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分析 1.專業背景: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做到了課程與幼兒園需求對接,教學目標與崗位要求對接。 2.學情分析:我的授課對象是學前教育專業二年級學生,其中3名學生語音語調不準確,8名學生語言能力非常強,語感好。共性的問題是:朗讀范圍狹窄,不能適應不同文體的朗讀。 3.教學內容:我選用的教材是《幼兒教師口語》,屬于全國學前教育專業“十二五”系列規劃教材。 4.教學目標:依據大綱要求,結合幼兒園實際崗位需求,我確立了本課教學目標。根據學情分析以及教學目標,我確立了如下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策略 過去語言課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示范、學生跟讀,學生存在厭學情緒,興趣不足、效果不佳。信息化為語言課程提供了更豐富的資源和更有效的手段。我們的口號是讓朗讀成為生活,讓生活更加快樂!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為“以兒童故事朗讀作為教學任務,在信息化環境下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共用兩課時。本課主要運用了任務驅動教學法,課程通過教師與學生雙線并行完成教學過程。指導學生按照“明任務-學新知-做任務-評反饋-拓提高”的流程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課前,教師在藍墨云班課上傳朗讀示范音視頻,供學生課前學習。學生利用手機隨時隨地熟悉課堂內容,把學習時間化零為整。 課中 1.明任務 學校與幼兒園注冊了360校企合作平臺,我們在平臺上接受幼兒園發來的兒童讀物錄音邀請,本課以《狐貍和貓》作為教學范例。接下來我們按照幼兒園標準和要求在信息通道下設計本課的教學活動。 2.學新知 課堂上我把學生分為三個小組,便于合作不同角色故事的演繹。分別錄制故事《狐貍和貓》。想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需要運用不同的朗讀技巧演繹故事角色,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直觀了解人體器官內部構造,所以我使用了可拖拽3D仿真技術,從而讓學生更加清晰了解發生器官構造掌握朗讀技巧。
課上,學生利用“為你讀詩”軟件練習兒童故事《狐貍和貓》。過去朗讀課學生面對枯燥的書本,毫無主動練習興趣。學生沒有成就感,很少愿意主動去練習。“為你讀詩”軟件擁有文本滾動播放、自動配樂等功能,將傳統枯燥的朗讀模式變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卡拉OK”模式,通過手機錄制可以反復收聽,可以分享給朋友聽,成就感增強,無需教師要求學生自發多次練習。 4.評反饋
5.促提高 為豐富課堂練習趣味性和層次性,在完成多故事錄制的前提下,各組分別錄制兒童故事動漫配音作品。同學們為幼兒園提供的動畫片配上自己的聲音,配音過程中認真體會學前教育口語特點,鞏固提升朗讀技巧。 課堂學習結束后,布置作業,讓同學們利用手機軟件練習詩歌《在山的那邊》散文《匆匆》,提升朗讀能力;二是注冊網絡有聲平臺比如“ACE酷聽有聲網絡出版平臺”,學生在線領取錄制兒童故事、廣告任務,上傳自己的有聲作品,通過完成網絡訂單合同的形式,利用所學技能,提升就業能力。 教學效果 家長是幼兒學習效果的第一反饋者,我們提交的學生作品通過幼兒園分發至幼兒家長,將此錄音作為睡前故事為幼兒播放,通過家長、幼兒教師、幼兒多維評價方式反饋并檢驗學習效果。 本課成功運用手機卡拉OK朗讀方式打破教師擔心手機影響教學的顧慮,通過手機的使用讓枯燥的朗讀變得更輕松愉快,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朗讀。 本內容的學習做到了將課程內容與幼兒園的需求對接,學生通過學與練 為未來的職業做了一次真刀真槍的實踐。 為你讀詩/配音秀手機應用練習朗讀作品,節約了教學成本,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教師可以全面監控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狀況與學習效果;學生學習與練習有興趣、有動力、有目標。 這些未來的幼兒教師通過兒童故事/動漫配音以及網絡小說廣告錄制的訓練獲得了語言、語音以及朗讀技能的提高,通過兒童讀物作品錄制提高了幼兒教師口語的幼兒性和感染力,鍛煉了崗位技能。 學生對配音的掌握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老師也經常參與錄制過程。下面我展示的作品就是我與學生共同完成的片段………… 以上就是本課教學設計的全部內容,請各位專家指正。謝謝大家! 學校簡介: 河南省商務學校始建于1951年,隸屬于河南省供銷合作總社,是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現有經濟管理系、信息工程系、藝術教育系、機電工程系、現代服務系、軌道交通系、基礎教學部、德育教育部等8個教學單位,開設有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電子商務、計算機及應用、電腦美術設計與制作、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數字影像技術、客戶信息服務、物流服務與管理、數控技術應用、美容美體、高星級酒店運營與管理、學前教育、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和航空服務等15個專業,其中電子商務、計算機及應用、高星級酒店運營與管理和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美容美體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國家級技能鑒定站2個。(作者:許剛,河南省商務中等職業學校)
|
|
來自: 小橋流水u9t8jc > 《經驗資源教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