“春捂秋凍”等等現在有多少人真的清楚明白?
不干不凈怎么吃了沒病?那你想想如果不干不凈吃了有病,那這世界能有幾個人是健康的,但那些往往在泥堆里長大的孩子卻倍兒結實,那些在母親順產中生出來的孩子更加聰明健康呢?因為孩子經受了自然的考驗,自然選擇出來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適應自然。 經常讓孩子餓一餓,凍一凍會使身體更好,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孩子肥胖、早熟,都是吃了很多不該吃的,比如零食而忘記去吃飯,還只顧著看電視忘記了去運動,食物堆積后發現孩子胃口下降,人還呆呆的,以為怎么了,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不建議吃完飯就去學習,為什么?因為胃需要足夠的供血去消化,此時若用腦,那么胃就會停積食物,那么時間長了腦子也供血不足,一來源不足二就是分布不平衡,孩子也就呆呆的了。
還有發燒是祖宗求來的!為什么呢?因為每一次發燒都是人體調用自身自愈能力的機會,能夠鍛煉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發燒是一件好事兒,所以燒壞腦子那是錯的,正常發燒7天都會自愈的,只有嚴重復雜的,需要人為的幫助其恢復自愈力即可治愈!
那么你還有理由相信中醫不科學嗎?或者是無用嗎?大家可不要再被西醫帶壞了!讓我們回歸到自然健康的生活狀態吧!拾回中醫,是一個美妙的過程! 你的轉發也可以幫助很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