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思博 教師節將至,由于職業的原因,教師容易患慢性咽炎、頸椎病、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藥店人員在對癥推薦的同時,應該針對教師這一特殊的職業進行耐心、科學推薦。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癥。相當于中醫的“喉痹”。 癥狀:咽痛咽干,自覺有異物感,伴有五心煩熱、舌紅、苔黃、脈細數等。 治療原則:養陰清肺,滋陰降火、化痰止咳。 常用藥物: 發熱者:抗生素(如青霉素類、先鋒霉素)、磺胺類藥和抗病毒藥(如嗎啉雙胍、金剛烷胺、病毒靈、雙黃連口服液等)。 局部用藥:復方硼砂液漱口、洗必泰、薄荷片、含化上清片等。 常用中成藥:咽炎片、清喉利咽顆粒、萬通炎康片、清咽潤喉丸、解毒消炎丸、六神丸、柴黃口服液、咽炎含片、牛黃益金片、四季三黃軟膠囊、黃連上清片、黃連上清丸、穿王消炎膠囊、蒲地蘭消炎片、炎可寧片、消炎片、梔子金花丸、一清軟膠囊等。 用藥舉例:
功能主治:養陰潤肺,清熱解毒,清利咽喉,鎮咳止癢。用于慢性咽炎引起咽干、咽癢、刺激性咳嗽等癥。 推薦注意:孕婦慎用。 賣點:純中藥制劑,具清熱解毒,清利咽喉的功效。
功能主治:清熱利咽,寬胸潤喉。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發干、聲音嘶啞以及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見上述癥候者,常用有保護聲帶作用。 推薦注意:聲音嘶啞較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賣點:治風熱外束,痰火上攻引起的咽喉腫痛等癥有良效。 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原則:局部用中成藥+抗菌消炎西藥+對癥中成藥 賣點:局部用藥加口服用藥,直接作用病灶,標本兼治,起效快。 適用癥:外感風熱所致的慢性咽炎。
聯合用藥原則:局部用西藥+對癥中成藥 賣點:標本兼治,中西藥結合,口服加外用,起效快。 適用癥:慢性咽炎、聲音嘶啞患者。 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 癥狀: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理療、手術治療等。 常用藥物: 1.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等。 2.使肌肉松弛的藥物,如鹽酸乙哌立松片。 3.改善腦部血流供應的藥物,如維腦路通片、尼莫通片、腦通片。 4.神經營養藥,如維生素B1片以及其他復合維生素。 中成藥:頸康膠囊、頸復康膠囊、藤黃健骨丸、抗骨增生片、頸舒顆粒、頸痛靈藥酒。 輔助用品:痛畀貼(頸椎病痛型)。 器械:頸椎治療儀、頸椎牽引器、特定電磁波治療儀等。 用藥舉例:
功能主治: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腎虛血瘀型頸椎病所致的頸項脹痛麻木、活動不利、頭暈耳鳴。 推薦注意:孕婦禁用 賣點:具補腎、活血、止痛之功效。
功能主治: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頸椎病、跟骨刺、增生性關節炎、大骨節病。 推薦注意:脾胃虛寒泄瀉者慎服。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賣點:有抗炎、鎮痛作用。 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原則: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中成藥)+活血通絡營養神經藥(中成藥) 賣點:對壓迫神經進行治療,同時改善癥狀。 適應癥:神經根型頸椎病,癥見手麻,疼痛,無力,頸椎酸痛。
聯合用藥原則:對癥中成藥+整體綜合治療措施 賣點:對癥治療,口服藥加體外治療措施綜合調理。 適應癥:風濕淤阻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頭暈、肩背酸痛、手臂麻木。 下肢淺靜脈曲張 下肢淺靜脈曲張:病變范圍包括大隱靜脈、小隱靜脈及其分支,絕大多數病人都發生在大隱靜脈。病變的淺靜脈表現為伸長、擴張和蜿蜒屈曲。 癥狀:下肢酸脹不適及鈍痛感,同時有肢體沉重感,易乏力。 治療:傳統手術治療、微創治療以及穿著彈力襪治療。 常用藥物:邁之靈片等。 用藥舉例:
功能主治:用于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靜脈炎后綜合征引起的下肢腫脹、痙攣、瘙癢等等。 推薦注意:胃潰瘍患者、腦出血患者慎用,藥片應完整服下。 賣點:有活血祛瘀作用。 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原則:降低血管通透性藥物+抗血栓形成藥物 賣點:緩解靜脈的迂曲,減少血栓的形成。療效可靠,副作用小。 適應癥:緩解下肢靜脈血栓引起的肢體腫脹、疼痛、潰瘍、感染等癥狀。
聯合用藥原則:治療靜脈曲張藥物+活血祛瘀藥物 賣點: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適應癥:輕度脈管炎患者。
聯合用藥原則:治療靜脈曲張藥物+活血祛瘀藥物+活血通脈藥物 賣點:活血通脈,祛瘀止痛。 適應癥:較重脈管炎患者。 教師是崇高的職業,是值得尊重的一類群體。藥店人在推薦藥品,特別是聯合用藥時一定要對癥下藥,這樣療效才會確切,這也是我們尊重教師的一種體現。 ◆ ◆ ◆ ◆ ◆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搜索更多財智熱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