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顯微鏡是最重要的科學工具之一,有了它,人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微觀世界。今天實驗君教大家用簡單的辦法,制作高倍的放大鏡。 關鍵概念 折射 顯微鏡
操作步驟 ① 在卡紙上鉆出一個孔,直徑約1厘米。用膠水把鋁箔粘在卡紙,然后在鋁箔上,用針扎一個小孔,直徑約2毫米。卡紙和鋁箔不必拘泥于圖中的形狀,也可以做成長條狀,這里的關鍵是小孔。 ② 在小孔處涂一些凡士林,這樣做是為了使水滴形成圓球狀,避免在鋁箔上分散開。沒有凡士林,也可以用蠟筆或蠟燭在小孔周圍涂一下。然后滴一滴水在小孔上。 ③ 好了制作完畢!你可以用它來觀察微小的物體。有必要的話,可以用手電筒照亮被觀察的物體。 我們再介紹一個更加簡單的辦法,只用一滴水和有攝像頭的手機或平板電腦即可,如下圖所示。 注意要有大人陪同,防止電子設備進水。如果電子設備發生損壞,實驗君概不負責。 觀察效果
小螞蟻 花瓣和花蕊 實驗原理 實驗原理非常簡單,和放大鏡類似,利用透鏡(在這里是水滴)折射使光線分散將像放大。 這個小實驗制作的并不是真正的顯微鏡。但是小水滴的形狀接近球形,它的放大倍數比一般放大鏡要高一些,也就能看到更小的物體。這個其實和列文虎克最早發明的顯微鏡非常類似。通過顯微鏡,列文虎克發現了新奇的微觀世界。 ![]() 親愛的小伙伴們, 想不想讓更多小伙伴看到 你的微距作品嗎? 可以把你拍到的照片發給我們哦~ 你也可以把孩子的小名 一起發過來展示在我們推送中。 我們將每月抽一次獎, 送一期電子版《環球科學》!
想獲取一手科學活動信息,與更多家長溝通科學教育方法?關注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ID:bringsciencehome),回復“家長群”,編輯會第一時間拉您入群。 不過癮?請戳 “把科學帶回家”由世界科普圣經《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主辦,致力于為孩子帶來最好的科學教育。 轉載請聯系 kids@huanqiukexu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