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墨竹是通過“寫”的表現方法和形象表達畫家所要表示的“意”的語言。 “寫”,應該是用準確、肯定、凝煉、概括的筆觸,在紙上傳達心中所想之意境、意念、 意識和意志。 中國畫講究筆墨運用。筆:筆力,筆鋒。筆力,無“一味霸悍”之氣不可出之; 筆鋒,無書法基礎功底不能為之。墨,只能以墨色濃淡求其變化、層次和美意。用顏 色畫竹易流于俗,應盡量避之。筆必以管狀毛筆為之,羊毫、兼毫、石獾諸呂皆可使之。筆宜大,鋒宜長,墨宜飽飯,用之則得心應手。 中國畫的內涵是修與養的流露,一幅精彩的作品可以自然地流露出文學、哲學、書法、印學、音樂、舞蹈戲劇等諸多美學內涵,因此加強多方面藝術修養是有益身心之師。 本組素材分分成七部分,摘錄自《美術愛好者之友:怎樣畫竹(提高篇)》,尹石 著 ,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購買正版圖書。 此圖為邊角式構圖,竹竿、竹枝和竹葉采用順風態勢法構成。即竹枝、竹葉隨風順勢,使整體竹葉向同一方向牽拽,蘭葉也與之同向同勢,使畫面左傾的勢到極限,為了平衡,補配石于畫面右側成一個面,防止以線性表現為主的竹葉、竹枝、蘭葉組合交叉出現碎亂的現象。 第一步:先用濃墨畫蘭。 第二步:配石。 第三步:用中墨立竹竿穿枝。 第四步:深淡墨并用畫竹葉,完成蘭竹組合。 第一步:先畫蘭的近部分。 第二步:再畫兩盆完整蘭。 第三步:配以竹的組合。 第四步:補景題款。 這是幅對角式構圖。上升斜倚的菊花與下垂的竹葉將畫面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兩個三角形空間,這種空間的預留,在中國畫構圖中稱為“眼”,是留給定睛之物表現的空間,是中國畫構圖的常用手法之一。 第一步:先完成菊之部分。 第二步:勾勒菊葉,配竹。 第三步:完善竹葉布局。 第四步:配上點睛之物草蟲,以增情趣。題款、鈐印完成。 此圖采用橫斜交叉法構成,橫出的菊花因花頭的分量,略呈下垂狀,貫穿畫面左右成主體,由右下向左上斜發的竹竿與之交叉造成前后層次比較。 筆墨運用上,菊花花頭以沒骨厾筆團塊法而作,菊葉濃墨厾筆畫出,比竹葉濃深,竹葉用中濃墨畫出。畫面上筆墨縱橫,用筆繁多,物象密實,似有密不透風之感,但看上去不亂還有規律,是大亂大整的表現。 三只小蜜蜂的加入,仿佛使人在菊花和竹的亂中,一下子有了靜的舒朗。 第一步:先畫菊花花朵。 第二步:再穿菊枝畫葉。 第三步:畫竹與菊形成橫斜交叉式構圖。 第四步:補以蜜蜂。題款、鈐印完成。 上集回顧,請點擊: 怎樣畫竹(提高篇01) 怎樣畫竹(提高篇02) 怎樣畫竹(提高篇03) 更多相關內容,請點擊右邊:畫竹圖文、視頻、畫譜合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