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于射天狼--英杰輩出的慕容家族 (上) 1、起源 說起中國古代歷史,如果讓我選出一個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少數民族,我會選擇鮮卑。這個民族有著傳奇般的色彩。他們一批又一批的邁入中原,不斷的融入中國文化的熔爐里,為中華歷史添上了色彩亮麗的篇章。他們對后世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其同時期的氐,羌,羯,匈奴等其他少數民族。中華民族最引以為傲的大唐盛世,就是鮮卑和中華文化融合的最和諧樂章。鮮卑的英雄們層出不窮,慕容氏建立的四個燕國,宇文氏建立的北周,都曾經雄霸一方。包括大理的段氏政權,也有鮮卑血統。有關鮮卑人的起源,一般認為它是東胡的一支(東胡是當時對于地處匈奴部落以東的少數民族的總稱)“鮮卑”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東漢,在《三國志》、《后漢書》中鮮卑與烏桓并稱東胡,東胡最鼎盛的時候有二十多萬軍隊,能和匈奴分庭抗爭,它的風俗習慣也和匈奴相似,后來逐漸衰敗,在秦漢時期被匈奴打敗,逃到鮮卑山(今內蒙古東北)定居,所以叫“鮮卑”,東漢初年,烏桓人大量遷入塞內,與之相鄰的鮮卑人也跟著南遷,這些鮮卑部落大多聚居在遼東一帶,后來又有鮮卑部落內遷至遼西,因此又有遼東鮮卑、遼西鮮卑之分。當鮮卑各部漸漸興起之時,曾經盛極一時、雄霸漠北的北匈奴遭到東漢與南匈奴聯軍的致命打擊,北匈奴各部逐漸瓦解成小的部族。自那以后,關于北匈奴的歷史記錄漸漸從中國的歷史記錄中消失,這個昔日異常強大的游牧民族的衰亡,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比較普遍的一種看法是,在那以后,大部匈奴部族西遷康居一帶,以后又輾轉進入東歐,成為匈牙利人的先民;而留居漠北的十余萬戶匈奴人,由于鮮卑部落的強大和徙居漠北,也自號為鮮卑,成為漠北鮮卑的祖先。 這里我要講的就是遼東鮮卑的一支,一個偉大的家族——慕容氏。 慕容氏有個老祖宗,叫莫護跋,在三國時期進入遼西,后來跟著司馬懿欺負遼東公孫家有功,被封為率義王,定居棘城(今遼寧省錦縣或義縣西北)。一天,莫護跋去城里趕集,看見一定帽子很時髦,就買了下來戴上臭美一番,這種帽子叫步搖帽,因為鮮卑人國語不標準(估計也就陳冠希那水平),喊“步搖”喊成了“慕容”,莫護跋一聽挺好聽,就說以后咱就姓慕容了。這就是慕容氏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說是“慕二儀之德,繼三光之容,遂以慕容為氏”估計這是后來的粉飾,當時他又沒有接受漢族教育,哪知道什么“二儀”“三光”呀)。 