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中考成敗的關鍵之年。在某種程度上,中考的發揮決定了部分人生走向。這一年比初一初二更重要,家長的管理工作也更艱苦。 不過,總有一些學生在最后這一年掉鏈子,讓父母和自己三年的付出,化成不太好看的三位數。這樣的例子每年都有,足以引以為戒。 作為家長,初三這一年,無論如何要做好“緊逼盯人”戰術。因為任何的紕漏,可能都是大壩上的一個螞蟻洞,而螞蟻洞可以毀掉整個大壩。 有人怕這樣會給孩子太大壓力,其實這是兩回事。 緊逼盯人,不是說你要用語言和行動施加壓力,而是要加倍注意、警覺孩子的變化。 要掌握孩子每一天的實時動態。 學習情況,作業情況,情緒狀態。。。 面對孩子,你的情緒和行動可以“粗放”一些,但是內心要更“細密”。 孩子一直很懂事、省心,初三也需加倍關注,不能放心不管;要是以往就難于管理,初三更要用心、再用心。 毀掉初三的幾個常見問題: 一是早戀。 放在初中來說,初三搞對象的又算是晚了。這一年如果出現早戀,男生成績會下滑,女生成績也會下滑,而且是大幅度的。 初三談戀愛“毀人不倦”,以前還有彌補的余地,初三完全沒有時間。家長需要多觀察孩子狀態變化,是否突然更愛美,更注重外形,和同學聯系突然頻繁,外出時遮遮掩掩等。
找班主任老師溝通。班主任老師對學生動態的掌握最準確,沒有之一。負責任的班主任更是如此; 向孩子要好的朋友父母打聽、交流信息; 和孩子交心。真誠溝通,多次溝通,一次不行。不能只是說,更要傾聽。不要妄想禁止孩子戀愛,“愛是高處放的糖,越得不到越會想”。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認識到現在搞對象沒意思,這個很有效。 二是手機。 我一直主張只給孩子用諾基亞,畢竟手機的作用就是通話。 但家長和孩子之間,總歸有點“博弈”的感覺。長大了也要點“面子”,給孩子配個智能的,也很正常。 但智能手機無限制的隨心使用,就離成績下滑不遠了。 可以在被窩里聊QQ、微信。可以熬夜看玄幻小說。還可以寫作業時看湖南臺和浙江臺的娛樂節目。甚至接觸一些青少年不該接觸的東西。 不出半個月,學習一定退步。 【宇老師建議】: 協商好條件,什么時候可以用手機上網,多長時間,嚴格執行。其實我建議最好完全斷網。 有的孩子爭辯,做作業需要用手機查東西,這是借口。作為一個老師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根本不需要。用這玩意節省時間?甭信,一晚上也節省不了五分鐘。 三是朋友圈。 孩子在成長,朋友圈也在發生變化。近期和什么樣的學生有交集,和誰玩兒,家長必須關注。 我曾抽空研讀《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影響其行為的第一要素,就是同伴。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缺乏辨識能力,更容易受人影響。想想那些搞傳銷的大學生吧, 更何況初中孩子的心智和經驗。 跟學霸接近,可能會讓他變得對待學習更認真;跟游戲迷接近,他可能就要抽空組隊去打游戲了。 【宇老師建議】: 盯緊放學后和周末的動向。注意孩子口中談到的話題。最后,最好使的還是多找班主任溝通。 四是情緒。 這是最重要的。孩子和老師發生矛盾,或者和同學產生沖突,都是影響學習的重大事件。 家長一定要緊密關注。如果和孩子溝通不暢,這些問題又不能及時掌握,那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他可能無法獨自處理這樣的事情,學習成績會掉的特別快。而這些問題往往不會自己消失,只會發展到更糟,甚至變成惡劣事件。 【宇老師建議】: 平時多進行良性溝通,和孩子平等交談,引導孩子跟你講真話。注意要“引導”不是“誘導”,孩子們的情商比咱們高,不要弄巧成拙,青出于藍,但是勝于藍。設身處地,為他著想,用“愛”才管用。 如果孩子是和老師有矛盾,那一定要搞清楚事情的原由,再給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謹記,即使老師不對,往往孩子自己也有錯,一定讓他多找自身原因。 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否定一個老師,無論這位老師人品多差。那樣只能讓孩子帶著否定的態度,上完45分鐘的課程,結果只能影響自己的成績。 總之,家長的管理工作非常瑣碎,成在細節,也敗在細節。這些細節決定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學業好壞。特別想對初三家長說的一句話是,開始永遠不算晚。為了孩子,趕緊做一名學習型家長吧! ■中考滴答滴,宇老師原創號。我在呼和浩特,作為一只普通的初中教師,常年從事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略有心得。每周定期與家長分享管理方法,為初三學生提供方法診斷指導。敬請關注宇老師公眾號“yulaoshi100”。 |
|
來自: 鄭公書館298 > 《父母學習與社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