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舉報
本文來源 | 魔力小孩Magikid(ID:Magikid) 圖文 | 薇媽 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 是否渴望擁有“可愛”的父母? 可當你有了自己的孩子, 是否變成了“可怕”的父母? 看看下面一組漫畫,你屬于左邊還是右邊? 當孩子吃飯的時候 ▼ 當孩子不小心把面條撒在地上的時候 ▼ 當孩子哭泣的時候 ▼ 當孩子胡亂涂鴉的時候 ▼ 當孩子玩手機 超過15分鐘的時候 ▼ 當孩子動作笨拙 或想不出辦法的時候 ▼ 當孩子出門磨嘰的時候 ▼ 當孩子問“地球有多重?”的時候 ▼ 當孩子將數學卷給你簽名的時候 ▼ 當孩子有起床氣的時候 ▼ 當孩子犯了一個 你認為的“大錯”的時候 ▼ 蔡康永曾說: 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哪個父母不是把孩子放在心上,可我們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語言傷了孩子的心,那些含有欺騙、威脅、恐嚇、侮辱、否認、無視、命令的語言,就像一把尖刀,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不安、膽怯、自卑、儒弱、放棄、緊張、焦慮的種子。 所以,你今天對孩子說了什么樣的話,決定了他明天變成什么樣的人。 你說這都是為了孩子好,還成了使用語言暴力的理由了?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范疇。 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系,受害者缺乏自衛的力量,比如幼小的孩子。而且很多時候,家長并沒有意識到語言的這種威力。但有時孩子真的讓我抓狂,還經常犯錯讓人惱火,我就不能罵了嗎?除了深深深呼吸,就沒有辦法了嗎? |
|
來自: mikeywangtao > 《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