2、發跡 后來,莫護跋的孫子慕容涉歸的時候,因為征討立了功,被晉武帝封為鮮卑大單于,慕容部又遷到了遼東郡的北部,這才開始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慕容涉歸死后,他的弟弟慕容耐篡位并且要致他的嫡子慕容廆于死地,慕容廆逃到遼東漢人家里才躲過一劫,后來慕容耐被手下干掉,慕容廆才回來繼承首領之位,他的大哥哥慕容吐谷渾因為是庶出,搶不過位子,加上部落發展大了,需要開拓新牧場,所以就率領自己所部1700戶從遼東分離出來,西遷到今內蒙古自治區陰山。就是后來的吐谷渾部落。 慕容廆年身高八尺,長的又漂亮,是個美男子。他小時侯去拜訪晉的安北將軍張華,被張華譽為“命世之器,匡難濟時”之才(好象在帝王傳記里總能見到這一類記載,怎么就沒人夸獎我幾句呢?)。 慕容廆上臺后,開始了對外全面擴張,他先把矛頭對準了同為鮮卑的宇文部,理由是以前宇文部得罪過他老子(瞧瞧這理由多失敗),于是上表晉武帝要求支持討伐宇文部。晉武帝堅持以穩定為重的現階段基本國策,所以就沒準他的請求。慕容廆當然不高興啦,就撕開臉皮跟晉武帝叫板,進入遼西漢人居住區大肆劫掠。結果晉武帝一看,小樣的還治不了你了?!就集中了全幽州的兵力揍了他一頓,慕容廆這才在晉朝面前老實了一點。(可惜這樣的“老實”僅限于晉武帝在位之時,和劉淵他們一樣,慕容廆也是在伺機而變。) 有句俗話叫“東邊不亮西邊亮”,對于慕容廆來說,應該是“西邊不亮東邊亮”,他在遼西這邊吃了虧,暫時不敢有所動作,但卻在東邊找到了平衡。在慕容的鮮卑鐵騎踐踏下,東北面的夫余國國王被逼自殺,夫余國一度亡國,而慕容部落收編了夫余國一萬多人,勢力大大增強。 當時,宇文、段氏二部漸強,而且實力都比慕容強大很多,與慕容部常有沖突。慕容廆采取了聯段抗宇文,并爭取晉朝支持的低調方針,于289年(太康十年),遣使附晉,被封為鮮卑都督。另一方面,對段氏十分恭謹,并且送了很貴重的禮物,還迎娶了段階的女兒為妻,結成聯姻,生下了皝、仁、昭三個兒子。又因為遼東僻遠,由遼東北部南下,遷居于徒何(徒河)之青山(今遼寧省義縣東北)。以游牧為業,倏往忽來,馳騁無定。 3、壯大 294年(元康四年),慕容部落回到了老祖宗莫護跋的地盤,徙居到大棘城(即棘城、僰城),學習農桑,開始農業定居生活,訂立起與漢人相似的法令法規,開始改變游牧民族的習氣。永嘉(307—313)初,慕容廆自稱鮮卑大單于。西晉愍帝、東晉元帝均遣使封之為大將軍、大單于、昌黎公、遼東公等。慕容廆表面上尊崇東晉,實則欲借尊王之名,行擴土之實。 而這時宇文鮮卑的首領宇文莫圭統一了塞外的東胡各部,自稱單于,成為塞外最強大的一支力量,于是準備入侵緊挨著他西面的慕容部。宇文莫圭派其弟宇文屈云進攻慕容部邊境各城,打算一口吃掉慕容部。慕容廆對自己的對手十分了解,親自領兵進攻宇文屈云的別部首領素延,首戰便擊敗了對手。宇文部不服氣,又集結了十萬人來氣勢洶洶的討說法,并且把慕容廆包圍在大棘城中,慕容廆的部下都很害怕,慕容廆卻一點也不在意,對他們說:“素延的兵雖然多,但卻毫無章法可言,已經在我的算計之中了。諸位只管拼力一戰,沒什么好害怕的!”于是軍隊士氣大振,立即出城迎敵。素延的軍隊雖多,卻毫無紀律,亂成一團,當然不是慕容的對手啦,結果潰敗得一塌糊涂,慕容部的軍隊一直追出了上百里,俘獲和斬首的士兵數以萬計。宇文屈云的軍隊也不得不退回塞外,遠遠的避開慕容廆的風頭。