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2016里約奧運會女子體操資格賽,我們再次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烏茲別克體操名將,丘索維金娜。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這屆里約奧運會,“奶奶級選手”丘索維金娜又登場了。 41歲高齡,七屆奧運會。在20歲就被稱為“老將”的體操界,是個絕無僅有的神話。 丘索維金娜第一次站上奧運會拿金牌時,她如今的對手大部分都還沒出生。 她為兒子而戰的故事,更是感動過全世界。 當她鮮活地出現在里約奧運賽場,奔跑,騰空,旋轉,無數網友都震驚了:天吶,她居然還在! 是的。她還在。而且依然強大。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一個人在戰斗 丘索維金娜1975年出生于烏茲別克斯坦,今年已是41歲“高齡”。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她第一次參加,奪得女子體操團體冠軍。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烏茲別克斯坦訓練條件比較滯后,幾乎是體操荒漠。大部分時間里,丘索維金娜都是一個人支撐烏茲別克斯坦的體操門面。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雖然幾乎是一個人在戰斗,但1993年到2006年,丘索維金娜為烏茲別克斯坦贏得了70塊獎牌。當年見過她的記者至今仍記得,當年的她,“很漂亮,很可愛?!薄吧聿陌?,但有力,跳馬尤其出色,像個彈簧一樣。”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為愛復出 1997年,丘索維金娜步入婚姻殿堂,幸福甜蜜的丘索維金娜一度退役。1999年11月,愛子阿里什出生。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原以為丘索維金娜從此過著幸??鞓返耐捝?,2002年卻成為了她人生的分水嶺。 丘索維金娜的大兒子阿里什被診斷患上白血病,這對于丘索維金娜無疑是晴天霹靂。 噩夢開始。作為一個媽媽,她要竭盡全力去救兒子的命。現實的問題是,去哪里弄一大筆錢拯救兒子的命?之前做運動員的那點積蓄,完全不足以支撐十幾萬美元的治療費用。 丘索維金娜沒有一絲猶豫,在25歲時選擇復出。 要知道,25歲,多少體操運動員已經退役。但對于丘索維金娜她能賺錢的手段,只有體操。她老公則放棄了熱愛的摔跤運動,在家照顧兒子。 正如她自己所說:“一枚世錦賽金牌等于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我惟一的選擇。”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她參加所有比賽唯一的理由,都是為了錢。 對于這一點,她從不回避。不敢生病、不敢受傷、不敢休息、不敢懈怠,不停比賽。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因為兒子的病,在烏茲別克斯坦得不到很好的治療。為了拯救兒子,丘索維金娜輾轉帶他來到德國。在德國體操界人士的支援幫助下,兒子阿里什在德國醫院住了整整兩年。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丘索維金娜是一個懂得知恩圖報的人,同時也為了拿到更多獎金。丘索維金娜加入了德國國籍,為德國征戰。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2008年,丘索維金娜以33歲的高齡,代表德國參加北京奧運會,並拿到了一枚寶貴的跳馬銀牌。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三個月后,她在又一次國際比賽中,不幸跟腱斷裂。這對于體操運動員來說,是致命的傷害。 當時所有人推測,這名33歲的老將一定是要退役了。讓人意外的是,2011年,她再次出征。在兩場國際比賽中,都獲得跳馬銀牌。 面對世人的驚嘆,她平靜地說:“只要兒子還沒病愈,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動力。”一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曾讓無數人瞬間淚目。 功夫不負有心人,兒子阿里什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如今已經不必接受治療,只需要每年去醫院做個檢查就好。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為自己而戰 不必再為兒子奔命,但丘索維金娜依然沒有離開體操賽場。 2012年她又出現在倫敦奧運賽場上,拿到跳馬第五名。 當兒子病情好轉,大部分人都認為她會就此退役陪伴家人時,她卻霸氣十足地說︰“我能比到40歲。”她重新回到了烏茲別克斯坦,繼續著她熱愛的體操事業。 對她而言她,成績已經不重要。 現在,她終于可以純粹為自己而戰了。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雖然,她不再年輕漂亮了。但是,這又怎樣? “我不覺得我老,我總感覺自己還是十八歲。” “年輕的對手不會給我壓力,她們有壓力才對,因為我有經驗?!?br> “我覺得年齡只是個數字,我繼續體操生涯也不是為了生計,而是因為我真的熱愛這項運動?!?br>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她應該是本屆奧運會上,最值得敬佩的選手。 她的人生,是個大寫的贊。我們給她多少掌聲和敬意都不為過。 這應該是本屆奧運會最值得敬佩的選手。無論結果怎樣,她都贏了 也許你跟我一樣,喜歡說“我老了”。 二十歲想學鋼琴,會說,我老了,手指僵硬,學不了了。 三十歲沒結婚,就很焦慮,想著自己這么老,一定找不到合適的人了。 四十歲要換工作,也不敢——一把年紀了,難道要跟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起從頭開始嗎? 五十歲想創業,更膽怯。心里再悸動,也還是放棄了——這么老了,還是別瞎折騰了。 因為自己設定的“老”,我們不知錯過了多少美好。 看看丘索維金娜,也許你會對橫亙在自己心頭的“老”,有一個新的認識。 其實,你未必真的老。 你只是缺少一個足夠強大的動力,足夠盛大的熱愛,足夠強韌的堅持。 “我老了”,只是你對人生懈怠的借口。 或許,我們更該像丘索維金娜那樣,對自己和世界說:我不服。我想再試一次。我要堅持下去。 我們的身體里,可能也藏著洪荒之力。 不給自己設限,人生必將有所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