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時尚」第一微刊 點擊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咖啡書屋 以前,家人常常告訴我們: 一定要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結婚。 我們對此嗤之以鼻,愛情怎么能扯上物質? 摻雜物質的愛情,未免太庸俗了些。 等到后來才發現, “門當戶對”不僅是家庭財力的相當, 還是精神上的并駕齊驅。 而精神上的門當戶對, 比物質上的門當戶對更重要。 那么,什么是精神上的門當戶對呢? 能平等地對待彼此 ▼ 《簡·愛》中有言:“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賜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于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于離開你一樣……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或許,你們的家庭與財力有所懸殊,接受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也略有不同。 或許,你們的三觀都有所相差。 或許,你們在財力范圍內的愛好也不同。 但人就是這樣,都是不完美的。或許TA在一方略遜你一籌,但TA肯定在其他方面比你強一些。 既然你們選擇了在一起,就應該平等地對待彼此,這樣愛情才能長長久久。 有共同的生活理念 ▼ 撒貝寧曾公布自己的擇偶標準:“兩個人對生活的一種理念、態度,至少是得在一個頻道上,相互之間的溝通、理解,以及對生活的共同狀態的渴望。” 能在一起靠緣分,能走下去靠經營。 有共同的生活理念,思想認知相當,能聊得來,能一起去創造你們想要的生活,無疑,對促進你們的婚姻有很大作用。 各自獨立 ▼ 這里的獨立,是指人格的獨立,從精神到物質,都能獨立。 只有不成為對方的附屬品,不過分依賴對方,你才能找到自己。 經濟上的獨立,能讓你擁有買買買的底氣;精神上的獨立,能讓你對對方的觀念有說NO的勇氣。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只有做到彼此獨立,才能有“門當戶對”的“當”與“對”。 對等地付出 ▼ 感情不是買東西,找到合適的,你付了錢,就一輩子屬于你了。 就像養花花草草一樣,感情需要細心的培養與呵護:澆水,松土,施肥... 所以就有了“付出”這一說。 而一個人單方面的付出,真的很累。為對方做了那么多,對方仍舊無動于衷,對自己的態度還是老樣子,便會使一個人喪失了愛的能力。 只有兩個人對等地付出,才能讓感情之花長久,才能讓婚姻更堅固。 有深刻的默契 ▼ 有句話說:“人說夫妻相的由來,是因為兩人長期在同一個鍋里吃著同樣的飯菜,保持著同樣的飲食習慣,所以才會在外貌上越來越接近。但大家也許忽略了另外一點,那就是兩人在為人處世上天長地久的磨合,讓他們產生了深刻的 默契,于是就有了相似的氣質,這才是形成夫妻相的深層原因。” 默契不僅僅是你們眼神接觸的那一瞬,還可以是很多方面。 有相同的生活作息:或喜歡早睡早起,或喜歡熬夜。 有類似的飲食習慣:你喜歡吃甜食,TA也喜歡吃甜食。你喜歡吃辣,TA也喜歡吃辣。 ...... 默契決定愛情,決定婚姻的長短。 彼此理解與包容 ▼ 婚姻中,有甜蜜,自然也免不了爭吵。 無休止的爭吵,無條件不斷的包容,會讓愛情變成一灘死水。婚姻也會從當初的激情和熱愛變成平淡和無趣。 彼此的理解與包容,對婚姻至關重要。 爭吵少一點,理解多一點。 婚姻就會更美好一點。 能夠融入彼此的朋友圈子 ▼ 融入對方的朋友圈后,你能知道TA以前很多你不了解的事情。 你們還會有共同的圈子,共同的朋友。 一起參加多人活動,一起吃飯,一起玩... 在TA的圈子中,你們的感情會慢慢加深,彼此越來越被需要,被理解,被支持。 保持自我 ▼ 和你在一起,就是彼此的般配,就是喜歡你本來的樣子。 沒必要刻意改變,更不能迷失自我。 這個社會不是座孤島,每個人都不能做到獨善其身,但能做到保持自我,不失本真。 愛情中,男生理性,女生感性。女生在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后容易迷失自我,刻意去變成對方喜歡的模樣。 但,你本來的樣子,就已經很美了啊。 最好的婚姻, 其實就是精神上的門當戶對。 愿你, 嫁給愛情,嫁給內心。 |
|