這一戰打出了慕容廆的名聲,附近的一些知識分子紛紛前來投靠,于是慕容鮮卑威震遼東。(宇文部和慕容部,都在擴張自己的勢力和地盤,但采用的方式卻不盡相同,慕容廆征服一個部落或者勢力,往往講究消化和吸收,用幾年的時間整編他們的軍隊,融合他們的人民,對于不同的文化也是如此,這種方式已經不再是傳統的游牧民族征服方式了,這樣才能真正的充分吸收征服地區的一切資源和人物力;而宇文部落不知道去融合,而是把征服得來的人民立刻投入戰斗,部隊很難為之賣命,戰斗力不高,人數多但還是會失敗) 晉遼東太守龐本因為私人恩怨殺死了東夷校尉李臻,遼東鮮卑素喜連,木丸津以為李臻報仇為名起兵作亂,攻城陷地,殺掠士民,西晉州官無可奈何。太守袁謙和校尉封釋都害怕向他們請和。慕容廆在靜靜的觀望著這一切,他的兒子年輕的慕容翰站出來了,對他進言:“想得到諸侯的尊位最好方式莫過于勤王,自古有作為的君主,都是尊奉天子來博取民心,進而成大業。現在素喜連,木丸津犯上作亂,欺凌百姓。而且中原大亂,導致州師不振,遼東荒亂,也沒法來救援。大王你不如宣布他們的罪狀前去討伐,上則可以興復遼東,下則可以并吞二部,而且忠義彰于本朝,私利歸于我國,這是霸王的基業呀。”慕容廆笑著答應了,說:“小娃娃也有這樣的見識呀。”于是慕容部落進攻連、津二部,以慕容翰為先鋒,大破敵軍,斬其首領,吞并了二部的部眾。這是慕容翰的初陣,戰勝尚在其次,從中顯示出來的政治遠見和抱負,獲得了父親的賞識和重用。其后,慕容部落與拓跋氏聯軍進攻鮮卑族段氏,慕容翰攻取了徒河、新城(即徒河城或屠河城,今遼寧省錦州市,其新城一說在舊寧遠縣附近)。因為友軍的敗退,慕容翰留守徒河,在青山一帶修建防線。(慕容家的新星冉冉升起) 平州(即今遼寧一帶)刺史崔毖,是三國是著名美男子崔琰的后代,世代鎮守遼東,見士民多歸順了慕容廆,自己多次去請也請不到,不由得醋意大發。于是偷偷聯絡了高句麗、段氏和鮮卑宇文氏,讓他們三國合力進攻慕容部。慕容廆知道消息后,對手下說道:“他們三國被崔毖利誘,只是為了取得共同的利益而已。三處的軍隊剛剛聯合起來,其勢頭銳不可擋,此時決不可與之對戰,而應用固守來挫傷他們的士氣。這樣的聯軍只是烏合之眾,毫無統一的號令可言,而且各懷心志,時間一長必然互相猜忌,等到那個時候,我們再出兵,必然大破敵軍。”于是緊閉城門,任由三國軍隊折騰去。等到他們鬧騰夠了,慕容廆開始大耍陰謀詭計,他讓手下人帶著牛羊美酒去慰勞宇文軍。這么一來,段氏和高句麗就認為宇文軍可能和慕容部有什么秘密協定之類的,再不走就被人當傻子賣了,于是趕快撤軍。宇文部首領宇文悉獨官被慕容廆擺了一道,又回想起往日的愛恨情仇,心里割舍不下,于是帶領手下兵馬,連營三十里,繼續跟慕容廆耗上了。老狐貍慕容廆見勢不好想召回在徒河鎮守的慕容翰共御外敵,翰卻拒絕了:“悉獨官舉國來犯,敵眾我寡,應該用計來破,不能硬拼取勝。現在城中的軍隊足以抵御御敵人,我請求作為奇兵在外面,等到有可趁之機就擊之,我們內外夾攻,讓他震駭而不知應該怎么辦,就一定能打敗他。如若合兵一處,則悉獨官可以毫無顧忌的專心攻城,那樣我們就無計可施了。更何況未戰先怯,士氣也會大受影響。”慕容廆在大臣韓壽的勸說下接受了兒子的意見。