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已去過碧江金樓 但這個角度的金樓你又見過沒? 你能指出金樓的具體位置嗎? 答案是 …… 不告訴你! 美景要靠自己發現哦! 碧江 這里曾有過金屋藏嬌的浪漫故事 如今金樓依舊,伊人已逝 仿佛印證了那句詩詞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今天 讓我們走進碧江 細細品味其中的故事! 碧江村小檔案 建村時間:南宋初年 稱號:順德區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 特色:典型嶺南水鄉建筑風格,1萬多平方米明清古建筑,祠堂、宅第、民居、書塾、園林任你睇! 碧江金樓 才子佳人的浪漫愛情 你看過《一代宗師》中出現的對打情景嗎?迷離的光線中,精致的金樓若隱若現,讓博大精深的武術變得神秘而優雅,據說這一場景便是借鑒了碧江金樓的裝飾特色! 碧江村古建眾多,金樓最負盛名,只因這里有著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金屋藏嬌 晚清時期,慈禧的干女兒、法務大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下嫁時任兵部員外郎的碧江人蘇丕文。當時這座金樓還只是蘇家的私人藏書閣,為了迎娶“公主”,蘇家特意將其貼金改造,以作結婚之用。從此才子佳人,紅袖添香,一段“金屋藏嬌”的故事成為佳話。 如今,佳人已逝,唯剩金樓依然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愛情的永恒。王家衛導演是不是也被這個愛情故事打動,從這里獲取靈感呢? 金樓其實名叫“賦鶴樓”,是“職方第”的藏書樓,因精美絕倫的金木雕而得此名。 一座充滿書香氣息的樓閣,會不會因為貼上黃金就變得俗不可耐呢? 答案是:完全不會。 因為金樓的魅力不在于貼金,而是工匠們的手藝。 輕撫過由酸枝木制成的家具、門窗、屏風,因為經過精細刮磨,表面非常光滑,一點也不會扎手。家具上雕刻的花鳥魚蟲等傳統動植物,栩栩如生。薄薄的金箔只是增添了金樓的華貴,匠人的手藝才是讓金樓真正散發魅力的原因。 金樓古建筑群 歷史見證 書香四溢 其實,整個碧江金樓古建筑群是由泥樓、職方第、南山祠祠、見龍門、亦漁遺塾和三興大宅等多座建筑組成的,金樓只是其中的一座樓閣。 蠔殼墻 古建筑群內,有一面排列整齊、保存完好的蠔殼墻。村民們說,古時候,這是有錢人家才用得起的“好東西”。冬暖夏涼的蠔殼墻,這樣的“舊式空調”,現代人可享受不到呢! 亦漁遺塾 這家看似普通的私塾可不簡單,因為這里曾走出過六名進士!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里人才輩出呢?村民們說,全靠一孔不起眼的微型井,才子們用來磨墨的水就是來自這里。 因為井口太少,這口井打上來的水量只能以滴來計算,就是為了讓才子們明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含義,真是用心良苦! 來到后花園,一幅顯眼的銅版畫出現在眼前。這幅寬23.8米、高1.5米的銅版畫,是根據清朝道光年間雅士蘇鶴所作的《碧江廿四詠》鑄成的。 細看版畫,上面細細描繪著碧江舊時的市井風貌與自然景觀,還刻有24首詩詞,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碧江版清明上河圖”!果然精妙! 如今,站在這幅碧江專屬的“清明上河圖”前,任誰都會感慨世事變遷。但好在,在碧江仍能隨時找到人與事和舊時歲月千絲萬縷的聯系。 ![]() 泰興大街 祠堂串就的珠鏈 在佛山,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說話:順德祠堂南海廟,順德祠堂在碧江。碧江最集中的祠堂群,要數泰興大街上的古祠堂群。 ![]() 泰興大街是一條近300米長的歷史長廊,在這條古老的大街西側,還保留著澄碧蘇公祠、叢蘭蘇公祠、逸云蘇公祠和何求蘇公祠等四所明清祠堂和錯落的古民居。 ![]() 這些祠堂、古民居都是仕人們衣錦還鄉之后修筑的,碧江村人才輩出,這里曾出了17名進士,106名以上中舉仕子。祠堂的存在,凝聚了一個家族共同的精神。清悠的巷道,滿載著碧江人對家鄉的思念。 ![]() 碧江,和很多老村一樣,越來越多人外出,闖世界,謀發展。但是,碧江走過歷史的長河,那一分自然流露的從容大氣,和大部分的老村又顯得不一樣。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需要每一個來過的人細細品讀。 ![]() 游玩攻略 交通: 1、自駕車:到順德后,在105國道去廣州方向到北滘碧江碧桂園,在右手邊可以看到碧江金樓的路牌,右轉后走大概1公里就到。 2、公交車:乘坐331路、332路、933路至“碧江居委”站下,往南步行至交叉口,往東沿著泰寧西路步行約5分鐘即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