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發東寧自紀 (6) (清)季麒光 原文: 其六 生平書卷愛功名,清白先人舊有聲。 自幸天涯容懶拙,敢言愁苦不分明。 譯文: 古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之說,讀書成了當官的捷徑。儒家還提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品德,詩人贊賞他的先祖就是這樣做的人。蓉洲詩稿中有一首“送家伯之任桐鄉”記錄了先祖的聲望。“吾家起大梁,千金重一諾。偉哉渤誨公,勛名齊李郭”。“李郭”,歷史上并稱李郭的有兩個典故,一是東漢名士李膺與郭泰。二是唐代名將李光弼與郭子儀。從詩意看這里指的是“李膺與郭泰”。“送家伯之任桐鄉”是送其伯父到桐鄉為官。其贊道“伯也凌厲才,聲華更磊落”。可以看出其父輩與祖上“清白做人”的家風,如家族的“基因”溶入了詩人的骨髓里。但是詩人學先人做官的路上,他的命運卻沒有那么好。“自幸天涯容懶拙”,是詩人正話反說。假如我也屬于懶拙的人?有多少官運亨通卻不如我的人呢?他憤而寫道“敢言愁苦不分明”! 注解: 1,懶拙:怠惰笨拙。多表示不汲汲于功名富貴,藏拙自適。宋范成大《晚集南樓》詩:"懶拙已成三昧解,此生還證一圓通。 2,清白:主要指品行端正無污點及廉潔自律等。做人要光明磊落,做事要清白廉潔。 3,李郭:東漢李膺與郭泰的并稱.李膺名士,官員,郭泰東漢名士。唐代名將李光弼與郭子儀的并稱。 譯者:萬國雄2016年9月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