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北京9月1日訊 記者梁士斌 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8月31日,2016年鐵路暑運落下帷幕。暑運62天,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55057萬人次,同比增加4608萬人次,增長9.1%,創鐵路暑運旅客發送新紀錄,全國鐵路運輸安全平穩有序。 暑運期間,學生、務工、探親、旅游、商務流等多重客流疊加,鐵路旅客發送量持續高位運行。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超過800萬人次的共有55天,這一數字比去年增加了16天。動車組發送旅客2.79億人次,同比增加5795萬人次,增長26.2%,占全國鐵路暑運日均旅客發送量的50.7%。哈大高鐵、蘭新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高鐵、津秦高鐵等均刷新了開通運營以來的單日客流新紀錄。 針對暑運旅客出行特點,鐵路部門千方百計擴充客運能力,日均安排開行旅客列車6867列,同比增加944列。其中動車組列車4264列,同比增加959列。在日常開行旅客列車的基礎上,鐵路部門增開了跨鐵路局中長途旅客列車44.5對,最大限度滿足廣大旅客出行需求。暑運期間,大量游客選擇乘坐火車出行,鐵路部門安排開行跨鐵路局中長途旅游列車163列。 暑運期間,暴雨、臺風頻發,給鐵路正常運輸秩序造成影響。鐵路部門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加強運輸組織,積極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了惡劣天氣對運輸安全和秩序的影響。鐵路工務、電務、供電等部門對主要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排查整治,確保設備的安全可靠穩定;對防洪重點處所實行汛期看守和雨中監護制度,及時發現處置防洪安全隱患。 暑運期間,鐵路部門推出多項便民措施,努力提高服務品質。為應對暑運客流高峰,鐵路部門合理安排旅客購票、候車、乘降、進出站流線,確保車站自動閘機和動態引導系統正常使用,保證旅客快速順暢進出站及上下車,盡最大努力方便旅客出行。例如,西安火車站在站前廣場設立東、西兩個旅客安檢大廳,有效保證了高峰時段進站通道暢通。及時發布信息資訊。通過微博、微信、網站、電臺、電視臺等多種方式及時準確發布列車加開、正晚點、停運、余票等信息。各鐵路局紛紛探索“互聯網+”服務模式,推出手機站車服務APP。暑運以來,通過12306受理重點旅客預約服務4209人次、查找遺失物品100258件。 為做好學生旅客運輸服務工作,鐵路部門預留了一定數量的火車票供學生旅客使用,學生旅客可以通過互聯網、電話、窗口、自動售票機等各個渠道購買車票。武昌、漢口等車站增設了新生售票專窗,大連、武漢等車站在出站口設置新生接待區,專門針對新生及家長提供咨詢引導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