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會共有2,488枚獎牌,每塊約重500克,其中分別有812塊金牌、812塊銀牌及864塊銅牌。 金 金牌:金牌內完全無汞,金牌中含有6克99.9%的金,494克純度為92.5%的銀,6.16%是銅(一枚金牌含金量僅1.2%)。里約奧運會的金牌實際價值約為$564,金價約為$43.76/克,銀價約為$0.61/克。 銀 銀牌:銀牌及銅牌中30%的材料是回收利用的,銀牌使用的回收銀料來自破碎的鏡面、廢焊料和X光片。里約奧運會銀牌實際價值約為$370。 銅 銅牌:銅牌成分為97%的銅,2.5%的鋅和0.5%的錫。用在銅牌里40%的銅是從制幣廠的廢料中直接提煉的。銅牌實際價值約為$3.5。 甚至用以佩戴獎牌的絲帶也是從廢棄的礦泉水瓶中提取制成,用來裝獎牌的圓形盒子是使用格爾蒂破布木制作的。 如果整個獎牌都是由金子制作,那么金牌的價值能達到近乎$22,000,這高昂的成本也解釋了為什么1912年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成為了最后一屆頒發純金獎牌的奧運會。 此外,從奧運會獎牌的制作過程也能看出主辦方的用心。首先在電腦上繪制出獎牌設計圖。 然后將設計圖刻入模具中,本屆奧運會獎牌制作模具為手工制作。巴西鑄幣廠工作的41年的雕刻家內爾松·內圖·卡內羅擔當此任,他認為雕刻奧運會獎牌是他完成的最令人興奮的項目之一,“看到它們出現在領獎臺上,我知道我制作了那枚獎牌,甚至會覺得自己也獲得一枚獎牌。” 一旦手工雕刻的模具被掃描進計算機,數控雕刻機就會雕刻出獎牌。接著在被送往工廠前,模具將被放置在顯微鏡下,經過質量管理程序。 接著,工廠的工人們使用壓床,用550噸的力來沖壓模具,沖壓三次,以制造出人們夢寐以求的、圓形的、勝利的象征。 金牌還要經歷額外的一道工序,被稱為“鍍金”。金牌實際上是由494克銀和6克黃金制作而成的。 既然都看到這里了,小編也就給大家再歷數一下90年代以來的奧運獎牌們吧。(畢竟小編是90后,嘿嘿) 本屆奧運會的獎牌無疑是有史以來最大和最重的,它的體積幾乎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場上頒發的獎牌的2倍,不過從原材料看,它們的實際價值卻并不與獎牌大小成正比。金牌原材料價值在410英鎊(約合4100元人民幣)左右。銀牌原材料價值大約為210英鎊(約合2100元人民幣)。銅牌的價值更是微乎其微,原材料實際價值只為3英鎊(約合30元人民幣)。美國網絡報紙《哈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則戲稱拿了倫敦奧運銅牌,在很多地方還不夠買一份芝士漢堡。 英國礦業巨頭力拓集團為倫敦奧運會4700個獎牌提供原材料。為倫敦奧運獎牌提供的金屬原料將分別來自鹽湖城肯尼科特·猶他銅礦(Kennecott Utah Copper mine)和蒙古的奧尤·陶勒蓋(OyuTolgoi)銅金礦。 2008年北京奧運會無疑是每個中國人的驕傲,無論是完美的開幕式,高大上的場館,還是充滿中國特色的“金鑲玉”獎牌,都體現了慢慢的誠意。2008北京奧運獎牌贊助商為必和必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介紹,制作北京奧運會金牌所用的金原料將選用采自智利埃斯康迪達礦的含金銅精礦,制作金牌和銀牌的銀原料來自該公司旗下位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坎寧頓礦。此外,智利的思本斯礦將提供電解銅,用于制作銅牌所需的銅。 1992年運動會擁有最大的獎牌,重231克,將近10mm厚,直徑為70mm。 雖然奧運金牌的含金量普遍不高,但是其真正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因為每塊金牌都凝聚了運動健兒們的心血,我們只看到了他(她)們最輝煌的那一刻,而背后的痛苦與眼淚是我們永遠都看不到的。 走過里約,面對東京奧運周期,中國體育站到了新的起點。奧運賽場、競技舞臺具有強大的感召力,體育強國夢是實現中國夢的有力支撐,相信中國體育人能夠發揚頑強拼搏的光榮傳統,以為國爭光的崇高榮譽感和責任心繼續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