悉獨官聽說后,認為翰“素名驍果,今不入城,或能為患,當先取之。”也認為慕容翰是個禍害,就要來先捋了他,可是慕容翰早有準備,派人冒充段氏鮮卑的使臣在半路上迎接悉獨官的騎兵,說:“慕容翰向來是我們的邊患,我們早就想除掉他了。如今你們來討伐,我們必將相助。你們最好快點進兵。”宇文部的軍隊見了段的使臣,大喜過望,就毫不猶豫的全速前進,乖乖的鉆進了慕容翰的包圍圈,幾千騎兵就這樣全軍覆沒。慕容翰同時派人通知老爹,慕容廆馬上派世子慕容皝以精銳部隊突然出城前往進攻,悉獨官慌忙前來迎敵,結果營寨空虛,被慕容翰玩了個“火燒連營”。就這樣,宇文悉獨官被這對“狡猾大大的”父子給玩的慘敗而歸,悉獨官僅以身免。真正的當了次“獨官”,而且宇文鮮卑經過這一敗,元氣大傷,從此失去了和慕容部抗爭的實力。老狐貍慕容廆盡得盡得遼東之地,做了平州刺史。其疆域,位于段部之東,隔遼水(今大凌河)就是慕容部,相當于東漢時的遼東屬國及其北徼,包括今遼寧省錦州市、義縣、錦西縣、阜新市及朝陽市等地。公元333年(晉成帝咸和八年),一代陰謀家,老狐貍慕容廆同志因病逝世,結束了光榮的一生…… 慕容廆在位四十九年,把弱小的部落發展到如此強大,這期間,他做了很多有利的措施:立僑郡縣,安置漢人,注意勸課農桑,發展社會生產。慕容氏據有遼西之后,山東、河北部分漢族世家率領宗族、鄉里、部曲、佃客一起投奔慕容氏,有的率眾達數千家。遼東一帶原來地廣人稀,只有1萬多戶,至公元4世紀初,人口增加10倍左右。慕容廆除了教民稼穡以外,并在江南求得桑種,在遼川發展養蠶業。對于投歸的漢人,設置僑郡縣進行統治。史稱:“時二京傾覆,幽冀淪陷。廆刑政修明、虛懷引納,流亡士庶多襁負歸之,廆乃立郡以統流人。冀州人為冀陽郡,豫州人為成周郡,青州人為營丘郡,并州人為唐國郡”。并選拔賢才,委以庶政,充當謀士,職居顯要,引為賓友。并以“平原劉贊儒學該通,引為東庫祭酒,其世子皩率領國胄束脩受業焉。廆覽政之暇,親臨聽之。于是路有頌聲,禮讓興矣”。說明慕容廆注意起用漢族士人,實行漢化,以適應日益向內陸發展,建立封建政權的需要。后又進一步提出慎刑、選賢、重農、禁酒色、退便佞等,為其子孫進據中原打下了基礎。慕容廆的幾個兒子也都是能征善戰的英杰加美男子,慕容翰和慕容仁幾次打退了高句麗的進攻,高句麗懼其威名不敢來犯,慕容皝趁段氏內亂前去打劫,大勝而歸。 4、墻鬩 慕容廆一死,自然是嫡子慕容皝即位,(中國古代繼承制度有三個標準:立嫡,立長,立賢,其中立嫡是首選,這也是吐谷渾當初爭不過慕容廆的原因)。而庶長子慕容翰有雄才大略,戰功赫赫,又一直深得人心,所以慕容皝對他一直很忌憚,現在慕容皝一即位,聰明的慕容翰明白意味著什么了,他嘆著氣說“吾受事于先公,不敢不盡力,幸賴先公之靈,所向有功,此乃天贊吾國,非人力也。而人謂吾之所辦,以為雄才難制,吾豈可坐而待禍邪。”,于是便連夜舉家逃亡,前去投靠了慕容氏的對頭,段氏鮮卑。段氏首領段遼早就聽說過慕容翰的赫赫威名,現在他來投靠,自然喜不自勝,連忙以禮相待,委以重任(段遼的這份氣魄著實難得)。 回到慕容部來,慕容皝有兩個嫡親的兄弟,慕容仁,深得軍心,智勇雙全,慕容昭,年紀輕輕,很有才干。