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由從小就家境很好,父親是一位有身份的出版社編輯。真由長大以后也成了編輯,做到副主任級別,手上有暢銷書作家資源,算得上職場成功的女性,不過40幾歲還沒有結婚。 下班后,她到了酒店,拿鑰匙、上樓、開門、進浴室,一氣呵成。顯然她不是第一次來了。 浴缸里躺著的是,和她有巨大年齡差的小鮮肉直巳。 真由幫直巳擦干身體。 她不是他的媽媽,是他的情人。 直巳是真由好閨蜜百合的兒子。真由這么做,源自一場謀劃了20年的復仇計劃。 20年前,真由還是小女孩,隔壁搬來了新鄰居百合一家。兩個小姑娘很快就成為閨蜜,可百合自帶掠奪屬性,真由的任何東西她都想要。 第一次見面,百合就看上了真由的項鏈。“真好看,給我”。真由雖然很吃驚,但沒有拒絕。 真由的爸爸培養的青年作者諒一哥哥,住在她家的別院里,跟真由青梅竹馬,成了情侶。百合在隔壁看到,投來“給我”的眼神。 百合利用各種機會主動接近諒哥哥。 終于在幾年后,勾引到手,懷上了諒哥哥的孩子。 百合來找真由,讓她把男友讓給她。 可意想不到的是,沒有互撕,真由只是問了是誰主動的。之后,兩個人繼續做閨蜜。 百合終于和諒哥哥結了婚,二十年過去,兒子也20歲了。此時的諒哥哥早已成了知名作家,真由是他的責任編輯,而百合和真由仍舊是最好的閨蜜。 歲月改變了兩個女人的容貌,不變的是,百合的掠奪屬性,與真由的包子性格。 看到真由戴的耳環很漂亮,百合直接要過來,哪怕她們已經四十幾歲了。 諒哥哥問真由:“偶爾你也拒絕一下她啊。” 真由笑而不語。 百合說,我只對真由這樣。因為她從不懂拒絕啊。 真由家有一棟度假別墅,因為年久失修,已經破敗,真由的媽媽想要出售。百合夫婦希望買下來,可是真由不希望賣給百合,閨蜜就直接來強買。 真由終于拒絕了一次。她不希望任何人住那棟房子,因為那里充滿了不快的記憶。 二十年前,真由邀請百合一起來別墅度假。看到真由有個優秀的爸爸,百合又想掠奪。 那天晚上,百合穿著背心短褲溜進了叔叔的房間,訴說自己是怎樣無人疼愛。真由的爸爸拒絕了幾下,就動了心。 這一幕正好被真由看到了。 真由不能原諒父親,從此再也沒有跟父親對視過。而父親也不能原諒自己。 度假回來后的一周,真由的爸爸就內疚的自殺了。 可是真由仍然與百合做著閨蜜。 直到百合與自己男友的兒子出生,真由終于決定走上復仇之路。 而真由的復仇計劃就是從小培養迷弟,讓閨蜜的兒子迷上自己。在閨蜜家吃飯,飯桌下是真由與閨蜜兒子的小動作。真由就是這樣悄悄的獲得復仇的快感。 這是一部最近超火的高分日劇——《賢者之愛》,四集迷你劇,目前只播了兩集。 這部劇最近很熱,離奇的情節和情色的包裝只是其一。它是那么重口味的告訴我們,不懂得拒絕別人,有多么嚴重的后果。 真由的不懂拒絕,讓百合一步步得寸進尺,不但男友被搶走,還間接害死了她的父親。 而她的復仇,在我看來真的太心累,付出20年,就憋了這樣一大招,而20年里,自己的痛苦每天都在折磨著她。 如果,從一開始百合要項鏈時,就直接say No! 也許后面什么都不會發生。 可是現實中,我們就是一個個不會說No的老好人呀,這也是《賢者之愛》能戳中那么多人的原因。 劇中,女主角的媽媽和她聊起閨蜜百合,就說到:“我和你爸爸,都不太懂得怎樣拒絕那姑娘。”他們可能從來沒教會真由去拒絕別人。 剛開始走入社會,父母擔心我們搞不好人際關系,自然少不了叮囑友愛謙讓吃虧是福之類的話。 于是,當和大學室友一起逛超市,她溜去和男友約會,十幾斤重的水果手紙,我什么都沒說幫她拎了回來。不管你準備考試多忙,都要陪她逛西單買衣服。