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您喜歡我的原創 【摘要】《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巔峰之作,也是作者用生命寫成的書。作品中的各人物形象,有著不同的思想意識和思想情感的變遷,他們各自演繹著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并在特殊的時代悲劇中展示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鄉情、親情、愛情、友情,以此豐富著這個平凡的世界。 【關鍵詞】 平凡的世界;情感
人世間,最可寶貴的是一個“情”字。厚重的鄉情、濃濃的親情、熾烈的愛情、深厚的友情、就像一杯陳釀,醇美、綿長。《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的情感歷程,幾乎都脫胎于作者本身的情感體驗與傳統儒家道德思想。這些情感在生活中都是彌足珍貴的,因而引起了讀者強烈的共鳴。
1.根植于心的鄉情
路遙1949年12月生于陜西榆林市清澗縣石咀驛鄉王家堡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里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1969年回鄉務農。在他42歲短暫的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生活在農村。陜北黃土高原,自古是一個焦苦的地方。路遙生于斯,長于斯,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求索奮斗,歷盡艱辛。他對農村有著非常深刻的了解,和農民有著血脈相通的感情。路遙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家鄉的黃土地。《平凡的世界》對于路遙,是對黃土地和人民的一片赤子之情。 《平凡的世界》的扉頁上就寫著: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孫玉厚一看到黃土地就“激動不已”,實際上折射出作者的祖輩、父輩和他自己對于黃土地癡狂的熱愛。路遙對農民是理解的、尊重的,甚至是感激的、崇拜的。他之于鄉村如同兒女之于母親的關系,是一種血肉相連的感情,他思念故鄉如同思念母親一樣自然。故鄉在他心中特別親切可愛,因此,他心里時時有思鄉的沖動。少平無論身在何處,總是擺脫不了對雙水村的思念。這種對故鄉熱土的思念,就是路遙思鄉之情的折射。“親愛的雙水村就在眼前了。少平透過車窗,遠遠地看見他家的窯頂上飄曳著一柱灰白的柴煙;一股說不出的溫暖和甜蜜剎那間涌上他的心頭,使他忍不住鼻子一酸,幾乎要哭了。哦,家鄉,永遠叫人依戀和動情的家鄉啊!” 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寫道“17歲那年,我決定離開家鄉。臨行前,媽媽送了我一樣東西,一個玻璃的瓶子,里面裝著黑黑的東西。母親說,你別小看,這里面裝了三樣重要的東西,一樣是拜祖先的香爐里的香灰,一樣是農田里的土,還有一樣是井里的水。閩南的祖先們在離開家鄉的時候都會帶著這個,說是帶著這個去到別處就不會水土不服,而且有了它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鄉。這個瓶子至今還擺在我的桌上,它讓我明白了什么是家鄉。”這同樣也是無法割舍的鄉情。 路遙在被疾病和精神所折磨時,總是迫切地回到自己的故鄉,那種思念之深,盼望之切,不僅會令人激動不已,還會撩起讀者一種親切的幻想和溫馨的惆悵。在《平凡的世界》中,多處可見作者關于鄉情的抒發:“正如一棵樹,枝葉可以任意向天空伸展,可根總是扎在老地方……”;“此刻,他想起故鄉的村莊,碧水漣漣的東拉河,悠悠漂浮的白云”;“蘭香歸根結底是農民的女兒,又在一種艱苦的鄉村環境中成長起來,不論她的思想怎樣在地球以外的遙遠太空飛翔,感情卻仍然緊密地和北方那個荒涼的小山村聯結在一起。她像她二哥一樣,經常會帶著無比溫暖的感情想起親愛的雙水村。哦,東拉河水也流進了她的血管,一直滲透進她的精神氣質中!”
