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這樣總結,30 多年前人們求溫飽,現在要環保;30 多年前人們重生活,現在重生態。確實,在全面深化改革列車加速奔跑的今天,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所希冀的未來,不能讓車水馬龍的喧囂、霧霾圍城的迷惘,淡漠了田園的鄉愁,湮沒了綠色的生機。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 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 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來自國家高層鏗鏘有力的宣示,表達了對生態環境零容忍的堅定決心,彰顯了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鮮明態度。 提起生態,可以自豪地說,60多年來,我們兵團人不僅擔當了邊境安寧、新疆社會穩定的衛士,也擔當了新疆脆弱環境的生態衛士。盡管兵團所屬南北疆各師和農牧團場大多地處風之頭水之尾,綠洲最外圍、沙漠最前沿,所處區域自然稟賦差,各種自然災害多發頻發,但是兵團人長期堅持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植樹造林,防風固沙,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了一個個人工綠洲,筑起了綠色生態屏障,大大改變了新疆的生態環境,實現了從“夜夜黃沙掩門扉”到“遠陌青山綠意長”的巨大轉變,為新疆生態保護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與發展帶來的副作用,就這樣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時存在。由于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天然的地理條件的制約,生態環保問題的日益凸顯,成為制約新疆長遠發展的瓶頸。新疆是影響國家生態安全的重點地區,生態環境極為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發展的需要、現實的脆弱環境,都要求兵團在新時期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把“ 綠色化”嵌進我們的腦中,做好新疆大地的生態衛士,建設美麗的兵團家園。 做好生態衛士,建設美麗兵團,就要樹立正確的生態理念,正確處理好金山銀山同綠水青山的關系,把生態理念全面融入“ 三化”建設全過程,大力倡導并努力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就要轉變粗放型發展方式,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立下軍令狀、倒排時間表,把各項節能減排目標和措施具體化,設定并堅決落實門檻擋住一批,技術改造提升一批,落后產能淘汰一批,加強監督處理一批的節能減排硬任務;就要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師團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要追究責任。 同時,要堅持走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之路,圍繞人的需求,按照城鎮化質量提升年相關要求,開展各類生態創建,加大城鎮、團場和連隊環境綜合整治力度,著力建設滿眼田園風光、望見藍天白云、留有軍墾記憶、洋溢現代氣息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讓兵團人擁有美麗舒心幸福的生活,讓一代代兵團人把根扎在新疆、把心留在兵團。 “ 沒有環境保護的繁榮是推遲執行的災難”,保護環境是我們應有的惟一選擇,也是我們能有的惟一出路。當然,環保是需要全社會參與的系統工程,每個人都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自覺做到少開一天車、多種一棵樹,力戒奢侈消費和不合理消費,從而把生態衛士職責履行好、把美麗兵團建設好,讓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綠色愿景成為美好現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