所以他們很為慕容廆生前所喜愛,并且和慕容皝有些不痛快。這下慕容皝即位,他們也都知道性命難保,于是合伙商量推翻慕容皝,(多少英雄豪杰都在家務事上搞不棱清)結果事不機密,被人告發,慕容昭立刻掉了腦袋,慕容仁命大,此時從平郭(今蓋縣)發兵正在向西走,來到黃水,遇到了慕容皝派來探聽虛實的使者,慕容仁何等聰明,立刻明白大事不好了,干脆撕下臉來,砍了使者,退還平郭。慕容皝隨即發兵討伐,派弟弟慕容幼,慕容稚和司馬佟壽將軍高翔前去攻打,和慕容仁的部隊在汶城北大干了一架,可是慕容幼和慕容稚在久經沙場的慕容仁面前表現的果然很“幼稚”,部隊被全殲,佟壽叛變投敵,“幼稚”兄弟被活捉。孫機等人叛變響應慕容仁,于是慕容仁盡得遼東之地(這個遼東是指遼東郡,在平州的東部)。 段遼和別的鮮卑部落巴不得看熱鬧呢,于是一個個分別表示了對慕容仁的同情和支持,并答應提供一切人道主義援助。就在慕容部分裂的第二年,段遼派他的弟弟段蘭與慕容翰領兵進犯慕容皝的邊城柳城。慕容皝派慕容汗領軍救援,汗恃勇冒進,率千余騎兵在牛尾谷與段蘭軍遭遇,汗兵大敗,死亡過半。段蘭想趁勢進攻,窮追不舍。慕容翰害怕就此會滅了自己的故國,就詭言慕容皝可能設伏,阻止段蘭追擊。段蘭待要不從,可慕容翰一甩手,自己領著部下獨自撤兵,段蘭無奈只得跟著退回。 又過了一年,慕容皝先發制人,出兵征討慕容仁,一舉攻下襄平。又過了兩年,即晉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年)的春天,慕容皝乘海水結冰之際,冒險踏冰行軍,數日后突然出現在慕容仁老巢平郭城外七里處,慕容仁倉促上陣迎戰,但手下將士士氣已經大受打擊。大將慕容軍在兩軍對決未戰之時,率本部投降慕容皝,慕容皝士氣大振,進軍大破慕容仁,慕容仁帶著殘兵敗將逃走,又遭部下叛變,被執獻給慕容皝,慕容皝先斬慕容仁手下叛變之將,再賜慕容仁一死,慕容家的兄弟之爭終以慕容仁的失敗告終。自此,慕容部被再次統一。 5、建國 眼看慕容仁被滅,段氏和宇文氏都坐不住了,于是勾結起來,段蘭進犯柳城,宇文歸騷擾安晉。慕容皝親自帶兵前往柳城迎敵,有意思的是,部隊還沒到“蘭、歸皆遁”,真搞不懂他們當時為何要出戰。漸漸慕容部再次凌駕與其他兩部之上,而段氏和宇文氏也只有招架的份了。公元337年(晉成帝咸康二年),在封弈(中國歷代都不缺這樣的人)等的勸說之下,慕容皝“勉為其難”的當上了燕王,以封弈為宰相,慕容俊為太子,建立了鮮卑人的第一個國家,史稱“前燕”。慕容皝自稱燕王后,對段氏十分頭疼,于是向后趙石虎稱藩,想一起滅了段氏,正好段遼不識時務派大將段屈云攻打后趙幽州,后趙想不打他都難,加上石虎早就想侵占東北,于是,咸康四年(公元338年)燕、趙兩國一齊出兵,燕國在北侵擾,后趙桃豹率領海軍十萬、姚弋仲率領陸軍十萬作先鋒,石虎親自率領著大軍在后面押陣,浩浩蕩蕩地向幽州殺過來。由于慕容皝玩“麻雀戰術”始終不和段遼決戰,又始終不放棄騷擾,搞的段遼很窩火,一怒之下要去追擊燕軍,可慕容翰勸他說:“今趙兵在南,當并力御之;而更與燕計,燕王自將而來,其士卒精銳,若萬一失利,將何從御南敵乎!”