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藝術學院簡稱“南藝”,是中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并延續至今辦學實力最雄厚的高等藝術學府,中國六大藝術學院之一,江蘇省唯一的綜合性藝術院校,國家文化部與江蘇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學。 南京藝術學院的前身是1912年中國美術教育的奠基人劉海粟先生約同畫友創辦的上海美術圖畫院,1930年更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專董事局主席,1959年定名為南京藝術學院。已發展成為在國內外卓有影響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擁有多學科、本碩博多層次教育體系的新型綜合性藝術院校。是截至2013年全國唯一擁有藝術學五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的高校。 根據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座落于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南京主城區內,學校占地700余畝,校舍面積30萬平方米。在校生總數11394人,其中校普通本科生9145名,博士生129名,碩士生875名,留學生120余名,成人本科生675人,附中學生450余名。 南京藝術學院是中國最早創立的藝術院校之一,其前身可上溯到1912年由劉海粟先生創辦的上海美術院。上海美術院為中國近現代第一所美術專門學校,正式創建于1912年11月23日,校址設在上海乍浦路7號,后幾經遷徙,最后落成于上海舊法租界菜市路,1915年更名為上海圖畫美術院,1921年改名為上海美術專門學校,1930年更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學校初設繪畫科,再改為西洋畫科。1919年增辦為六科:中國畫科、西洋畫科、工藝圖案科、雕塑科、高等師范科和初等師范科。同年,成立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董事會,由蔡元培、趙鞠椒、王震、沈恩孚、黃炎培等社會名流組成,至此完成了具有規模的藝術院校建制。 1922年9月,顏文梁創辦蘇州美術學校,1932年10月定名為蘇州美術專科學校;1950年5月,山東解放區的6個文工團(隊)與華東大學文藝系經整編而成華東大學藝術系,12月8日并入山東大學藝術系。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實行院系調整,根據中央文化部決定,合并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和山東大學藝術系為華東藝術專科學校,合并工作于同年12月8日完成,校址設于無錫社橋。 1958年1月,華東藝專遷校南京,址于丁家橋。同年6月更名為南京藝術專科學校。1959年6月10日再被江蘇省政府定名為南京藝術學院,學制改為四年,從而最終完成了學院的建制。 1967年5月學院遷址南京市黃瓜園1號。文革期間,學校也因時局的變化,于1969年11月23日與當時的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音樂系以及江蘇戲曲學校合并為江蘇省革命文藝學校。1972年11月恢復校名南京藝術學院,址于北京西路77號,招收大學普通班學生。 1977年9月,開始恢復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同時定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號。2011年獲得藝術學學科門類全部五個一級學科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 2014年2月,南京藝術學院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文化部與江蘇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學。 南京藝術學院校園風光 南京藝術學院校園風光 南京藝術學院校園風光 南京藝術學院校園風光 南京藝術學院校園風光 南京藝術學院校園風光 南京藝術學院校園風光 南京藝術學院校園風光 南京藝術學院校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