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堰村歷史:章堰在重固鄉重固鎮西北2.7公里處。相傳宋代章莊簡公章楶監華亭鹽務時,于此筑堰安家,故名。鎮以崧澤塘為市河,南通路澤,北達青龍,明時商業極盛。每年六月有廟會,有“金章堰,銀重固”之稱。清乾隆間于此設新涇巡檢司,后漸衰落。
49年后,商店大多遷至重固,遂成村鎮。現鎮上有百貨、肉店、茶館、糧站等商店。鎮呈三角形分布,居民800余人,大多從事農業生產。 據說章楶故宅在鎮上,規模極大。曾筑有思堂,蘇東坡為之作《思堂記》;鎮南有章氏家廟,即俗稱的章廟。
交通:重固2路可到村東章堰城隍廟;青紀線、白徐線、青華專線到紀鶴公路陳章公路車站,沿陳章公路向南步行2.5千米。 看點:章堰古村落、金涇橋、匯福橋、兆昌橋、章堰城隍廟 周邊看點:青龍寺、青龍塔、舊青浦古村落、白鶴鎮鶴江路歷史風貌保護區
章埝村、燕南村村委
章埝村、燕南村村委
從章埝村、燕南村村委通往章堰古村落的道路——姚章路
從紀鶴公路通往章堰古村落的道路——陳章路
農家飼養的鴨子
老房子
老房子
老房子
老房子——人民公社萬歲
![]() 章堰城隍廟、兆昌橋
![]() 章堰城隍廟
![]() 章堰城隍廟
![]() 章堰城隍廟
![]() 章堰城隍廟
![]() 章堰市河
![]() ![]() 章堰市河
金涇橋(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相傳,宋時章曾監華亭,疏青龍江,子孫耕樂,名其里曰章家埝。章伯顏官做到今日的上海,告老還鄉,在金湄(章埝)建觀月堂,堂前有橋,常邀當地文人墨客,飲酒賞月,吟詩作對。伯顏特喜上橋觀月,抬頭明月當空,低頭河中倒影,煞是好看,故金涇橋又名觀月橋。
金涇橋坐落于重固章堰村老街南首,南北向,是一座拱形單拱石橋。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建,宣統時(1909-1911)重修,單孔石拱橋,青石和花崗石材質。橋長18.8米,寬2.8米,高3.7米。目前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涇橋為并列式拱橋,拱跨5.7米,拱高3.15米,兩側刻橋名和建造年代,西南一側有護欄,拱橋上刻建修人姓名及捐資數目。南坡有16級,北坡有18級。光緒版青浦縣志云:“章伯顏于金湄建觀月堂,堂前有金涇橋。”幾經整修,現除石拱保持原狀外,橋面與橋欄,多次修補后,已呈紫、青、黃等多種石色。橋長20米,寬約2.5米,橋拱內圈仍保有多處石刻,但字跡模糊難辨。
金涇橋 ![]() ![]() ![]() 匯福橋
![]() ![]() ![]() ![]() 兆昌橋
![]() ![]() ![]() ![]() ![]() 章堰村老宅
![]() ![]() ![]() 金涇橋邊的老宅 ![]() 金涇橋邊的老宅
![]() 金涇橋邊的老宅
![]() 金涇橋邊的老宅
![]() 金涇橋北邊的老宅,還有文革時期的標語 ![]() 金涇橋北邊的老宅,還有文革時期的標語
![]() 金涇橋北邊的老宅,還有文革時期的標語
![]() 金涇橋北邊的老宅
![]() 一座廢棄的老宅
![]() 一座廢棄的老宅
![]() 一座廢棄的老宅
![]() 一座廢棄的老宅
![]() ![]() 一座廢棄的老宅
![]() ![]() 章堰老街上的一座廢棄老宅 ![]() 章堰老街上的一座廢棄老宅
![]() 章堰老街上的一座廢棄老宅
![]() 章堰老街上的一座廢棄老宅
![]() 老宅
![]() 章堰老街邊的老宅 ![]() ![]() 章堰老街邊的老宅 ![]() 章堰老街邊的老宅
![]() 老宅
![]() 章堰老街邊的老宅
![]() 章堰老街邊的老宅
![]() 章堰老街邊的老宅 ![]() 章堰老街邊的老宅
![]() 章堰老街邊的老宅
![]() 老宅
![]() 老宅 ![]() 章堰老街邊的老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