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不像農村的孩子有更自由的玩耍時間,城市的孩子沒有更多的活動空間和自由,就很難結交到更多的朋友。 孩子性格的差異在面對交朋友這個問題上也表現出很大的差異。 對于一些本身就積極主動去交朋友的孩子,我們家長只需要及時提醒孩子如何更好地鞏固已經交到的朋友,比如如何增強朋友間的信任、如何增強朋友間的責任感、如何幫助朋友減少困難、如何真正成為交心的朋友等。而對于一些性格內向,同時又對交朋友沒有主動性的孩子,我們家長就更需要加倍的輔助咯。 首先,作為家長我們要以身示范。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我們能主動帶著孩子一起參加自己朋友圈的活動,讓孩子在活動環節體驗到朋友的重要性,相信孩子自身也會燃起交朋友的渴望。在這個環節中不僅可以讓孩子體會到怎么聯絡朋友,更能讓孩子體驗到怎么鞏固朋友。如果你見到你的朋友能積極主動友愛地打招呼,相信孩子也會在他日后的學習生活中效仿你的。 其次,我們要嘗試給孩子交朋友扯線搭橋。有些家長或許會認為孩子交朋友順其自然就好,不用特意去維護或者引導,這種觀點還真要不得。要知道孩子現在的生活境況,多是在固定的家庭環境中,更多的時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我們要給孩子鋪橋搭線,讓孩子在交朋友這條道上敢走。無論是我們自己朋友圈的活動,或者日常中帶孩子去超市、去公園、外出玩耍、甚至在公交車、早市上,我們要時刻有一種幫助孩子結交朋友的“沖動”,讓孩子交朋友成為他生活的習慣。 第三,拓展孩子的興趣愛好。我們知道在生活中結交到的朋友,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共同愛好和興趣的群體,如果能拓展孩子的興趣愛好,相信他的朋友圈也會擴大的。但,這個興趣愛好的拓展要建立在孩子內心需求的基礎上,不能為交朋友而強迫孩子去對本身排斥的事物去感興趣,這樣反而會事與愿違。 第四,引導孩子要學著為他人考慮。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大多都會得到來自家庭成員的保護,所以不僅是人際交往,許多層面都不是那么積極主動,如果想形成良好的朋友圈,我們更要引導孩子去主動為他人考慮,去主動幫助他人。這種觀點聽起來或許很籠統,但卻是交到朋友的重要途徑。 第五,我們家長要認識到孩子交不到朋友的危害性。沒有朋友的孩子多數都沒有自信,同時學習和生活也不會愉悅,時間久了在群體里會被忽略,這樣不僅會導致孩子失去朋友,關鍵孩子會產生自卑、自閉、人格不健全等嚴重惡果。 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了“財富”自然也就多了;朋友是我們彼此安慰、彼此鼓勵、彼此奮斗的精神伴侶;朋友是我們成功路上的助推劑。。。。。。朋友的價值不言而喻,但我們作為家長,作為有生活閱歷的過來人,在孩子交朋友這件事上一定不能坐以待斃,不能聽之任之,要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