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原子彈爆炸是一件震撼世界的戰爭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日本政府拒絕執行《波茨坦公告》,美國政府為迫使日本盡快投降,徹底扭轉戰局,決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美軍"509小組"執行了這項任務,于1945年8月6日向廣島投下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其爆炸后產生的巨大破壞力導致廣島一片狼藉,廣島從而成為第一座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
概述
1945年秋,日本敗局已定。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美國政府想盡快讓日本投降,也想以此抑制蘇聯,于是杜魯門決定在日本的首都和長崎投擲原子彈,因日本首都霧太濃所以選擇了廣島。在此之前,美國、英國和中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出于軍事和政治的原因,美國政府便按照原定計劃,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廣島的悲劇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后通牒,即無條件投降。他們竭力掩蓋廣島事實真象,并認為美軍只有一顆原子彈,還把希望寄托在蘇聯的調停上。但8月8日,日本從蘇聯領導人那里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繼續進行戰爭,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請求蘇聯調停的建議已失去一切根據。蘇聯政府遵守對聯合國的義務,接受聯合國的要求,宣布從8月9日起對日宣戰。就在蘇聯出兵這天的上午11時30分,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長崎全城27萬人,當日便死去6萬余人,從而釀成了廣島以來的又一次悲劇。
過程
1945年8月6日早晨8時整,3架B-29 美機又從高空進入廣島上空。這時很多廣島市民并未進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機。在此以前,B-29 已連續數天飛臨日本領空進行訓練,但這一次的3架飛機中,有一架已經裝上了一顆5噸重的原子彈。此時正奉命來轟炸廣島。
9 點14 分17 秒,那架裝載著原子彈的美機上的視準儀對準了廣島一座橋的正中時,自動裝置被打開了。 60 秒種后,原子彈從打開的艙門落入空中。這時飛機作了一個155 °的轉彎,俯沖下來;一瞬間,飛行高度下降了 300 多米。這樣做是為了盡量遠離爆炸地點。45 秒種后,原子彈在離地 600 米空中爆炸,立即發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強烈的白色閃光,廣島市中心上空隨即發生震耳欲聾的大爆炸。頃刻之間,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狀煙云,接著便豎起幾百根火柱,廣島市馬上淪為焦熱的火海。
內幕
