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歷來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曾廣賢文有云:“父子和而家不敗,弟兄和而家不分。” 古人又云: “父子參商非吉兆,家和萬事自然興。” 參商者,就是參星與商星。古人看到傍晚西邊最早升起的亮星太白金星就取名曰“參星”,看到凌晨東邊升起最亮的啟明星就取名“商星”。古人天文知識缺乏,不知道太白金星和啟明星是同一個星球,他們認為參商二星相距遙遠,就用“參商”一詞來形容父子兄弟不和睦。 兄弟父母不和睦最有名的典故是國家級正史《宋史》記載蔡京:“ 見利忘義,至于兄弟為參、商,父子如秦、越。 ”正史說蔡京兄弟不和、父子互相攻擊,這是怎么回事呢? 蔡京的弟弟蔡卞因為是宰相王安石的女婿,因此仕途比蔡京起步更順利,蔡卞當中書舍人的時候,蔡京僅僅是個郎官。蔡卞覺得在朝廷走動,自己走在哥哥前面,有違友悌之道。他為了照顧哥哥面子,就主動申請降職到哥哥之下,朝廷應允之后,蔡京的地位才比弟弟蔡卞高。后來蔡京當了宰相,蔡卞看不慣他信用奸臣童貫,與蔡京起了爭執,蔡京不念友悌之情,將弟弟蔡卞貶官趕出京城。 蔡京當了二十幾年宰相,他的大兒子蔡攸和老三蔡絳都位列一品,但是蔡京把政務都交給蔡絳處理,因此蔡絳的勢力明顯超過大哥蔡攸。老大對老三風頭超過自己很不爽,就想方設法打擊老三。 宋史記載蔡京任人唯親“ 廝養居大官,媵妾封夫人 ”,他的三兒子蔡絳也有樣學樣,任用他老婆的哥哥韓梠為財政部副部長(戶部侍郎)。蔡攸抓住蔡絳任用大舅子這件事大做文章,向皇帝檢舉揭發他的弟弟。蔡攸本來想借這件事扳倒弟弟蔡絳,結果這件事被蔡京的政敵利用,成為蔡京倒臺的導火索。 蔡京倒臺后,朝廷調查發現蔡攸和蔡絳貪污受賄,罪行跟他爹蔡京差不多,就判了蔡攸死刑,蔡絳被流放白州。蔡京貪污受賄,兒子有樣學樣。蔡京任人唯親,蔡絳有樣學樣。蔡京不顧友悌之情與弟弟爭權,蔡攸有樣學樣想扳倒弟弟爭權,結果把他爹坑倒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