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壽平畫梅花 董壽平畫梅花,早期師法元代畫家王冕,以畫墨梅為主。中年以后變法,從寫生入手,深入的觀察了梅花生長的過程,取梅樹枝干的軒昂挺拔之態和傲寒不屈的性格作為創作的依據,不斷創新,有許多佳作傳世。50年代時他喜作粉梅,自染褐色宣紙作畫,或用灑金紙作畫,焦墨枝干、粉紅花瓣、對比鮮明、光彩照人,大有古艷寒香的情趣。60年代后,再創繁枝密萼、絢麗奪目的“朱砂紅梅”,朵朵梅花各有姿態,花瓣的正、反、側、合各具其趣,涂點婀娜多姿的花蕊,猶有寒香撲鼻之感。 董壽平畫梅花,以畫墨梅為主。 董壽平畫梅花時,先用大筆蘸焦墨畫出梅樹的主干及小枝,同時又注意留出畫梅花的空白處,筆勢雖中斷,但續畫時仍保持前進的筆力和墨色,再用焦墨或淡墨皴出樹干的樹皮紋路,顯出樹干的陰陽面而又有立體感。他有獨特的畫梅花瓣的畫法,用旋轉的筆鋒畫出花瓣,水分掌握適當,使之透明、鮮活、濃淡相宜、質感強烈。 淳道字畫商城精品張明梅花《香滿乾坤》 他畫側面梅花,第一筆橫出成側面,第二、第四筆是稍側的花瓣,第三筆是正面的花瓣,數筆下去,使每一朵梅花都有不同的姿態。 董壽平畫梅花特別講求構圖的氣勢,梅花的安排有如下圍棋布子一,要占到有利位置。要以少勝多,不能畫成紅花一片塞滿畫面,做到繁中有簡、簡中有繁,不因繁而雜亂無章,也不因簡而平淡無奇。色彩的濃淡干濕、墨色的暈染層次,疏密相當,充分表露出梅花的特性。他還善于作墨梅,只用墨畫而不用顏色,畫出的梅花反而使你覺得有顏色,這種技法是難得的。他用焦墨畫出枝干,再用淡墨勾出每朵梅花的花瓣,以焦墨點出花萼和花蕊,洋洋灑灑,如一樹盛開的白梅,幽香飄拂、沁人心脾。 董壽平畫梅花時,速度很快,一筆在手,勾勾點點,皴皴擦擦,朵朵梅花瞬間即出,枝繁花茂,生機勃發。 看他畫梅確是高度的美的享受,他的畫筆有如一個交響樂團的指揮手中的指揮捧,美妙的音樂旋律,就在他的指揮下迸發出優美的樂章,和諧、深遠,時而高昂、時而低沉,使你共鳴,感到欣慰、感到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