1944年底,美國海軍陸戰隊經過浴血苦戰,付出重大代價,攻陷塞班島。美軍全面占領馬里亞納群島,意義非同一般,這里距東京兩千多公里,使美國第一次能夠從海島基地空襲日本本土。提尼安島、塞班島共有800多架B-29型轟炸機。它們一次能攜帶幾千噸 炸彈,飛行兩千多公里,轟炸東京、佐世保、名古屋,神戶、橫須賀,幾十個輪次下來,日本65個城市已幾乎沒有完整的建筑物。與此同時,在美國猶他州門多奧維空軍基地,也有一批B-29型轟炸機飛行員在接受一項特殊訓練。這批飛行員是從各個飛行部隊嚴格篩選出來的,他們除了知道將來的某一天要到海外執行任務外,其他一概不準過問,他們的組織代號為“509小組”。這個使用的B-29型轟炸機已經過改裝,為了使飛機更快更靈活,所有重武器均被拆除。他們的訓練課目十分單調:可載10噸炸彈的彈艙每次只裝1顆炸彈,但投擲這顆炸彈時,炸彈飛行距離要超過9000米,彈著點距目標須在300米之內。1945年4月12日,白宮。一個畫家在給羅斯福總統畫肖像時,總統突然昏迷,并于當天下午去世。當天晚上,副總統哈里-杜魯門宣誓就職,繼任美國總統。 典禮只進行了一分鐘。就在這個晚上,陸軍部長告訴新總統一件 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事情--幾年前,羅斯福總統接受了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一項建議,決定開始研制一種威力空前巨大的新式武器。英美有關科學家被組織起來,在散布于全國的實驗室進行工作;有10萬以上的人在全國各地極端緊張地工作。計劃保持絕對的機密,除了極少數人以外,從事這一工作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的研究將被用于哪里,也不知道他們生產的產品是做什么用的。現在,這個能徹底扭轉整個戰局的武器在后4個月內就會被研制出來,它叫原子彈。
1945年6月21日,美軍攻陷沖繩。美軍勝了,但打了80天,損失48000人。日本出動2400架“神風”自殺飛機,擊沉美國軍艦26艘,傷164艘,受到重創的軍艦甚至包括美國王牌航空母艦企業號。6月底。東京。日本軍方制定了“在日本決戰”的方針。經過塞班島、硫黃島、沖繩島戰役之后,日本軍閥們底氣倒足了。他們手上還掌握著幾百萬陸軍,有所謂“玉碎”的決心,準備打幾年,打出個體面的結局。同樣是經過塞班、硫黃、沖繩之戰后,美國軍方心里倒有點發毛。這幾次戰役全打勝了,但付出的代價之高,是他們始料不及的。照這個樣子進攻日本本土,很難說會付出多大代價。在他們這時制定的計劃中,戰爭要拖延下去,1946年春季以后才進攻日本主要島嶼本州。當然,他們認為,也有縮短戰爭的可能,他們還有一張牌沒打出去,這就是“509小組”。這段時間以來,“509小組”與提尼安島基地的其他B-29型轟炸機一樣,參加對日本各城市的空襲。所不同的只是,他們還是每次只攜帶一顆炸彈,每次投彈都要求保持一定高度;與以前的訓練課目一樣,要求彈著點準確,并在視力范圍內爆炸。經過實戰,他們的這項技術已大為提高,并且熟悉了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這時,全組只有一個人知道為什么要反復演練這個動作,他就是帶隊的蒂貝斯上校。美國第一顆作戰原子彈被分成四個部分,由三架飛機和一艘巡洋艦分別運到提尼安島,并在這里被組裝起來。它將由一架序號為82號的B-29型轟炸機投擲。據美國方面事后報道,在投擲原子彈之前的很短時間內,或是心理上的原因,或是什么其他原因,訓練有素的“509小組”接二連三出事故,接連有4架B-29型轟炸機在起降過程中損壞或完全報廢。
8月5日,蒂貝斯上校召集“509小組”全體人員開會,這是一次交底會。他第一次宣布,“509小組”之所以訓練10個月,是為了在日本投擲一顆炸彈,但它不是一顆普通炸彈,而是相當于兩萬噸梯恩梯能量的原子彈。82號B-29型轟炸機將由蒂貝斯上校擔任正駕駛,原來的正駕駛羅伯特-劉易斯為副駕駛。機組人員中無一人了解原子彈的構 造,技術專家柏森斯上校奉命隨機飛行,一旦沒有完成任務時被捕,柏森斯應立即自盡。原子彈被裝上82號機。隨82號機一同行動的還有五架B-29型轟炸機,其中兩架負責偵察,三架隨時報告天氣情況。然后根據天氣情況確定轟炸地點--廣島、長崎或小倉。