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生于林下、溝邊灌叢中或山坡陰濕處,中國陜西、甘肅、山西、河南、青海、湖北、四川等地區均有栽培。淫羊藿有很多別名:剛前、仙靈脾、仙靈毗、放杖草、棄杖草、千兩金、干雞筋、黃連祖、三枝九葉草、牛角花、銅絲草、鐵打杵、三叉骨、肺經草、鐵菱角等等。
功效:補腎壯陽、祛風除濕、強筋鍵骨。
主治:陽痿遺精、虛冷不育、尿頻失楚、腎虛喘咳、腰膝酸軟、風濕痹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本經》: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 《醫學入門》:補腎虛,助陽。治偏風手足不遂,四肢皮膚不仁。
淫羊藿的養生保健功效:1、治療陽痿;2、治療遺精早泄;3、治療夜尿頻多;4、補肺固腎治療咳嗽;5、祛風濕、強筋骨治療風寒濕痹;6、更年期高血壓的首選藥;7、補腎、益氣、安神治療失眠;8、延年益壽。
現代研究表明,淫羊藿含淫羊藿甙、揮發油、蠟醇、植物甾醇、鞣質、維生素E等成分。能興奮性機能,對動物有促進精液分泌作用。還有降壓(引起周圍血管舒張)、降血糖、利尿、鎮咳祛痰以及維生素E樣作用。藥理實驗研究表明,淫羊藿能增加心腦血管血流量,促進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謝,具有抗衰老、抗腫瘤等功效。
名稱來源:南北朝時期,有些牧羊人發現,羊啃吃一種小草后,發情次數明顯增多。公羊陽具勃起不軟,與母羊交配次數增多,交配時間延長,而吃其他野草則無此功效。有一次,陶弘景采藥途中,無意中聽牧羊人談及此事,后經實地考察,認定這種小草具有壯陽的作用。由于此草能使羊淫性增加,陶弘景便給這種草取名為“淫羊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注意事項:陰虛而相火易動者忌服。陰虛火旺陽強易舉者禁服。
相關配伍:
1.、治陽痿遺泄,可配仙茅、山萸肉、肉蓯蓉等配伍;治腰膝痿軟,可配杜仲、巴戟天、狗脊等配伍。
2.、治風濕痹痛偏于寒濕者,以及四肢麻木不仁或筋骨拘攣等,可與威靈仙、巴戟天、肉桂、當歸、川芎等配伍。
相關典籍:
《本經》: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
《醫學入門》:補腎虛,助陽。治偏風手足不遂,四肢皮膚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