可段蘭記起上回讓他擺過一道,就很牛逼地罵道:“吾前為卿所誤,以成今日之患;吾不復墜卿計中矣”于是全軍出擊,浩浩蕩蕩的開進了慕容皝的包圍圈,同時后趙乘機長驅直入,連下段氏四十余城,段遼無力再戰,只好舉家逃往密云山,一年后,為慕容皝所殺。臨行時,段遼拉著慕容翰的手哭道:“不用卿言,自取敗亡,我固甘心,令卿失所,深以為愧。”。戰后,石虎把俘虜的兩萬多段氏百姓遷徙到中原來居住。(段姓起源于鮮卑,兩晉前姓段的名人很少,自從石虎這次遠征,段姓便在中原扎下了根。)。慕容翰不得不再次流浪,這次他來到了宇文部。可是宇文氏首領逸豆歸就沒有段遼的那種氣魄,由于長期被燕國壓迫,所以他十分痛恨姓慕容的,便殘酷迫害慕容翰,慕容翰不得已,只好裝瘋賣傻,整日喝得爛醉,披散著頭發大呼小叫,向人跪拜乞食。宇文氏舉國上下都看不起他,也不再把他當回事,可慕容翰卻找機會將宇文氏國內的山川形勝,都暗暗記在了心里。(真可怕) 轉過來說燕國,當初石虎發大兵討段時,聰明的慕容皝已經看出來了他的真正目的。對付一個小部落不需要這么多軍隊,石虎的真正目的是東北全境。于是慕容皝便提前退軍還保首都大棘城。慕容皝的撤退正好給了石虎口實,于是他就以慕容皝走的時候沒給他打招呼,不夠禮貌(靠,古人找理由真絕)為由向著大棘城猛撲過來。 一路上,前燕郡縣不戰而栗,向后趙投降的城堡有三十六座之多。面對數十萬后趙部隊,大棘城內的燕軍軍心不穩,都很害怕,這時,玄菟太守劉佩請求自帶一支敢死隊出城迎擊后趙軍,用勝利來穩定軍心。這支由數百名士兵組成的敢死隊忽然出現在后趙軍陣中,令后趙士兵措手不及,面對后趙軍所向披靡,沖殺一陣之后勝利回師,大大的振奮了守城部隊的士氣。石虎面對抵抗很頭痛,就讓人把降書射進城里。慕容皝看了后對部將說:“孤家正要奪取整個的天下,怎么能說投降呢?”就命令家眷一齊上陣嚴防死守。這是一場耐力的比賽,終于,石虎撐不住了,半個多月一點進展都沒有,幾十萬人的吃飯成了大問題。最后補給供不上,只好下令撤退。 石虎撤退的時候正是深夜,年僅十五歲的慕容恪(名將初陣)自告奮勇地要求上陣前去追殺。慕容皝就派給他兩千精兵前去趕殺(敢讓15歲的孩子去對付數百倍的敵人,慕容皝真夠膽量)。夜色中慕容恪的部隊悄悄地混進了后趙軍撤退的隊伍里,然后一齊向四面砍殺,而后趙部隊不知道對方有多少人,加上夜色昏暗,分不清敵我,連同自己軍隊誤傷的和燕軍追殺的,死傷慘重。慕容皝接到慕容恪勝利的消息后,派命令全體部隊出擊,收復了所有的失地,還搶去了幽州一帶。就這樣,兩晉十六國最厲害的將領之一慕容恪,完成了他的初陣,大露了一回臉。 6、蓄銳 石虎此戰損失三萬多人,可謂大敗,然而他個性很強,不甘心輸給這個實力不如自己的慕容皝,加上燕國內部有騷亂,于是又卷土重來,派遣部將麻秋率領三萬部隊去接應。有了上回的教訓,石虎對麻秋反復叮囑道:“慕容皝是個老狐貍,這次行動和作戰一樣,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啊!”,可是麻秋好大喜功,全部忘在腦后,又痛痛快快的進了慕容恪在密云山中設下的埋伏圈,三萬部隊只有幾千人逃了回來,其余的全送給小慕容恪當了壓歲錢。 兩次都敗在十五歲的小娃娃手里,石虎自然很抓狂,于是把麻秋調到涼州去對付張家。