2.無私奉獻的親情
路遙借由孫少安說出了對親情的看法:“人活著,這種親人之間的感情是多么重要,即使人的一生充滿了艱辛和坎坷,只要有這種感情存在,也會感到一種溫暖的慰藉。假如沒有這種感情,我們活在這世界上會有多么悲哀啊……” 2.1孫家一大家對老祖母的愛、照顧,令人感動。 田潤葉給少平的30元錢,買完糧后只剩下10元,少平最先想到的就是拿錢給祖母買止痛片和眼藥水。在每個夏天的早晨,少平都要和蘭香到野地里去拔一些帶露水珠的青草葉,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來,淋在奶奶的眼睛上。自從親愛的奶奶不能動彈,全家人都很傷心。家里每頓飯的第一碗總是先端給她的。少安從米家鎮給牛看病回來,給奶奶帶了一包蛋糕。他認為,老人家受了一輩子苦,兒孫們應該盡量照顧好她的晚年。這是人之常情!犧牲自己而全力支撐這個窮家,這是他多年來的一貫信念,已經成了他的生活哲學。 2.2兄弟、兄妹之間的深情。 孫玉厚發狠供他弟弟孫玉亭讀書,弟弟讀書期間,他每年都去山西柳林看一回弟弟。臨行前,他老婆總要把玉亭一年的穿戴準備齊全,還做許多茶飯給玉亭帶去。當玉亭不愿意當工人要回家參加農業生產要找媳婦時,孫玉厚一家人時不時都餓的浮腫了,但他還是瘋跑著給玉亭打問對象。后來又借錢借糧,盡量體面地給弟弟辦了婚事,接著又搬家騰窯,一家人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還欠下一河灘賬債,使他許多年日子都翻不過來。即使后來玉亭和媳婦賀鳳英對他們一家不是太好,孫玉厚仍然供玉亭滿年的旱煙和時不時的一碗剩飯。正是這樣的上行下效,孫家幾個兄弟姐妹之間也是這樣毫不自私地互幫互助。少安對父親說,“咱們兩個人勞動,一定要把少平和蘭香的書供成。他們念成了,和我念成一樣。”后來少平支持蘭香讀書也是一樣艱辛而堅定。蘭香省下三塊半的助學金給哥哥少安過生日,割了一斤肉,買了幾斤白菜,還在中學大灶上買了幾個白面膜。少安無言地望著親愛的妹妹和她那一身破舊的衣衫,淚水在眼眶里直打轉。孫少平“在黃原汽車站下車后,他身上只剩下五毛錢;他除過留夠一張車票的費用,把所有的錢都分給了爸爸、姐姐和妹妹。”除過孫家兄弟姊妹之間的互幫互助,還有秀蓮的姐姐姐夫對他們夫婦無私且及時的幫助,幫他們一次一次渡過難關。 這樣的親情體會,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也有動情的敘述:“在這些漫長的外出奔波的年月里,我隨身經常帶著兩張女兒的照片,每到一地,在擺布工作間的各種材料之前,先要把這兩張照片拿出來,放在最顯眼的地方,以便我一抬頭就能看見她。即使停筆間隙的一兩分鐘內,我也會把目光落在這兩張照片上。”
3.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
《平凡的世界》中這一段描寫引起了讀者和作者的共鳴:“沒有愛情,人的生活就不堪設想。愛情啊!它使荒蕪變為繁榮,平庸變為偉大;使死去的復活,活著的閃閃發光。即便愛情是不盡的煎熬,不盡的折磨,像冰霜般嚴厲,烈火般烤灼,但愛情對心理和身體健康的男女永遠是那樣的自然;同時又永遠讓我們感到新奇、神秘和不可思議……” 3.1少安和潤葉的愛情 少安和潤葉的愛情注定是一個悲劇,因為潤葉她爹田福堂的想法是“就是尋死上吊,也不會同意讓他的女兒進了孫玉厚的家門。”雖然少安和潤葉坐一張課桌,十歲時還給十一歲的少安縫補褲子,高小時仍然是一個班,還是同桌;雖然潤葉很堅定,“古時候,還有皇帝的女兒看上平民老百姓的哩”;雖然孫少安是這樣痛苦:“思來想去,真想找個沒人的地方,一個人抱住頭痛哭一場!他多么幸福,親愛的潤葉竟然給他寫了這樣一封信。可他又多么不幸,他不能答應和這個愛他的也是他愛的人一塊生活”;“盡管他對她早已死了心,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他和她結合的可能性,但一旦他自己要找另外一個女人的時候,他就以無比痛苦的心情又想到了潤葉。他傷心地認識到,他是多么地熱愛和留戀她”;“他站在山頂上,望著縣城的方向,兩只手抓著自己的胸口。他面對黃昏中連綿不斷的群山,熱淚在臉頰上刷刷地流淌著。原諒我吧,潤葉!我將要遠足他鄉,去尋找一個陌生的姑娘。別了,我親愛的人……”而潤葉這方面,何嘗不是生活在無望的煎熬中,“這個男人永遠不可能從她的心靈中消失。