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歸根結底炒的是預期,已經毫無預期可言的板塊或個股自然會被市場拋棄,這是股市運作的規律,也是投資者需要遵守的交易法則。 追逐熱點正是股市的活力所在。跟隨市場熱點就能盈利,不辨市場風向固執已見必定受到市場的教訓。 這方面散戶容易犯的錯誤是,糾纏于一個已經過氣的熱點。 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有的投資者是熱點過氣后,依然持有不愿離場的。 這類投資者中,比較好的是,之前進場點位還算可以,在熱點最高潮的時候其實已經盈利比較可觀的,但是由于擔心沒有及時兌現利潤,等到熱點過后,股價有所下跌,心里不免悔恨,想著等到股價再次攀上前高后再離場。豈知,對于已經過氣的熱點,股價只會一路下跌,利潤只能加速縮水,及時出局兌現利潤才是上策,否則只能看著股價下跌不止,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還有的投資者喜歡炒短線、頻繁進出。 具體到一個熱點個股上,進去后,賺一點就走;或者進去后價格下跌了,就死扛,一直等到回本才出來。對于后者,只有在牛市里,這種“以時間換空間”的做法才有一定的效果;若是在熊市里,相關熱點本身就是由較為一般的輕資產行業中的小盤股帶動起來的屬于大級別下跌過程中一波弱反彈或者盤整行情,所以等回過頭來看,極容易出現“抄底抄在半山腰”的情況,因此風險較大。 對于前者,無論是在牛市還是在熊市里,這種賺了點就走的操盤行為,投資者很容易形成慣性。也就是說,第一天買進,尾盤漲了,第二天漲勢良好,投資者即兌現利潤出局;第三天發現漲勢依舊,遂又跟進,如此循環。這種做法的風險在于,最后一次,極有可能出現高位接盤而被套牢。常見的結果是,一旦熱點轉移,買進賣出辛苦了三個月,兩天就跌沒了,到頭來也是白忙活一場,甚至還虧了。 坦白說,以上兩種情況,都不算最糟糕。 股市里最糟糕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是,經常發生在剛入場不久缺乏投資經驗、容易受股票短期走勢影響的新股民身上。投資者被某只連續日漲幅均較大的熱點個股吸引,特別是當股價創下一定周期內的新高時,遂重倉進入。這種情況,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里,都很容易導致“高位站崗”。這類型的投資者,缺乏技術分析基礎和聯系大盤看個股的操盤意識,對市場風險缺乏足夠的認識,在資金管理、倉位配比和止損方面也沒能做好必要的準備,容易受市場短期表現和某些消息特別是小道消息影響,因而在參與股市初期,是最容易出現虧損的群體。 并且這部分群體,因為盈利意識比較強烈,否則也不會被市場短期表現吸引而重倉跟進,且在整個操盤過程中固執已見,往往這類型的投資者入場不久后如果發現股價下跌,他們并不會及時止損割肉,而是一直扛著等待市場好轉,更有甚者,追加資金,越跌越買,自以為是“別人恐懼我瘋狂”、“跌就是爹”,抱著一只股票一路跌一路買,陷入了慣性思維中走不出來;與此同時,還滿市場找各種類似言論,支持自己的觀點和操作。 說到這里,你就明白了,這類型的操作者,是完全脫離了市場,用自己的思路、自己的辦法、跟隨自己的主觀臆想操盤,顯然會受到市場的嚴重教訓;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人性的諸多弱點被短時間內急劇放大,最終必然承受重大虧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一點,希望能夠引起后來投資者注意,避免再犯類似錯誤。 了解了上述市場熱點的特點以及跟隨熱點操盤的注意事項,我們就能得出結論,跟隨熱點操盤的投資策略,可以簡單概括為八個字——入場要早,清倉要狠。 一般來說,如果想從市場熱點中尋找投資機會,對于啟動初期放量上漲的熱點板塊可以果斷跟進,建倉時機選擇上一定要迅速。 因為一個熱點板塊興起時,持續強勢的時間不會太久,往往上升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整理。如果喪失了個股啟動初期的入場時機,再追漲買入的話很可能遇到盤整走勢,這就是很多股民操作時經常遇到的,入場前看著漲得既好又穩,一入場就止步不前。總之,趁早果斷入場是追逐熱點股票的重要環節。 另外,熱點板塊或個股具有高投機、高風險的特點。投資者在操盤過程中,一旦發現形勢有變,要第一時間清倉離場,切不可猶豫不決以致深套。一個熱點板塊或個股,一旦莊家在高位順利派發完籌碼成功離場后,接下來必然是釜底抽薪,繼續尋找下一個戰場。過氣的熱點很快就會被市場拋棄,股價也會隨之一落千丈;也有可能震倉洗盤后,再搶些便宜籌碼做一波反彈行情。 因此,投資者一旦發現熱點板塊或個股轉移或消退,就不要猶豫,趕緊清倉離場,即使小有虧損也不要留戀。因為接下來被拋棄的個股股價就像斷了線的風箏般一路下跌,越晚離場損失越大。所以說,一旦熱點消退,務必做到清倉要狠。 (來源:80后小主婦的股市復利圣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