(結果又被二十歲的謝艾連敗三陣,郁悶不已。)慕容皝趁機派前軍師慕容評、廣威將軍慕容軍、折沖將軍慕輿根、蕩寇將軍慕輿泥襲擊了趙的遼西,搶了數千家,滿載而歸,還順便砍了前來追擊的后趙積弩將軍呼延晃、建威將軍張支的腦袋作為添頭。石虎郁悶,咬咬牙,把撫軍將軍李農調到遼西,掌管遼西,北平軍事,好好對付慕容家。這個李農在幽州的第一場仗就是會合征北大將軍張舉攻擊燕國凡城,結果凡城守將大悅綰身先士卒,沖進敵陣,一下沖亂了后趙部隊,后趙又吃了大敗仗。 服了,石虎這下徹底服了,他主動退縮,遼西的百姓全部遷到冀州以南地區,以防止前燕的突襲。其實這時候慕容皝也不敢輕舉妄動,他還沒有進軍擲原的想法,因為雖然后趙在遼西連敗,可還有那么大一攤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強行向南發展阻力很大,而且后方還不平穩,宇文氏和高句麗在遼東威脅著燕國的側后方,要想發展霸業,勢必要先拔掉這兩顆釘子。慕容皝針對這兩個敵人開始了一系列活動,他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向東晉稱臣,然后聯合山西北部同是鮮卑人的代國國王拓拔什翼犍,雙方約定攻守同盟,消除了后患,引得強援,并且派兒子慕容恪鎮守平郭,屢敗高句麗,高句麗聞其名不敢進犯,穩定了邊陲,派兒子慕容評和慕容軍等劫掠后趙幽州一帶,以戰養戰,既搶得了物資,又鍛煉并壯大了軍隊。接著遷都龍城(今遼寧朝陽),有效的抵御了宇文部的侵擾。 慕容皝有心殲滅宇文部落,但苦于對宇文部落擁有的長白山一帶的險要地形不熟,正在苦惱的時候,他想起了在宇文部的哥哥。慕容翰當初因為猜嫌出奔外國,并沒有什么反叛的行為,在國外還常常為故國打算。慕容皝便派了個商人王車前往宇文部作買賣,打聽慕容翰的情況。慕容翰見到王車,什么也沒說,只把手摸著胸口,朝王車點頭。王車不解其意,回來向慕容皝一稟告,慕容皝高興的說:“慕容翰要回來了!”,立刻命人定制了一副強弓,讓王車悄悄帶到宇文部,埋在路邊,并通知慕容翰。慕容翰趁宇文氏對他放松了警惕,悄悄安排好了?切,捎帶著偷了逸豆歸的名馬,帶著兒子,取出了埋著的弓箭,逃往燕國。宇文逸豆歸一聽到消息,立刻明白自己讓人玩了這么多年,惱羞成怒,下令騎兵全速追趕。終于在邊境追上了慕容翰,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慕容翰站了出來,說:“我在你們國內這么多年,我不想殺你們,這樣吧,你們把刀立在百步以外,我如果能一箭射中刀環,說明我的武藝還在,你們就別再來相逼了,如果射不中,就雖你們便。”于是有個士兵把刀立了起來,慕容翰拉滿強弓,一箭飛去,正中刀環。于是宇文士兵全都震駭,匆忙逃走了。(頗有當年呂溫侯轅門射戟的風范!!)。慕容皝在得到哥哥的幫助后,如虎添翼,他一方面向東晉朝廷要一個名正言順的封號,另一方面開始加緊對宇文部落的戰備。通過要挾東晉權臣庾冰,在自稱燕王五年后,慕容皝終于得到了東晉政權的正式承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