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氣候干燥,早晚氣溫變化較大,又是各種病毒入侵疾病多發的季節。在即將到來的秋季,如何幫助寶寶適應多變的氣溫和增強抵抗力顯得尤為重要。那么秋季嬰幼兒容易患的疾病有哪些呢? 本篇講述秋季嬰幼兒常見疾病的防治,希望寶寶們都能健康度過季節交替的時期。 1.感冒 感冒是秋季常見病。因為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咳嗽及咽峽潰瘍及等癥狀。不需要服用過多的抗感冒藥,更不要輕易用抗生素,抗生素非但無效,反而有副作用及增加耐藥細菌。較好的辦法是多休息、多飲水,適當用些中藥及對癥處理的西藥,如改善局部的“卡他癥狀”(鼻塞、流涕),止咳化痰及平喘等藥物,感冒的病程大約3-5天。 2.氣管炎、肺炎 秋天季節是支氣管炎及肺炎是很常見的嬰幼兒的呼吸道疾病。孩子的體質本身就比較弱,抗病能力也差,所以很容易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患者治療不及時抵抗力差的患兒,極有可能發展成為下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炎通常是由于呼吸道感染了病毒及細菌所致。尤為秋冬季節的呼吸道支氣管“合胞病毒”感染較常見,合胞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常造成流行,此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及手傳播。 另外秋季天氣復雜多變,如果寶寶體溫變化過快,吸入煙塵、花粉、羊毛等刺激性物質都可能引起寶寶支氣管敏感造成氣道高壓而繼發了“喘吸性肺炎”,尤其是過敏體質的寶寶相當容易發生。 處理原則:對癥用藥,局部用藥,按時用藥,抗敏感藥物應用預防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同時,秋冬季十分干燥,空氣粉塵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黏膜保持濕潤。另外,避免去空氣流通不好的公共場所,并適當補充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注意早期病人的隔離治療。 3.秋季腹瀉: 秋季是腸道傳染病(秋季腸瀉、腸炎)高發季節。秋季腹瀉大多數由輪狀病毒、偌如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而且擁有很強的傳染力且容易發生在小于5歲的兒童,特別是輪狀病毒專門侵襲3歲以內的嬰幼兒。病毒性腹瀉初期1至2日內即排出水樣便,小嬰兒常常伴有嘔吐,腹痛等癥狀,嚴重者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脫水。如不及時糾正,會造慢性腹瀉繼發性營養不良,此時會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 預防疾病相當重要,故家長在腸道傳染病好發期間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飲食衛生,餐具要進行消毒,家長應避免口對口的親嘴,盡量少帶孩子在小攤點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凈,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瀉流行期間盡量不要接觸患兒,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吃些易消化的飲食,早期不亂用抗生素。 處理原則:以防脫水,糾正脫水,以清淡及消化食物為主,對癥用藥(腸道黏膜保護劑,改善腸道微生態,乳糖酶添加,腸道黏膜修復等) 預防:疫苗接種(如口服輪狀病毒糖丸),適合于2月-3歲的嬰幼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