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丨宋佳音 現今幾乎人手一臺的單反、單電和一些高端卡片相機(甚至一些手機如lumia930),都能拍攝raw格式的照片。相機品牌不同,其文件后綴名也不同,如佳能的raw文件后綴為.cr2,索尼的raw文件后綴為.arw,尼康的raw文件為.nef,等等。 所謂raw,原意是指沒有加工過的原料,就相機照片而言,可以理解為沒有經過相機廠商調教過的原始圖像。 與普通jpg格式的照片相比,raw格式的照片占的空間要大上幾倍,而且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以我使用的a6000為例,一張全尺寸2400萬像素的的jpg照片大約6M,而一張raw格式的照片竟然達到25M。 而且,在打開raw格式的文件時,也需要Photoshop等專業軟件。 占空間大,也不便于打開,那么為什么還要拍攝raw格式的照片? 先看兩張圖:
原始jpg照片
由原始raw文件經后期處理后解析出來的jpg照片 說是兩張照片都不為過吧。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raw格式的照片,在白平衡、色彩寬容度、高ISO時的畫質、高光陰影細節等方面有著jpg無法比擬的優勢。 這只是簡單的一個對比,raw相比jpg的優勢遠不止這些,還包括版權認證等。 在拍攝一些不可重復的題材時,建議使用raw+jpg雙格式儲存,尤其是光線變化較大場景時,只需要把精力放在控制安全快門和景深上,色溫等可以后期處理時再調整,平時很少用到的高iso如6400也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 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我曾經用到過51200的感光度,拍出來的raw格式的照片在經過降噪處理后,仍具有可用價值。還是那句話,一張畫質稍差的照片強過一張糊掉的照片。 因為上述種種優點,拍攝raw格式的照片成為不少專業攝影師和發燒友的首選。 當然,因為raw也并不總是受歡迎。 世界三大通訊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向其供稿攝影師提出要求,只要jpg格式的照片,不接受raw。究其原因,一方面是raw格式處理起來比較麻煩,與通訊社要求的時效性相沖突;另一方面raw后期空間大,會給一些攝影師“作假”的機會。 總而言之,如果你相機的內存卡和電腦硬盤的空間夠大、電腦的配置夠高,而且你還對照片的畫質有著較高的要求,那就拍攝raw格式的照片吧。為了方便預覽,建議同時拍攝raw+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