8月6日凌晨2時40分,“509小組”準備起飛,82號機臨時命名為“依諾阿蓋依”號,這是蒂貝斯的母親的名字。飛機滑出了跑道,升空。柏森斯上校爬入彈艙,打開原子彈的保險裝置,裝上引爆器。從現在起,用丘吉爾事后的話來說,82號機上裝了一個“憤怒的基督”,再過幾個小時,他就要降臨人世了。7時,天空一片晴朗。7時30分,為投彈做準備。現在可以確定把原子彈扔到哪兒了,廣島和長崎相距不遠,前者在本州島的西部,后者在九州島西北。目標:廣島。8時35分,伴隨“依諾阿蓋依”號的兩架“509小組”飛機迅速離開。9時正,“依諾阿蓋依”號機組人員戴上了厚厚的墨鏡,這是為了防止強光的傷眼睛。9時16分,原子彈被投出彈艙。這一天,全廣島的鐘表都停止在9時16分。原子彈在離地面600米處爆炸。在閃光、聲波和蘑菇狀煙云之后,火海和濃煙籠罩了全城,在方園14平方公里內有6萬幢房屋被摧毀。
慘景
在廣島原子彈爆炸后,有一位記者在一篇最早的電訊稿中寫道:“原子彈也許可以歸類為一種能不分青紅皂白使用的武器,但它在長崎的使用是經過挑選和恰當的,盡量做到了使這種巨大的力量能夠仁慈一點。”作者作為核毀滅后第一個視察廢墟的采訪者得出了下列的結論,但仍對這場核戰爭?的廢墟缺乏全面的觀察。在1945年9月8日從長崎發回的一篇報道中,韋勒寫道:“從三菱軍工廠那被炸成骨架的鋼鐵殘骸中,你可以看到原子彈能對鋼鐵和石頭所產生的威力,但這種萬物皆毀的原子彈究竟對人類和長崎鎮兩家醫院隱藏的尸骨能做什么?看一下離爆炸中心3英里的美國領事館的正前方和另一個方向一英里的天主教教堂正面,它們就像是姜餅一樣癱塌下來,你分明可能意識到———這枚被解放了的原子彈無堅不摧!”
那位認為死亡人數不超過24000人,這個數字(后來顯示為75000多人,另有75000人受傷,還有無數的人因遭輻射疾病而后來相繼死亡。)很大程度上是空防避難所設計太差和地方當局拒絕認真對待空襲警報的結果。他后來在他的報道中說,“長崎這里沒有人能夠說明這枚炸彈與其它的炸彈有什么不同之外,除了閃光的范圍更大,沖擊的力量更強外。”然而,當他在長崎周圍走訪了更多的地方,訪問了充斥著病人和死亡人員的醫院,目擊了被夷平了的城市并與那些無法幫助如此多病人、束手無策的日本醫生談論后,韋勒這才明白,肯定是發生了一些可怕的東西。許多被送到醫院搶救的人對治療沒有反應。他目擊了兒童的皮膚上長出了紅色的斑點,人們的頭發脫落了,病人的舌頭變黑了,牙關緊鎖。一家醫院的醫生告訴他,就在核爆炸后一個月,這里每天都以10人以上的速度死亡。他提醒,醫生們曾對送到他們那里的病人進行了精確的評估。他們的頭發掉光了,他們的皮膚在出血,嘴唇疼痛、腹瀉,喉嚨腫脹。他們的紅細胞數開始下降,幾乎缺少白血球。他在另一篇報道中寫道,“原子彈奇特的'疾病’,因它不曾出現過而無法治愈,因為它未能被診斷而無法得到治療。這種'疾病’仍在吞噬著這里的生命。男人,女人和兒童沒有外表的受傷痕跡,但每天在醫院里都有死亡發生,一些人自以為逃脫了死神,可走動了三四個星期后還是逃脫不了死亡。這里的醫生擁有各種現代藥物,但在與記者談論時,他們坦率地承認找不到醫治這種疾病的答案。這是盟軍自日本投降以來第一位目擊長崎核爆炸的記者親眼所見。醫生們要急瘋了,他們的病人雖然皮膚是完整的,但卻都在他們的眼皮底下眼睜睜地死去。”
后果
當時原子彈爆炸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10 億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 20 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沖擊波形成的狂風,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毀殆盡。處在爆心極點影響下的人和物,象原子分離那樣分崩離析。離中心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間被燒毀的男人和女人及兒童的殘骸。