在她二十八年短短的生命歷程中,他是她全部幸福和不幸的根源。” 是啊,“從古到今,人世間有過多少這樣的陰差陽錯!這類生活悲劇的演出,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個人的命運,而常常是當時社會的各種矛盾所造成的。”他現在越來越清楚地感覺到,本來,潤葉姐應該是他哥的媳婦。但是兩個家庭貧富的差別,就把兩個相愛的人隔在了兩個世界。他們是不得已,才各自找了各自的歸宿。人生啊,有多少悲哀與辛酸! 3.2向前對潤葉的愛情 向前對于潤葉,是執著的、全身心的愛情:“為了得到這女人的愛,他可以付出令人難以想象的犧牲。甚至得到的不是愛,而是鄙視和侮辱,心里也很難為此而悔恨自己”;“盡管你把我拋在一邊,但我永遠不會改變熱愛你的心意!我對你的等待是無望的,但我還要等待下去,哪怕一直等到我了此殘生”;“你說叫我離婚?我死也不離!為什么不離?因為除過潤葉,我誰也不愛!我就愛潤葉!”當潤葉表示支持向前去釘鞋的時候,“向前抬起頭來,感激地將淚水斑斑的臉頰緊貼在妻子的手臂上。親人,我的親人!別說因為愛你而失去了雙腿,就是獻出我的生命也心甘情愿!”雖然向前殘疾后,潤葉給予丈夫向前的感情更多的是親情和道義,然而向前對于潤葉的感情付出,深深地震動和感動了讀者。 3.3少平和曉霞的愛情 少平通過和曉霞在一塊演戲和講故事,他被這個女孩子的個性和對事情非同一般的認識強烈地吸引了。雖然“從家庭和社會地位來說,他們的距離很大;可是從心靈方面說,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和自己接近。”他們倆可以說是心靈伴侶、靈魂知己,非常登對。然而以曉霞那樣瀟灑不羈的個性,從事記者職業是非常自然的,而這個職業的確伴隨有生命危險。我們無比痛惜地失去了這個可愛的女孩子,“在最后一瞬間,她眼前只閃過孫少平的面影,并伸出一只手,似乎要抓住她親愛人的手,接著就在洪水中消失了……”。她的戀人“撲倒在地板上,抱住桌腿,失聲地痛哭起來。過去,現在,未來,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在了這一瞬間。人生最寶貴的一切就這樣早早地結束了嗎”;“他久久地躺著,又像往日那樣,痛不欲生地想著親愛的曉霞,思緒陷入到深遠的冥冥之中”;“假如他真的經歷了所謂的‘第三類接觸’,那么他就又一次看見了曉霞,和她重逢了。這已使他感情上獲得了很大的安慰。即便是個夢,也很好。能在夢中和親愛的人相逢,也是幸運的;他早盼望能做這樣的夢。但愿這樣的夢還能出現。” 曉霞的逝去,讓作者和讀者都悲痛到不能自已,這是我們對美好生命、美好愛情失去的痛心。孫少平“過一段日子,他就由不得要去翻一翻曉霞的日記本。每一次看她的日記,都像是要進行一次莊嚴的儀式。他打開箱子,如同虔誠的基督徒對待《圣經》,雙手小心翼翼把那三本精美的日記本捧回到床上,然后端坐著輕輕打開。常常是看著看著,視線就被淚水所模糊。那些親切甜蜜的話不知看過多少遍了;怕看,又常想看;每看一次,過去的生活就像潮水般撲來將他整個地淹沒了……”她熱愛著她的“掏炭丈夫”,他渴望和她生活在一起,可他們卻天人永隔…… 一生一世為一人,花開花落終為情。生死契闊,與子成說,縱使萬般煎熬、縱使生死相隔。生命里有著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怎樣的愁苦和感傷?人類之樹凋零了多少這樣的花朵,零落成泥只有香如故。只有用無盡的淚水,來祭奠他們永不復歸的青春之戀。 3.4蘭花對王滿銀的愛情 孫蘭花對于王滿銀是愛情,而王滿銀多年來在外面瞎逛,和一些女人牽扯不清。單純質樸的蘭香,“不管別人對他丈夫怎么看,這個忠厚善良的農家姑娘,始終在心里熱愛著這個被世人嫌棄的人——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這個男人,曾在她那沒有什么光彩的青春歲月里,第一次給過她愛情的歡樂啊”;“蘭花在鍋臺上忙著給他們做飯,時不時淚眼矇眬地瞥一眼炕上擠成一堆的父子三人。這個女人從來沒有感到過像現在這樣幸福啊!”王滿銀歸家后,可憐的蘭花堅決不讓男人去勞動。只要丈夫不再離開她,夜夜摟著她睡覺,這就是她的最大幸福了。現在,別說那些地,就是再給她一些地,她都有心勁種哩!