不管你的空間多么小,還是要容忍她無數雙鞋塞在你床下。 上班以后,要討好前輩同事,于是給他們整理他們的工作資料,他們悠閑的回家陪老婆,而我成了最晚走的人。應該是一個團隊該干的活,壓給我一個人。每天都處在情緒崩潰的邊緣,只能在兩年后放棄那份別人小羨慕的工作。而現在想想,只要當時我說搞不定,我需要幫助,結果也不一定那么糟。 所以直到今天,我都在學習怎樣拒絕別人。 說'No'為什么這么難?也許,是我們需要在別人面前維持一個好形象。我們擔心,如果自己對別人沒用,就沒人會喜歡我們。 “不懂拒絕”通常與父母難脫干系,比如心理層次上,父母對孩子期待過高,需要孩子更努力的去迎合才能滿意,所以孩子形成了討好型、低自尊型的人格;也與父母沒有教會孩子拒絕有關。今天就重點講講后者吧。 有一位朋友常跟我抱怨女兒妞妞吃得太多,兩歲的孩子,每頓都要吃下成人一樣多的飯。婆婆的各種喂,各種超量的零食水果,看得出并沒有讓孩子吸收的更好。她偶爾讓婆婆注意一下,可什么都改變不了。 直到她改變了戰術。有一次,剛吃過午飯不久,奶奶又開啟了養豬模式,“妞妞快來,奶奶剛剛蒸好一鍋包子,先給你吃一個。”女兒一聽,馬上就準備去拿包子(通常吃下更多食物,妞妞會收獲更多表揚)。 媽媽趕緊攔下她,“妞妞,你告訴媽媽,剛剛吃飽飯了沒有?”妞妞點了點頭,媽媽說:“剛吃飽,馬上接著吃,肚子會撐得很疼的,你還記得上次拉肚子的事嗎?” 妞妞說:“那我不吃了,我也不太想吃。”然后媽媽讓妞妞自己跟奶奶說。雖然奶奶有點不快,可后來困擾朋友很久的問題就這樣逐漸解決了。 當我們探討,陌生人不要隨便touch我的寶寶,熊親戚不要亂喂我的寶寶,其他孩子來搶我寶寶的玩具怎么辦時,我們能改變別人的太少太少。教會孩子say No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我們要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我不想把項鏈給你,那是我的”、“我跟你不熟,你抱我我很不舒服”、“我沒見過這種吃的,我不敢吃”……告訴孩子,你這些情緒是正確的,你可以當場說出來。 父母要幫助、促使孩子下決心說不,比如爭搶發生時,跟對方小孩說:“我們家妞妞正在玩呢,過一會再借給你好嗎?”。事后可以和孩子說:“她想要你的項鏈,我認為可以拒絕她”、“沒有關系,你告訴她你很喜歡,她一定會理解的”。 當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的更好時,你可以告訴他怎樣迂回的拒絕別人,比如“我還沒有玩兒好,過半小時之后再借你玩兒,好嗎?”“奶奶,我已經吃飽了,再吃小肚子該撐壞了。”
如果寶寶的語言能力還不夠,而你認為孩子應該拒絕別人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出面解圍。 比如,有一次,我和小Jo去小區物業辦事,出來有一些臺階,小Jo耍賴想讓我抱,物業經理很熱情的說:“來,叔叔抱你!”小Jo一下子愣住了,一副“我跟你不熟”的表情。我趕緊解圍說:“你已經是大孩子了,太重了,叔叔抱不動你。” 看,說“No”也沒那么難嘛。 一個會說“No”的孩子,并且懂得怎樣禮貌的說“No”的孩子,情商不會太差。 最后請注意:我們說的“拒絕”,是一種經大腦分析思考后的有意識行為,是孩子對人、對事作出的理智判斷,它與感情用事、耍脾氣、無端拒絕大人合理的要求是兩回事。 P.S.,想看《賢者之愛》,B站就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