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些人雖僥幸還活著,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在16 公里以外的地方,人們仍然可以感到悶熱的氣流。廣島人口為34萬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當日死者計8.8萬余人,負傷和失蹤的為5.1萬余人;全市7.6萬幢建筑物全被毀壞的有4.8萬幢,嚴重毀壞的有2.2萬幢。
震懾
1945年8月7日凌晨,即原子彈突襲16小時后,杜魯門總統發表聲明,警告日本政府:“這就是原子彈”,并敦促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否則將遭到“來自空中的毀滅”。美國武裝部隊電臺馬上對日廣播,“原子彈已把廣島摧毀,更多的原子彈將接踵而來”,并向日本空投了數百萬張傳單向日本發出警告:美國最新研制成功的“一顆原子彈的威力就相當于2000架B-29巨型轟炸機執行一次任務所攜帶炸藥的威力”。8月7日和8日,美國第21轟炸航空兵聯隊先后追加了152架和375架B-29轟炸機,對日本城市發起更猛烈的襲擊,但堅持“一億玉碎”攜國民為人質的日本政府仍無意投降。
為此,美國當局決定8月9日對日本實施第二次原子彈襲擊,目標選定為長崎。第二顆原子彈外號叫“胖子”,采用復雜的“內爆法”引爆系統,由氣壓、定時、雷達和沖擊4個不同引信組成。8月9日,當地時間2點56分,斯韋尼少校駕機載著完全處于戰備狀態的“胖子”,從提尼安基地起飛。10點50分,飛臨長崎上空。幾分鐘后,投彈手目光穿過云層裂隙,看到下面是第二個轟炸目標———三菱重工業公司長崎兵器制造廠,便立即改用目視轟炸,于當地時間10點58分將“胖子”投出了艙外。斯韋尼立即駕機飛離現場。“胖子”于當地時間11點01分在離地500米空中爆炸了,頓時形成了一個閃爍的火球。機上所有人員都看到了這個形如“膽囊”的火球懸在長崎上空,從“膽心”向上噴出沸騰的“膽汁”,行成一條巨大的彩虹。幾分鐘后,機上人員從20公里外看到一個擎天蘑菇云,吞沒了整個長崎城。斯韋尼下令趕緊拍下這罕見的場景。
評論
廣島遭受重創讓日本人產生一種受害者的心理。它對那場戰爭的回應以及公然否認自己侵略者角色,至今依然受到嚴厲批評。有人說,廣島之難讓二次世界大戰的侵略者以受害者的姿態出現。然而,那是日本與美國之間的事,而不是日本與其亞洲鄰國之間的事,尤其是中國和韓國。日本對于戰爭缺乏反省的種種行為,已經讓它與這兩個至關重要的鄰國關系降低到危險的冰點,甚至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廣島人以和平為主旨的行為,是對那場戰爭及其巨大災難最好的紀念,它讓人類從災難中得到教訓:和平之道才是消除恐懼的法門,才是人類真正的福祉所在。它無疑可以作為這個不愿意直面自己歷史的國家的一個范例。然而,一些日本官員以朝鮮的核威脅和中國軍力擴張作為借口,聲稱日本也須考慮有朝一日以核武武裝自己。沒有什么東西比這種違反現代廣島精神更能激起日本鄰國的怒火了,他們永遠不能忘記金陵古城30萬累累白骨,更為上千萬的生命流逝和上億萬的財產損失刻骨銘心。就在廣島的和平紀念公園里,觸目驚心的圖片——遇難者身上碎片般的衣服、扭曲變形的三輪兒童車,提醒著世界上每一個神經發熱、欲將本國人民領向核戰爭邊緣的領導人。盡管日本在對待戰爭歷史方面臭名昭著,但廣島的紀念公園里,陳列的有關日本侵略鄰國時所作所為的背景材料,比10年前又多了許多,這無疑是一種進步的跡象。它給予一些樂觀主義的人們希望,期待日本人在悲悼1945年8月6日死難者的同時,與其亞洲鄰國在歷史感方面達成協調一致。人類生而平等,自由彌足珍貴,日本人的生命與其他所有民族的生命一樣值得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