真正的愛情就是這樣的啊,不管不顧、不離不棄,別人覺得不好沒關系,只要自己覺得他好就行。 3.5金波對藏族姑娘的愛情 這份愛情同樣讓人動容,也是留下想象空間的一個懸念。藏族姑娘在哪里?她和他對唱,緊緊地擁抱,又留下一個信物,說明對他是有心的。她也曾向他一樣,苦苦地尋找過他嗎?多年來,金波一直保持著那個習慣:用藏族姑娘留給他的白色搪瓷缸每天泡著喝一杯茶水。對他來說,這幾乎成了宗教儀式。有時候,他也會在黃昏中爬上城邊的山巒,熱淚漣漣地反復唱《在那遙遠的地方》……“是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他心愛的姑娘。他不能忘記她。這是永遠的愛,永遠的傷痛!愛,就能使一個人到如此的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遠的合二而一,就是與上帝的契約;縱使風暴雷電,也無法分解這種心靈的粘結。兩個民族,語言不通,天各一方,甚至相互間連名字也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嗎?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議!而最不可思議的是人,人的感情”。癡情的金波為了一個幾乎可以說是陌生的少數民族姑娘,苦苦思念了七八年,后來又像堂·吉訶德一樣不遠萬里去尋找她……愛情,多么美好,又多么折磨人! 《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寫得很美,被賦予無比美好的內涵和想象空間。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無性不成書”的長篇小說創作風氣中是難能可貴的。正因為如此,才深深地打動讀者的心。
4.情同手足的友情 4.1金波和少平的友情 金波和少平,不是兄弟勝似兄弟。他們不僅生活上形影不離,也是心靈相通的知己。“少平正要去給父親買飯,金波卻從街上買回來一堆燒餅和二斤切碎的豬頭肉。再沒有比金波更可愛的人了”;“這時候,少平才注意到,金波已經換了一身破爛工裝,整齊的頭發抖弄得亂蓬蓬地耷拉在額頭。他心里立刻明白,敏感的金波猜出他目前的真實處境是什么樣子,因此,為不刺激他,才故意換上這身破衣服,顯得和他處于一種同等的地位。他們相互太了解了,任何細微的心理反應都瞞哄不了對方”。他們之間的交流,有時候不需要語言,眼神、呼吸、嘆一口氣等等,都是他們之間相通的交流方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書中寫道“朋友之間的親密感情,往往要勝過父母兄弟之間的感情。”這是包括作者的許多人的心聲吧! 4.2蘭香和金秀的友情 蘭香和金秀情同親姐妹,蘭香和二哥一樣,也是借助在金家。她們倆一起上學,后來又一起考上了大學。“金秀買學習用具,都是兩份,她自己的一份,蘭香的一份。”兩人去看望生病的同學,也是金秀準備好禮物,避免家庭困難的蘭香出錢。 這樸實的友情是我們生命中不能缺少的,即使有相親相愛的家人、愛人,我們仍然需要友誼,這樣生命才會豐盈。
【結語】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用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這些平凡人的真情,讀者從字里行間能看到陽光,覺得生活的艱難中充滿了希望,一個“情”字濃厚、深沉并且歷久彌香。觸人心靈的《平凡的世界》,最激動人心、最令人難忘、最令人陶醉的就是蘊含其中的情——那種對故土、對親人、對愛人、對朋友的情。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但“情”仍然是最珍貴的,這是人性中最根本、最純真的鄉情、親情、愛情和友情。
參考文獻 [1] 路遙著,《早晨從中午開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 路遙著,《平凡的世界》,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3] 林清玄著,《三十歲后始‘覺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